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课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BC1046BC771BC476BC475BC221西周春秋战国朝代更替结构示意图:东周(BC770-BC256)周平王洛邑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奴隶社会瓦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战国:封建社会形成公元前前475-公元前221文化:思想文化异常繁荣。总体特征: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局部统一走向全国统一)政治: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关系:华夏族与周遍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过程加快。“管仲相齐”“退避三舍”“楚王问鼎”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第一章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与民族融合一、春秋争霸1、背景:王室衰微-前提生产力发展—直接原因狄人南下,楚人北来—机会2、实质: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霸战争3、概况: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早期:齐桓首霸原因:霸主地位确立:BC7中期葵丘会盟中期:晋楚争霸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楚庄王称霸(“楚王问鼎”)晚期:吴越争霸(“卧薪尝胆”)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物质条件管仲改革正确策略思考: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4、影响:(1)奴隶主贵族间非正义的争霸战争(性质),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2)客观上促进社会进步:A春秋战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C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1、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斗争(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1)原因: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随着分封制进一步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后要求政治上的权利,于是出现了卿大夫争夺诸侯权力的事件。⑴三家分晋BC403年赵魏韩(2)史实:⑵田氏代齐(3)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早期:封建兼并战争后期:封建统一战争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秦赵: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围魏救赵齐魏:2、兼并战争:3、性质:封建新兴地主为了统一全国的兼并统一战争。4、战国兼并战争的影响:(2)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趋势;(1)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灾难,人民更加渴望统一;(3)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各国国君为争霸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革政治)三、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1、主要民族北西南匈奴东胡戎越2、融合途径①经济文化交流②战争3、融合影响: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相同:①目的—都有扩大地盘,掠夺土地和人口的目的②影响—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促进封建制的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但也加速了民族融合。不同:前者属奴隶制大国争霸战争;后者属封建兼并统一战争;前者促进民族融合,有利封建因素增长;后者由封建兼并战争转为封建统一战争,导致了一个封建大帝国的产生。归纳比较:战国兼并战争与春秋争霸战争异同。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崩溃C大国崛起D诸侯野心大1、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B随堂练习:C3、战国初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其实质是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B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C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斗争D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斗争C4、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①城濮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③②①④5、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口号,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B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个霸主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D长平之战是战国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BA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空隙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背景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四、齐桓公依仗雄厚实力,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齐国的势力。三、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3万人的常备军,加强训练。几年之间,齐国国富兵强。二、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一、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渔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基础善于用人改革是根本原因正确的策略管仲相齐进行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加强训练国富兵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头散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论语·宪问》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所谓“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进行抵御。晋文公退避三舍发生于公元前7世纪后期,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战略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实力上占优势,但是晋军采取了“退避三舍,后发制人”的方针,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雄踞中原。卧薪尝胆春秋后期问鼎中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伍子胥吴王夫差灭掉的越国,后来他被越王勾践所迷惑,没有杀掉勾践,后来勾践就用10年的时间休养生息,用10年的时间训练军队,20年之后灭调了吴国。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这段话是伍子胥说的,他为了告诫吴王夫差防备勾践,可是吴王不听,结果伍子胥自杀,并要求把自己的眼睛挖下来挂在吴国的城门上,20年之后亲眼看到越王勾践率领越国大军杀进来,把吴国的宫殿变成沼乎!燕齐吴越楚宋晋秦1、战国七雄的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孝成王七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其时赵国大将赵奢已经去世,蔺相如也病重,赵王派廉颇率兵抗秦。当时秦军一再打败赵军,赵军便加强防御,不再出兵应战,即使秦军一再挑战,廉颇依然不理睬。秦国就派间谍对赵王说:“秦兵最忌讳、最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国的统帅。”赵王信以为真,让赵括代替了廉颇。蔺相如说:“陛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赵括这人,只会念他父亲留下的兵书罢了,并不能体悟战略上因时因势而变化的道理啊!”赵王不听,还是任赵括为将。赵括其人,自小熟读兵法,自以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自己。有一次他与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赵奢也不因此就承认他懂得兵法,赵括的母亲问是何道理,赵奢说:“战争,是关系生死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若果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不是别人,必是括儿了。”等到赵括率领的大军将要出发的时候,赵括的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宜做将军。”但赵王仍不听。赵括一经取代廉颇的职权,立即全盘修改法令,调动官吏。秦将运用奇兵,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大败,赵括也被乱箭射死,数十万大军束手投降。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尤夸纸上兵”。“纸上谈兵”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打仗非常勇敢,但智谋不足,又是个急性子,奉命之后,便想立刻赶到邯郸去与魏兵厮杀,可孙膑不同意。孙膑,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军事学家孙子的后代子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学家,田忌很佩服他。有这样一回事:田忌常喜欢与齐国宗室的公子们跑马比赛,押重金,赌输赢。可他赢的次数并不多。田忌去向孙膑请教,问怎样才能多赢。孙膑没回答,却去看了看田忌和公子们比赛时用的马。孙膑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大,但可分为上、中、下三种等级。于是孙膑便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有跑马比赛时,您只管放大胆量下重金与他们赌输赢,我自有办法叫您获胜。不久,又逢跑马比赛,田忌就去报名参赛,并押下千金。等到临场比赛时,孙膑向田忌面授机宜说:第一场,您用您的下等马去同他们的上等马周旋;到第二场,您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中等马;到末场时,您则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待三场赛完下来,田忌只输一场而赢了两场,结果以总分之多取胜,赢得了齐王的千金奖偿。这时候,田忌想着赛马的故事又问孙膑为什么不同意赶赴邯郸去与魏军厮杀,孙膑说: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一定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去解,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或用拳头猛捶;还有,要排解开两个人相互的斗殴,万不可卷入去打,而要避开双方拳来脚往的地方,寻找机会用拳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位。待挨揍者双手捧着肚子跪下,原来对打的形势,便会有所改观,而斗殴的局面,也会顿然停止。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一定倾巢开赴邯郸,只剩一些老弱残兵留守国内。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呢?那样,他们在外的大军,必然会放下赵国赶回相救。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一举解决了赵国的危急,同时还叫魏国尝尝我们的厉害吗?田忌认为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齐国的大军刚到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孙膑便叫田忌下令停了下来,孙膑说,当魏军从邯郸往回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桂陵。因此,应该在此设伏,布下阵势,到时好一举把魏军歼灭。田忌又依孙膑的计谋而行,很快地军队埋伏了下来。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宠涓就知道了。他立刻命令从赵国退兵救大梁。魏军久围邯郸,已经非常疲惫。庞涓救大梁心切,又来了急行军,这使魏军更为疲惫不堪。魏军进入了齐兵埋伏的桂陵地带。只听一声号令,齐军从路的两侧一齐奋勇杀出。突遭袭击,疲惫不堪的魏军哪里还能抵挡得住?他们战死的战死,受伤的受伤,不多时,魏军大败,死伤2万多人,齐军大胜归。孙膑、田忌这一仗打得好漂亮!既为邯郸解了围,又教训了魏国。退避三舍tuìbìsānshě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