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质量经济性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二个基本要素。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高质量以及和质量相对应的低成本历来是成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此,研究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是摆在广大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我国许多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未能达到期望的目标,或者因质量平庸无特色缺乏竞争力,或者因盲目追求质量技术指标导致质量功能过剩而脱离了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或者因资源投入不足而影响了质量,或者因资源过度消耗导致成本上升从而影响了价格竞争力,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质量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未能将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和经营发展目标很好地协调和统一。质量成本是质量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综合体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能够很好地将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地联系起来,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并直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第一节质量成本第二节质量成本核算(自学)第三节质量成本分析(自学)第四节质量损失第五节质量损失函数第六节质量经济性分析第七节劣质成本第一节质量成本一、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质量成本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有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菲根堡姆等人首先提出的,随后在美国IBM、GE等大公司相继推行起来并收到一定效果。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并在不少企业中开展质量成本的核算与管理。质量成本也称质量费用,其定义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和质量问题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质量成本只是其中和满意质量及不满意质量有直接关系的那部分费用。不能认为质量成本是指高质量所需要的高成本。恰恰相反,质量成本的内容大多和不良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或者是为了避免不良质量所发生的费用,或者是发生不良质量后的补救费用。二、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成本由四部分构成,包括:①预防成本;②鉴定成本;③内部故障成本;④外部故障成本。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1预防成本预防产生故障和不合格品的费用,包括以下三级科目。质量策划费用过程控制费用顾客调查费用产品设计鉴定/生产前预评审费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供应商评价费用其他预防费用等2.鉴定成本为评定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试验、检验和检查的费用。外购材料及外协外购的实验和检验费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费用;计量服务费用检验和试验费用质量审核费;其他鉴定费用3.内部故障成本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报废损失;返工、返修损失;质量降等降级损失等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停工损失;质量事故处置费用;内部、外部质量审核等的纠正措施费用;其他内部故障费用;4.外部故障成本交货后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①投诉费用;②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用③产品责任费;④其他外部故障(损失)等;说明1、在质量成本的四项构成中,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为确保质量所进行的投入;内、外部故障成本是由于出现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随着预防、鉴定成本的增加,内、外部故障(损失)成本将减少。2、质量成本中并不包括组织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3、质量成本的计算,不是单纯为了得到它的结果,而是为了分析。三、质量成本的科目设置企业质量成本的科目设置一般为: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以及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三级科目按二级科目分别展开。国家标准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中推荐了21个科目,企业可依据实际情况及质量费用的用途、目的、性质进行增删。从目前世界各国及国内各行业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情况来看,是世界各国对质量成本二级项目(四个科目)内容设置都基本相同。案例:ABC公司从1995年开始启动质量成本项目,以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从连续三年的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质量成本数据,编制成本报告鉴定成本成本报告显示1995年全年质量成本达到年度销售额的14.2%,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给公司的盈利造成,通过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系统,到1997年已经下降到10.73%,在假设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通过产品质量成本报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公司预防成本、鉴定成本的增加公司内、外部损失减少,公司全部质量成本从绝对值和比重都得到显著降低。质量成本绝对数量分析柱状图质量成本相对数量分析柱状图鉴定成本鉴定成本综上所述,通过质量成本报告,可以发现如下结论:1、降低质量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可以显著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2、加大对生产前的质量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质量成本和总成本。所以公司应加强研发阶段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3、质量成本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第二节质量成本核算(自学)一、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统计核算方法这种方法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通过统计调查的方法取得资料。不注重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二)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统一度量;采用设置账户、复试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一系列专门方法。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类似。(三)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二、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一)质量成本核算(二)质量成本的计量和计价制度(三)建立健全质量成本核算责任制三、质量损失的核算(一)质量损失的账户设置。