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专业知识真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D)A、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B、最小的质数是1C、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D、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个解析:2是最小的质数,也是偶数;一个正整数是其本身的因数,也是其倍数。2、广场上的大钟敲6下,敲完需要10秒,那么12时敲响12下,敲完需要(B)秒A、20B、22C、24D、26解析:敲6下,间隔5,即每一个间隔需2秒,故12下需11个间隔,22秒。3、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各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如下表:选手甲乙丙丁平均数(环)8.98.98.98.9方差(环2)0.2350.1460.3150.267这四个发挥最稳定的是(B)A、甲B、乙C、丙D、丁解析: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越稳定。24、“x1”是“x2”的(A)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C、充要条件D、既不也不解析:注意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5、已知函数2,xyex则1|xy=(C)A、eB、e+1C、e+2D、e+3解析:直接利用导数公式即可,6、已知1F是椭圆的左焦点,B是其短轴的顶点,若1BF=2.∠1BFO=30º,则该椭圆的方程是(A)A、2214xyB、22143xyC、221164xyD、2211612xy解析: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了解,,abc的意义即可。7、已知等差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若1a=1,10S=100,则公差d的值为(B)A、1B、2C、3D、4解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D)9、A、创新性B、理论性C、实践性D、发展性9、《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其中总目标从知识技能、(A)、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A、数学思考B、过程方法C、思想方法D、活动经验3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教学评价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下列是一位老师在某一教学单元学习结束时所采取的评价方式,哪一个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C)A、要求学生自我设计一个“学习小结”,用合适的形式(表、图、卡片、电子文档等)归纳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学习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等,教师通过学习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B、要求学生自我设计一个“学习小结”,分小组在班级汇报交流,每一位同学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不足,同学们相互评价。C、进行单元书面测验,并张榜公布学习成绩,教师表扬先进,批评后进D、进行单元书面测验,师生共同分析试卷,找出成绩与问题所在,改进教与学二、填空题11、掷一枚骰子,向上点数不大于4的概率为23解析:用好列举法,P=426312、已知向量a=(1,1),b=(0,1),若(λa+b)⊥(a-λb),则λ的值为152解析: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运算、向量垂直的条件。13、计算:120(1)xxdx=56解析:考查定积分的求法,最基本型。414、计算:0sinlim2xxx12解析:考查函数极限,两个重要极限之一。1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学中应当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主要是要求数学方案在形成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①②⑤(写出所有正确的编码)①理解和钻研教材,以充分把握教材内容②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以准确体现教学基本理念和课程内容规定的要求③对教学要有预案,教学过程应完全按照预案实施④教学不需要预案,教学过程应当自由发挥与创造⑤教学要有预案,教学过程应当根据教学实际,适时调整预案三、解答题16、(8分)甲、乙两工程队合铺一条公路,原计划甲、乙两工程队合铺路长度比为5:3,乙队完成任务后,帮助甲队铺路10千米,甲乙两队实际铺路长度比为9:7,求这条公路的长度?解答:设原来甲乙分别铺5,3xx千米,则可列51093107xx解得20,8160xx答:这条公路的长度为160千米。517、(8分)如图,Rt△ABC中,∠ABC=90º,AB=8cm,以AB为直径的半圆和AC相交,图中阴影部分①的面积比②的面积少28.28cm²,求BC的长(取3.14)。解答:我们记空白部分为,则由-=28.28得(+)-(+)=28.28即=28.28ABCSS半圆设BC=x,则14x-3.14214=28.28解得x=24答:BC的长为24cm.18(8分)已知函数f(x)=Asin(3x+4)+1(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若函数f(x)的最大值为3,求A的值。解析:(1)23T(2)619、(8分)如图,已知⊙Q₁与⊙Q₂都过点AO₁是⊙O₂的切线,连结O₁O₂交⊙O₁于点B,连结AB并延长⊙O₂于点C,连结O₂C.(1)求证:O₂C⊥O₁O₂;(2)当B为O₁O₂中点时,求证:BC=2O₂B.解答:12012121111122212012102212(1),90.,..,90,90,.AOOAOAOOAOOOAOBOABABOOOABCOBCABOOBCCOBCCABOOABOABBOCOCOO是的切线,即在中,同理在中,有又在中,从而即712121211110012220222.60,30.,30.1,,22.OAOBOAOBABOBOAOABBAOAOCOCRtBOCBOBCBCBO(2)在Rt中,为OO的中点,AB=OB,AB=BO又又于是在中即82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AD=90°且AB=8,AD=3,CD=4,动图P、Q分别以点B和点A为起点同时出发,点P沿B→A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运动,终点为A,点A沿A→D→C→B,以每秒1.5个单位速度运动,终点为B。设ΔPAQ的面积为y,运动时间为x秒。