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陆地构造地貌(地貌学-西南大学-徐刚教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节陆地的构造地貌一.陆地构造地貌分区二.陆地构造地貌类型三.地质构造地貌一.陆地构造地貌分区(一).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的构造地貌1.新生代褶皱山带新生代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繁,有现代火山活动;地层受到强大的水平挤压力,形成巨型褶皱推覆体构造山脉和高原.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和幅度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亚洲近代地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对中国以及整个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关于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和幅度,一直是国内外地学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青藏高原各地隆起的时代各不一致,总趋势是北早南晚。北面的昆仑山地区成陆最早(三叠纪末,距今约2亿年);唐古拉山地区和冈底斯山地区在中侏罗纪末(距今1.5亿年)和早白垩纪末(距今1.0亿年);喜玛拉雅地区晚,直到始新世中期以后才成为陆地。始新世末期结束海侵,但青藏高原并没有立即强烈隆起。其证据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渐新世至早中新世陆相沉积穆里系不是源于喜马拉雅山,而是南面的印度地盾。这说明当时的喜马拉雅山还很低,是堆积区,不是重要的物源区。穆里系之上是巨厚的西瓦里克系,它分为三层:中下西瓦里克系(中新世和上新世)主要是河流相的和湖泊相细粒沉积,上西瓦里克系(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是巨厚的粗砾岩沉积。在青藏高原的北缘的情况也与此相似,上第三系主要是沙泥质细碎屑岩,只有到了早更新世才出现巨厚的粗大的山麓堆积——西域砾岩。这说明从中新世到上新世末,喜马拉雅山上升速度和幅度还是有限的,上新世末以后,青藏高原才快速、大幅度抬升。此外,生物化石——三趾马动物群和青藏高原上的古岩溶地貌等都证明青藏高原在上新世末以来在快速、大幅度抬升的。地区现在高度(m)上升幅度(m)喜山北麓4500-50003500-4000雅鲁藏布江4500-46003500冈底斯山北麓46003600青藏高原中部4300-50003300-3500昆仑山北麓4900-50004000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上升幅度受印度板块的挤压,青藏高原整体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从1991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在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340个观测点,组织了50多次青藏高原GPS观测,对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获得了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内最为丰富的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GPS数据。青藏高原现代地质构造运动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块以每年约30毫米的速率向北东38度推移;中部的昆仑地块以每年平均速率21毫米的速度向北东61度推移;北部的祁连山地块,以每年7-14毫米的速率向北东约80度推移。因此,青藏高原整体正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2.大陆裂谷带大陆裂谷带是陆壳受到拉张作用正在发展为新的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最典型的大陆裂谷是东非大裂谷.(二)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带的构造地貌1.褶皱块断山先经历了古生代板块碰撞,形成褶皱构造;在中、新生代又发生了板内块断构造运动,从而形成褶皱块断山。返回幻灯片1峨眉山金顶(1)断块山断块山是受正断层控制的块体,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地。断块山的特点是山边线平直,山坡陡峭成崖,即断层崖,与相邻的平地之间没有过渡地带,常常急转直下。断层崖受横向沟谷的切割,形成一系列三角形的断层三角面。断块山可在各种地质构造基础上形成,有的两面均受断裂的控制,有的是单独存在,但多数是成群分布,排列方式为平行的、雁行的、斜交的或同心圆状的。常见的断块山有地垒式断块山和掀斜式断块山。2.断块山与断陷谷断陷谷与地垒山(A)地垒式断块山地垒式断块山又称地垒山,指断块沿两条或多条断裂隆升而形成的山地。地垒山的两侧山坡基本对称,且多呈断崖绝壁。地垒式断块山山西南部紫金山(B)掀斜式断块山掀斜式断块山是指山地的一侧沿断层翘起,一侧缓缓倾斜的掀斜式山地。掀斜式断块山的两坡通常是不对称的,沿断裂的一侧的山坡坡陡,而山的另一坡缓而长。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泰山和沂蒙山等都是掀斜式断块山。掀斜式断块山恒山断块翘起形成的掀斜式断块山断陷盆地是沿几条平行的断裂断陷而形成的盆地。断陷盆地平面形态呈长条形、菱形或楔形。宽度多为30一50公里,长为数百公里。