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经历了三个阶段•★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的物质文明。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仿效西方变革中国政治体制。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新文化运动(前期--后期)宣传西方民主科学发展到走十月革命道路。指导思想: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思想界程朱理学(专制)乾嘉学派(考据)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思想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程朱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以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为代表。他们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乾嘉学派: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起源于清初顾炎武,他主张根据经书和历史立论,以达到“明道救世”的目的。到乾隆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发而加以条理发展,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这派学者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的整理,有较大贡献。•2.新思想萌发的思想基础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民族危机出现,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封建士大夫中少数有识之士敢于正视社会现实问题,主张经世致用”,要人们从程朱理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3.促成新思想萌发的现实条件鸦片战争中,西方侵略者先进的军事技术,使世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天朝上国”的虚妄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部分先进之处,开始注目世界,学习西方,促进了新思想的萌发.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原因1、社会背景:3、现实因素:2、思想基础: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林则徐、魏源等人经世致用的思想鸦片战争坚船利炮惊醒爱国知识分子(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新思想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起到了探求西方知识,放眼世界的开拓作用。(1)事迹:注视西方,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2)评价仿制西方战舰;主张建立新式海军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最早注意了解西方国家的先进人物,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在当时战争情况下,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二、概况2、魏源——《海国图志》(1)概况: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来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3)特点:(4)作用: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专著开阔了人们视野,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新思想(2)思想:《康輶纪行》《瀛环志略》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海国图志》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提防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介绍西方政治制度评价著作林则徐作者魏源徐继畲姚莹★开眼看世界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路目的:巩固清朝封建统治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一、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二、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后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对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开眼看世界的特点:时代特征+封建色彩层次低+无实践三、停留在学习“器物”层次,且几无实践(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新思想评价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局限性: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封建思想体系。他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进步性:但他们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后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对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起了重要影响作用。二、农民阶级的新思想(向西方学习)《资政新篇》书影时间:地点:天京人物:洪仁玕1859二、农民阶级的新思想《资政新篇》1、目的: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资政新篇》。2、思想根源:洪仁玕在香港期间学习和研究了西方政治、经济、社会等学说。(1)《资政新篇》的内容:政治方面:依法治国舆论监督公选官吏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发展工商奖励发明兴办保险文教方面:反对迷信兴办学校禁止贩卖人口鸦片外交方面: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涉内政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资政新篇》请思考:材料中作者提出哪些对外交往的重要思想?同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擅入我国内地。同外国交流文化,准许外国人为我国献策。同外国平等往来,不准外国人干涉我国内政。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并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而过早的沉寂了。(超越农民阶级的认识水平)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进步性:局限性:(2)《资政新篇》的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一成功探索(新时代)一失败探索(旧时代)•1.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分别在盛衰两个不同时期。•(2)经济主张不同。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前者企图在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空想,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相背的;后者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后者不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与农民的要求不相符合,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4)作用不同。前者虽然未能真正的实施但也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而后者由于多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5)反映时代特点及影响不同。前者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高峰,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现;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2.感悟:《资政新篇》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需要,符合近代向更加先进的西方学习的大趋势,是农民阶级面对时代巨变的成功探索。•而《天朝田亩制度》则是违背历史趋势的失败探索•洪仁玕的思想与林则徐、魏源思想的比较•1.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时代趋势),都是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的,由于种种原因,其主张基本都未付诸实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2.不同点。阶级立场不同,学习西方的层次不同。•洪仁玕是农民阶级的领袖,其目的是要推翻清朝封建统治;而且突破了林则徐、魏源只学习西方“长技”的器物层次,介绍并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经济,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他们学习西方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三、新思想的影响1、揭开“向西方学习”的序幕2、对后来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起到推动作用3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有推动作用地主阶级新思想农民阶级的《资政新篇》内容评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萌发原因清朝封建统治危机民族危机加深新思想的核心内涵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他性质向西方学习西方侵略惊醒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