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2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对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或功能定位)、项目开工和竣工、投入运营(行)时间进行概要描述。二、项目决策理由与目标。概述项目决策的依据、背景、理由和预期目标(宏观目标和实施目标)。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经批准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或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的建设规模(或生产能力);项目主要实施过程,并简要说明变化内容及原因;项目经批准的建设周期和实际建设周期。四、项目投资情况。项目经批准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五、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经批准的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竣工决算资金来源及不同来源资金所占比重。六、项目运营(行)及效益现状。项目运营(行)现状,生产能力(或系统功能)实现现状,项目财务及经济效益现状,社会效益现状。七、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情况及主要结论。2八、项目后评价依据、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第二部分项目全过程总结与评价第一章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一、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二、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一)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建设工期、总投资及资金筹措,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专项评价主要结论等内容。(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工期、总投资及资金筹措等内容。(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主要变化。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并对主要变化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三、项目初步设计(含概算)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大型项目应在初步设计前增加总体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工程特点、工程规模、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方案、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四、项目前期决策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审批依据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了审批程序,是否依法附具了土地、环评、规划3等相关手续。第二章项目建设准备、实施总结与评价一、项目实施准备(一)项目实施准备组织管理及其评价。组织形式及机构设置,管理制度的建立,勘察设计、咨询、强审等建设参与方的引入方式及程序,各参与方资质及工作职责情况。(二)项目施工图设计情况。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三)各阶段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主要变化及原因分析。根据项目设计完成情况,可以选取包括初步设计(大型项目应在初步设计前增加总体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等各设计阶段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的主要变化,并进行主要原因分析。对比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规模、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方案及运营管理方案、工程投资、建设工期。(四)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评价。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单位及工作内容,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评价,勘察设计工作成果内容、深度全面性及合理性评价,以及相关审批程序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的评价。(五)征地拆迁工作情况及评价(六)项目招投标工作情况及评价(七)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及其评价。4(八)项目开工程序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开工手续落实情况,实际开工时间,存在问题及其评价。二、项目实施组织与管理(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法人、指挥部)。(二)项目的管理模式(法人直管、总承包、代建、BOT等)。(三)参与单位的名称及组织机构(设计、施工、监理、其它)。(四)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运行情况(管理制度的细目、重要的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绩效)。(五)对项目组织与管理的评价(针对项目的特点分别对管理主体及组织机构的适宜性、管理有效性、管理模式合理性、管理制度的完备性以及管理效率进行评价)。三、合同执行与管理(一)项目合同清单(包括正式合同及其附件并进行合同的分类、分级)。(二)主要合同的执行情况。(三)合同重大变更、违约情况及原因。(四)合同管理的评价。四、信息管理(一)信息管理的机制。(二)信息管理的制度。5(三)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四)信息管理的评价。五、控制管理(一)进度控制管理。(二)质量控制管理。(三)投资控制管理。(四)安全、卫生、环保管理。六、重大变更设计情况。七、资金使用管理。八、工程监理情况。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情况。十、竣工验收情况。十一、项目试运营(行)情况(一)生产准备情况。(二)试运营(行)情况。十二、工程档案管理情况。第三章项目运营(行)总结与评价一、项目运营(行)概况(一)运营(行)期限。项目运营(行)考核期的时间跨度和起始时刻的界定。(二)运营(行)效果。项目投产(或运营)后,产品的产量、种类和质量(或服务的规模和服务水平)情况及其增长6规律。(三)运营(行)水平。项目投产(或运营)后,各分项目、子系统的运转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各子系统、分项目、生产(或服务)各环节间的合作、配合是否和谐、正常。(四)技术及管理水平。项目在运营(行)期间的表现,反映出项目主体处于什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世界、国内、行业内)。(五)产品营销及占有市场情况。描述产品投产后,销售现状、市场认可度及占有市场分额情况。(六)运营(行)中存在的问题1、生产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施(服务类项目的总体规模、主要子系统的选择、设计和建设)是否存在问题,属什么性质的问题。2、项目的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的建设是否必要和适宜。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的建设有无延误,原因是什么,产生什么负作用。二、项目运营(行)状况评价(一)项目能力评价。项目是否具备预期功能,达到预定的产量、质量(服务规模、服务水平)。如未达到,差距多大。(二)运营(行)现状评价。项目投产(或运营)后,产品的产量、种类和质量(或服务的规模和服务水平)与预期存在的差异,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分析。7(三)达到预期目标可能性分析。项目投产(或运营)后,产品的产量、种类和质量(或服务的规模和服务水平)增长规律总结,项目可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分析。第三部分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第一章项目技术水平评价一、项目技术效果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一)技术水平。