(Ⅰ)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y=f(x)。(Ⅱ)画出函数y=f(x)的图像。(Ⅰ)223(8),02,4314()12,2,23914(8),8.203xxxfxxxxx(Ⅱ)图像大致如下:921.教学案例分析数学广角——搭配数学片段出示问题,用三张数字卡片,能摆几个两位数?(学生回答3个、4个、5个、6个……)师:那么多答案,怎么能知道到底是几个呢?生:可以用卡片摆一摆,把摆出来的两位数记下来。师:真是一个好办法,那请你们用自己手中的卡片动手摆一摆,并记下来。接下来,学生独立思考,边摆边记录。(5分钟后,老师观察大部分学生已摆好)师:同学们摆好了吗?生:摆好了。师:好,同学们很认真,大家把记录的数字与老师摆的数字(黑板上12、21、23、32、13、31)对照一下,看看和老师摆的是否一样?生:(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12310师:老师写的数有什么规律吗?生:老师先拿出两个卡片,摆出一个两位数,然后调换数字顺序又摆成一个两位数。师:回答很好,老师用调换数字法。(板书:调换数字法)接下来老师又板书:12、13、21、23、31、32。然后问:同学们再来观察这次老师写的数又有什么规律?生:一张卡片放在十位数上,另外两张卡片分别放在个位上,组成两个两位数。师:对,这方法叫固定十位法。(板书:固定十位法)师:这两种方法好在哪里呢?生:学生茫然。师:(总结)不重复,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师:一共摆成几个两位数?生:(齐答)6个。(1)分析教学片段教学过程中师生哪些行为值得肯定。(2)分析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本节课《数学广角》重点是让二年级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排列、组合问题是比较陌生有趣的,也是比较难的。如何有顺序、全面地进行排列和组合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纵观整节课我有以下看法:11教学过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以上片段中可以看出老师关注过程,注重渗透思想方法,落实数学思考。的确只有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课堂上,直观操作可以让学生调动起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个积极的开端和持续的势头,使学生自然而然,了无痕迹地亲历排列组合思想方法和形成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但是教学过程中的确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体验不足,反馈不足。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启发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搭配的方法。但是教师方法教学比较单一,灌输的多。22、教学设计《义务教育教学课标(2011年版)》在课题基本理念中倡导: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方式。下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56页,数学平行的素材:12请你依据教学素材,撰写一份符合课程基本理念的教学过程设计(只要求写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活动激趣,引入新课1、请大家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2、收集学生作品,展示各种情况。13二、交流讨论,构建新知1、小组讨论把所画的两条直线的形状进行分类,并说一你为什么这样分,理由是什么。2、理解“相交”和“不相交”,探索特征师: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师:两条直线“交叉在一起”,用我们的数学语言来讲就是两条直线相交了,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一种。3、归纳平行线特征,揭示平行的概念师:那剩下的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没有)画长点,相交了吗?(没有)再长一点,相交了吗?(没有)无限长,会不会相交?(不会)(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师:这种情况我们在数学上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4、引出“在同一平面内”。出示一个立方体纸盒,理解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并强调“在同一平面内”。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直线,如,这条直线可以叫直线a,那这条可以叫(直线b),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这样我们就可以说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可以说直线a平行直线b也可以说直线b平行直线a。5、小结: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几种情况?什么是平行?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14三、链接生活,探讨本质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设计意图)一方面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感受,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另一方面,重视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组织学生讨论平行线这一概念的内涵,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四、操作实践,创新应用。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用手边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吗?(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数学课堂变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反思,在交流中发展,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全面,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数学结论。练习中充分让学生动脑想、动手画,使学生在巩固、应用知识的同时,发展了空间观念。五、全课小结板书设计:认识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