读《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有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本书目资料介绍:书名: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主编:徐国钊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7创作背景: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性学习。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了,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了。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某些地方、某些学校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本质,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现在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滥用,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出现忽视教师作用的现象。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传统教学观的反思与批判,我们认为,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配置不合理、关系不和谐,要么缺少或者弱化了某些方面的因素,要么某些方面超越了现实需要而做得过分了;二是教学要素之间缺少有思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学生没有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在学习和借鉴斯滕伯格思维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理论,总结近几年来各市、县、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建设“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构想。内容简介:《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涵盖中小学主要学科,是最近三年来全市教学研究人员、学科教师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建设活动中的实践探索。《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数学)》针对小学数学学科,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各领域内容的教学分析及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反思和回顾了教学案例对课堂建设的影响。第一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第一节《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小学数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第二章各领域内容的教学分析及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第一节数与代数第二节空间与图形第三节统计与概率第四节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五节整理与复习第三章反思型教学案例对课堂建设的影响与研究第一节教学案例的有关概念第二节教学案例的撰写第三节反思型教学案例第四章烟台市小学数学课改的历程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形成第一节以“创新学习”和“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第二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目录:读书感悟“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和谐、思维对话的状态下,教与学的高效益,这是我们课堂建设的精髓和目标。其本质是,在重视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和谐、强调师生思维碰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积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我们所看重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使其常态化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改革目标。什么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师生付出时间与实际教学效果间的比值。时间、结果和体验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教学的长效,这是极易被我们所忽略的,却又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极其深刻的方面。“高效课堂”的实现途径有很多,但我们看重的高效是基于教育教学各元素间相互和谐前提下的高效。“和谐高效”课堂应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是一种和谐、共振的关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场所。和谐高效课堂的内涵思维对话的形式及其基本要领思维对话不是一种专门的科目,而是一种渗透于一切教学项目中的最基本和最持久的训练,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在真正的思维对话中,学习是相互的,而不是权威的或由上而下主宰的。思维对话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通过对话,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思维对话主要包括两大阶段(1)个体自我的思维对话个体自我的思维对话就是个体内部的思维对话,即学生与课程、与文本、与经验间的思维对话。个体自我的思维对话可以是学生已有的,即课堂学习之前已有的经历;也可以是现场获得的,即课堂生活中主体间思维对话环节之前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个体自我的思维对话是主体间思维对话的必要前提和活动基础,主体间的思维对话是基于个体自主体验的主体对话、智慧碰撞、成果共享、价值生成,缺失了个体自主体验这个“本”和“源”,思维对话则很有可能沦为浅层低效的、甚至是浮躁无效的形式。(2)主体间的思维对话第一:教师与教材文本的思维对话。第二、学生与教材文本的思维对话,这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第三、学生与学生的思维对话。首先,要掌握学生对话的时机。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安排对话过程。再次,教师要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第四、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对话•需要教师在课前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文本读懂,读透,悟出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文本留给读者的空白点。找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切入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懂得如何与文本对话,从而培养起与文本对话的能力。•教师一方面要整体地、准确地把理解教材,要将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作为教材链条中的一个环去认识,确定其所在的教学单元或整组教材、整个知识结构、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从纵向分析和把握学科教材的内在结构和知识点具体内容,以及知识层次之间的逻辑序列;另外,个性化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与教材文本的思维对话(1)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这是思维对话的前提。因材施教的“材”不仅指教学对象——学生,也应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载体——教材。(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实施和运用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材对话,来主动构建知识、发展思维,这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途径。学生的思维,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教师所做的就不仅是告诉学生问题是什么,怎样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提供每一个可能的方法和条件,使得学生能够自己教自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确定问题是什么,然后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在教学中,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思维对话的策略和方法(3)选择好思维对话的媒介(支点)在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不同的。思维对话可以借助于符合不同心理阶段发展规律的一定方式或载体来导引。(4)关注和扑捉课堂教学细节课堂教学是师生思维对话的过程,它具有较强的现场性、丰富性和生成性。因此,教师不可能预见一切,教前预设不可能“滴水不漏”。教师课前设计的教案即使再周详,也仅是一份教学预案;教学现场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面对教学预案实施过程中偶发的教学事件,教师既不能被预设的教学思路束缚自己的手脚,更不能用教师的“权威”去“扼杀”学生思维创新的苞芽。思维对话的策略和方法思维对话的两个层次,四个阶段:•低一层次的思维对话:展示——共享•第一阶段:展示其实质是信息的互换。•第二阶段:共享其实质是信息的互补。•高一层次的思维对话:碰撞——共建•第三阶段:碰撞其实质是信息的互视。•第四阶段:共建其实质是信息的互融。“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应该体现七个“度”•一是高度:是指价值追求要高,坚持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由知识中心、训练为主的工具课堂走向滋养人性、放飞个性、提升品性的生命课堂。•二是宽度:是指视野要宽,将课堂教学置于课程的大视野之下,以课程的意识、生活的情怀来化解学科本位情结,让课堂成为丰富和灵动的生活课堂。•三是厚度:是指课堂教学要有内涵,应体现出三维目标恰切无痕的融合,而非浅薄单一的知识累积、技能训练,更非孤立生涩的价值导引,要给人一种厚重感、流畅感,让课堂成为品质课堂。•四是梯度:是指在遵循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的前提下,架设具有一定梯度的思维活动及思维对话的“支点”,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弹跳”,自主攀缘到各自“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让课堂成为活力课堂。•五是密度:是指思维活动张弛相济、思维对话的节奏明快。既要加大课堂的思维含量,赋予课堂对话以思维价值,又要善于给思维留白,给思维呼吸的机会和舒展的空间。不用假性思维活动挤占课堂,不被低层次、形式化的对话充斥课堂。要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六是温度:是指课堂应充溢人文关怀、传递人性激励、赋予生命期待,使课堂拥有适于智慧生长、思维对话的“温度”,让思维对话成为阳光对话,让学生体验到课堂交往的快乐,收获课堂学习的愉悦,感受课堂生活的温馨,让课堂成为生态课堂。•七是效度:从外显的因素讲,一方面是指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成分要大;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有效活动时空所占的比重要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自主、积极的。从内隐的成效讲,是指教学相长的实现程度,一方面是指教师能够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启示;另一方面是指学生能够真实地参与学习过程、展现思维灵性、张扬个性本真,在实现智慧与价值的差异性自主建构的同时,体验课堂学习生活的幸福,让课堂成为效率课堂。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教育理念完善数学课堂把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课堂”转化为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一个教学理念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质固然重要,但它产生的仅是一个“加法效应”,只有落实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产生课堂教学的“乘法效应”。那是因为:“理念是生命,理念是灵魂,理念应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诞生出来的,教学永远是鲜活和生长的。教学过程应成为催生新理念的过程。教学不是要给学生强加教师的观念,而是要倾听学生的观念,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更精彩的观念。(一)立足于课程思想的渗透,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精细化1、寻找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和谐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2、寻找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教师的地位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共同决定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由学生具有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把握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度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和情感态度全面、高效和谐地发展。3、寻找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和谐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在此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是学生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他们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需求,应该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4、寻找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和谐接受是指学生接受间接经验的知识。而探究是指学生参与研究的过程与体验。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把给与学生问题、给学生思路、给学生结论的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5、寻找集体教学与关注个体学习的和谐教学要遵循“立足全体、兼顾个体”的原则,教学内容要增强弹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提供不同学习资源和支持。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6、寻找激励与约束的和谐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学习体会,鼓励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