项目的技术前瞻性,是否达到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二)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措施是否落实,相关指标是否达标,是否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四)设计能力。是否达到了设计能力,运营(行)后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五)设备、工艺、功能及辅助配套水平。是否满足运营(行)、生产需要。(六)设计方案、设备选择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包括技术发展方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二、项目技术标准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一)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二)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与可研批复的标准吻合。(三)工艺技术、设备参数是否先进、合理、适用,符合8国情。(四)对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先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五)工艺流程、运营(行)管理模式等是否满足实际要求。(六)项目采取的技术措施在本工程的适应性。三、项目技术方案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一)设计指导思想是否先进,是否进行多方案比选后选择了最优方案。(二)是否符合各阶段批复意见。(三)技术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四)设备配备、工艺、功能布局等是否满足运营、生产需求。(五)辅助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六)运营(行)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四、技术创新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一)项目的科研、获奖情况。(二)本项目的技术创新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三)技术创新在国内、国际的领先水平评价。(四)分析技术创新的适应性及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等产生的影响等。(五)对新技术是否在同行业等相关领域具有可推广性进9行评价。(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效果,以及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七)项目取得的知识产权情况。(八)项目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五、设备国产化评价(主要适用于轨道交通等国家特定要求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一)所选用的设备国产化率评价,进口设备是否可采用国产设备。(二)设备采购对工程带来的利弊评价。(三)国产化设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四)国产设备对运营、维修保养的影响评价。第二章项目财务及经济效益评价一、竣工决算与可研报告的投资对比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分年度工程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其他投资。二、资金筹措与可研报告对比分析评价。主要包括:资本金比例,资本金筹措,贷款资金筹措等。三、运营(行)收入与可研报告对比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分年度实际收入,以后年度预测收入。四、项目成本与可研报告对比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分年度运营(行)支出,以后年度预测成本。五、财务评价与可研报告对比分析评价。主要包括:财务10评价参数,评价指标。六、国民经济评价与可研报告对比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参数,评价指标。七、其它财务、效益相关分析评价。比如,项目单位财务状况分析与评价。第三章项目经营管理评价一、经营管理机构设置与可研报告对比分析评价。二、人员配备与可研报告对比分析评价。三、经营管理目标。四、运营(行)管理评价。第四章项目资源环境效益评价一、项目环境保护合规性。二、环保设施设置情况。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前期设计情况、差异原因。三、项目环境保护效果、影响及评价。四、公众参与调查与评价。五、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七、节能效果评价。项目落实节能评估报告及能评批复意见情况,差异原因,以及项目实际能源利用效率。第五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11一、利益相关者分析(一)识别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二)分析利益相关者利益构成。(三)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四)项目实际利益相关者与可行性研究对比的差异。二、社会影响分析(一)项目对所在地居民收入的影响。(二)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三)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就业的影响。(四)项目对所在地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五)项目对所在地区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六)项目对所在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七)项目对当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八)项目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九)社会影响后评价结论。对上述第(一)至(八)部分,分别分析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已经出现的后果与可行性研究对比的差异等。三、互适应性分析(一)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二)当地社会组织的态度。12(三)当地社会环境条件。(四)互适应性后评价结论。对上述第(一)至(三)部分,分别分析其与项目的适应程度、出现的问题、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措施是否发挥作用等。四、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一)移民安置问题。(二)民族矛盾、宗教问题。(三)弱势群体支持问题。(四)受损补偿问题。(五)社会风险后评价结论。对上述第(一)至(四)部分,分别分析风险的持续时间、已经出现的后果、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措施是否发挥作用等。第四部分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第一章项目目标评价一、项目的工程建设目标二、总体及分系统技术目标三、总体功能及分系统功能目标四、投资控制目标五、经济目标。对经济分析及财务分析主要指标、运营成本、投资效益等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的评价。六、项目影响目标。项目实现的社会经济影响、项目对自13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等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第二章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一、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二、项目资源利用情况。(一)项目建设期资源利用情况(二)项目运营(行)期资源利用情况。主要包括:项目运营(行)所需资源,项目运营(行)产生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情况,项目报废后资源的再利用情况。三、项目的可改造性。主要包括:改造的经济可能性和技术可能性。四、项目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五、项目科技进步性。主要包括:项目设计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六、项目的可维护性。第五部分项目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一、后评价主要内容和结论(一)过程总结与评价。根据对项目决策、实施、运营阶段的回顾分析,归纳总结评价结论。14(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