有时一系列断陷盆地呈斜列分布,盆地之间由—隆起高地分隔,断陷盆地和隆起高地共同构成断陷盆地-山地系。(2)断陷盆地山西断陷盆地系分布图断陷盆地的成因是由地块拉张陷落形成的。拉张方向和区域构造应力状态有关,拉张的部位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断陷盆地的两侧均以正断层为界,形成槽状地堑构造断陷盆地。地堑断陷盆地复式地堑断陷盆地B盆地一侧为正断层,则形成簸箕状半地堑断陷盆地(C)。当盆地一侧为一组正断层,则形成复式半地堑断陷盆地(D)C(D)昆明断陷盆地昆明西山华山华山太行山断陷谷或断陷盆地与断块山多共生,呈平行排列,这是一种共轭补偿现象。(三)板块内部稳定区的构造地貌板块内部稳地区构造长期稳定,新生代构造运动大多表现为大面积拱起或拗陷。若拱起区缺少差异运动,形成的地貌类型和形态单一。如高原、山地、或丘陵。若拱起区有明显的差异运动,形成的地貌就较复杂,起伏较大。如四川盆地。大面积拗陷,经长期堆积形成广阔的平原二.陆地构造地貌类型(一).山地山地大多是第三纪晚期以来构造抬升运动和强烈侵蚀切割的产物.(二).高原与平原1.高原(1)定义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因外营力侵蚀切割微弱而形成海拔高、地势起伏和缓的地形.(2)地貌特征(3)形成与演变2、平原平原的高度在我国一般小于200m(少数达600m)。平原的构造成因有二类:第一是堆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构造缓慢下沉区,由碎屑物堆积而成,堆积层厚度大,地面平坦。可根据堆积层的厚度变化、堆积物特征、化石及沉积相的变化等,重建平原的演变史,并可从中了解地壳的变动过程和海陆变迁。这种平原的基底构造有断陷式和拗陷式的二种,前者如华北平原,后者如江汉平原及松嫩平原。第二是侵蚀平原,它分布在地壳长期稳定地区或轻微上升区,由高地夷平而成,地面起伏稍大,上有残丘分布,没有堆积层或很薄,如我国的徐州、蚌埠一带平原等。(三).盆地1.定义盆地是低于周围山地的相对负向地形.2.形态特征3.形成三.地质构造地貌(一).断裂地貌1.断层崖(1)定义:断层崖是指断层一侧的地盘抬高后,沿断层线延伸的陡崖.(2)演变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侵蚀地形断层崖的形成与演变2.断层线崖(1).定义:由于差异侵蚀而把古老断层重新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发育的陡崖,称为断层线崖.(2).形成断层线崖的演变3.断层谷(1)定义断层带易风化侵蚀,山区通常沿断层方向发育成谷地.(2).形成4.掀斜山(1)定义掀斜山是指断层上升盘翘起形成的山体.(2)形态特征:(3)类型(二)褶皱地貌褶皱地貌是指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形成的地貌。1、单斜地貌(1)定义:发育在褶曲一翼单斜构造上的地貌统称为单斜地貌。(2)类型A、单面山单面山是形成于岩层倾角较小的(倾角40°)单斜构造上的地貌,其两坡不对称,前坡(逆倾坡)短而陡,后坡(顺倾坡)长而缓。单斜山单斜地貌B、猪背脊猪背脊是形成于岩层倾角较大的(倾角40°)单斜构造上的地貌,其前后坡的坡度都较陡,坡长也基本相等,因而两坡基本对称。猪背脊2、方山方山是由水平岩层构成的、顶平如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地。3、背斜和向斜地貌(1)背斜山、向斜谷背斜山是指在背斜构造基础上发育的山地。向斜谷是指在向斜构造基础上发育的谷地。巫山背斜3、背斜和向斜地貌(2).背斜谷与向斜山背斜谷:背斜谷是发育于背斜轴部的谷地,它的延伸方向与背斜轴向一致。背斜谷的形成是由于背斜轴部岩性较软弱,抗蚀能力差,或背斜轴部张性裂隙发育,促成背斜轴部的侵蚀形成谷地。向斜山:向斜山是在向斜构造的基础上由岩石差异侵蚀作用形成的山地。向斜山的发育是由于向斜轴部岩性坚硬,抗蚀能力强,地形相对高起成山,而相邻的背斜抗蚀能力弱,地势降低成谷。顺地形是指地形起伏和构造起伏相一致的现象,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逆地形是指地形起伏和构造起伏不一致的现象,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C顺向河S次成河O逆向河R再顺向河(3)褶皱构造地区的水系:4、穹隆山地地貌(1)定义地下岩浆或塑性岩盐向上挤入盖层,以及其他原因使盖层拱曲而成的穹隆构造与短轴背斜构造上发育的地貌形态称为穹隆山地地貌。(2)发育与形态威远穹隆构造山地穹隆构造的几种地貌特征P台地M结晶单斜山Cu环形单斜山S环形单斜山H外围高地(三)火山与熔岩地貌1.火山口长白山天池2、火山锥日本富士山锥形火山以中、酸性岩浆的猛烈中心式喷发作用,岩浆被抛向空中经冷却下落堆积而形成的火山锥。盾形火山基性岩浆的中心式喷发活动,以熔岩流的形式堆积形成的火山锥.基拉韦厄火山寄生火山3、熔岩丘陵第四纪更新世以来,五大连池地区断断续续的火山爆发,形成了14座拔地而起的火山。其中有两座名叫老黑山和火烧山的火山于1719-1721年间喷发溢出大量玄武岩岩桨形成丰富多样的火山地貌,尤其以丰富、典型的熔岩地貌闻名中外。4、熔岩台地熔岩隧道(海口市金牛岭)熔岩堰塞湖——镜泊湖泥火山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构造地貌、断层线崖、火山地貌、断层三角面、倒置地形、褶断山、单面山、大洋中脊、顺地形、逆地貌2、按规模可将构造地貌划分为哪几个等级?它们主要包括哪些地貌类型?3、陆地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特征和成因4、褶皱构造地貌的类型、形态和成因。5、试述单面山和猪背脊的异同。6、倒置地貌是怎样形成的?7、试述断层崖与断层线崖的异同。8、简述褶皱构造地区水系的特征及其发育。9、锥形火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1 / 8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