一般应设置“质量损失”总账,下设“产品质量损失”、“工作质量损失”两个二级帐户,明细科目的设置可根据各企业质量损失的大小,质量损失各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择其要者设置,以有利于对最重要的质量损失项目进行收集和控制。(二)质量损失各部门责任分解。分别对设计开发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质量计划工作损失、采购损失和储备保管损失、人力资源损失、销售服务阶段、质量计划工作中的各种机会损失进行责任分解。第三节质量成本分析(自学)企业对核算后的质量成本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围绕质量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以反映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规律性;二是应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找出产生质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围绕重点问题找出改进点,制定措施进行解决。质量成本分析方法有定性的和定量的两种。进行定性分析可以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定量分析是能够计算出定量的经济效果,作为评价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为了进行定量分析,一般应建立质量指标体系。企业内部的质量指标一般可分为三类:1、占基数比例指标,反映质量成本占各种基数的比例关系。其基数主要有: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利润、产品总成本等。2、结构比例指标,反映质量成本内各主要项目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3、质量效益指标,反映可控成本(投资成本)增加而使结果成本(即损失成本)降低的情况。一、基数比例指标(1)质量成本率分析(每100元产品成本的质量成本含量)质量成本率=(2)销售质量成本率(每100元销售额中的质量成本含量)销售质量成本率=%100商品产品总成本质量总成本%100销售额质量总成本质量成本分析(3)产值质量成本率(每100元总产值中的质量成本含量)产值质量成本率=(4)销售外部损失成本率(每100元销售额中的外部损失含量)销售外部损失成本率=%100总产值质量总成本%100销售总额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成本分析二、结构比例指标(1)预防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2)鉴定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3)内部损失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4)外部损失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100质量总成本预防成本%100质量总成本鉴定成本%100质量总成本内部损失成本%100质量总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三、质量投资效益指标所谓质量投资,是指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就是可控成本。增加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内部损失与外部损失,所以增加投资的效益就是增加单位投资所获得的内、外部损失的减少额。假定K1为上期投资额,K2为本期投资额,C1为上期损失额,C2为本期损失额,则:增加投资额:△K=K2–K1减少损失额:△C=-(C2–C1)当△K△C时,投资是有效的。单位投资收益为:t=△C/△K四、排列图分析法应用排列图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比较明显直观。如下页图所示。图中显示制造车间质量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工艺部门。还可以用排列图作追踪分析,如对制造车间质量成本作深入分析,直到一个产品、一台设备、一个工位、一道工序、一位操作者,最后找出可采用的改进措施。。300250200150100500千元百分比%10050N=260000元34.661.57584.6100制造车间设计部门采购部门其他部门工艺部门图部门质量成本排列图质量成本分析五灵敏度分析法指把质量成本四大项目(预防、鉴定及内部损失、外部损失)的投入与产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效果或特定的质量改进效果,用灵敏度表示,其公式如下:值之和与基准期相应值差报告期预防与鉴定成本基准期相应值差值报告期内外损失成本与六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包格式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上一期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或某一典型进行调查、分析和建议的书面材料。是一定时期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总结性文件,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使用。(一)质量成本报告内容质量成本报告的基本内容(1)质量成本数据(2)质量成本分析(3)质量改进建议具体内容:1、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二级科目以及质量成本三级科目的统计、核算2、质量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与基期或前期的对比分析3、质量成本趋势的分析结果4、质量成本指标的分析结果5、分析并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6、提出对典型事件的分析结果7、对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就作出文字说明。8、对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二)质量成本报告分类1、按提出单位划分(1)车间(科室)质量成本报告(2)财务部门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3)质量部门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2、按报送对象划分(1)厂级质量成本报告(2)车间(部门)及质量成本报告(2)图示式采用Pareto图、时间序列图、因果分析图等图示方式整理和分析企业质量成本数据,可让阅读报告者一目了然地看出企业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3)陈述式通过文字方式来描述企业质量成本发生的状况、问题和改进建议。(4)综合式采用表格、图示和陈述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企业质量成本发生的状况,揭示企业质量问题、阐述企业质量改进方向。(1)报表式采用表格形式整理和分析企业质量成本数据,可供阅读报告者简单明了地掌握企业质量成本的全貌。3按报告形式划分4、按报送时间划分定期和不定期质量成本报告定期质量成本报告包括年报、季报、月报第四节质量损失质量损失应该是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由于质量不满足规定要求,对生产者、使用者进而社会所造成的全部损失之和。它存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甚至报废的全过程。涉及到生产者、使用者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一、生产者的损失生产者的质量损失包括因质量不符合要求,在产品交付前和交付后的两方面损失。其中包括有形的损失和无形的(隐形的)损失。有形损失是指可以通过价值计算的直接损失,如废品损失、返修损失;销售中的安装修理、退货、赔偿、降低降价损失;辅助生产中的仓储、运输及采购中的某些损失等。无形损失如产品质量不好影响企业的信誉。使订货量减少,市场占有率降低二、消费者(或用户)的损失消费者损失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质量缺陷而使消费者蒙受的各种损失。如使用过程中造成人身健康、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能耗、物耗的增加;人力的浪费;造成停用、停工、停产、误期或增加大量维修费用等,都属消费者的质量损失。毫无疑问,假冒伪劣产品也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的损失。三、社会(环境)的损失生产者和消费者损失,广义来说都属于社会损失;反之,社会损失最终也构成对个人和环境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