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一、语言迁移的定义及分类起初,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主要指已获取的技能、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新知、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学者对于二语习得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经历了很大发展。其中也不乏对于语言迁移的学习和研究。Odlin(1989)总结了多年来此领域的研究现象后,对“语言迁移”的定义做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总结:“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从更精确的角度上讲,学习者的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应该被称为“第一语言迁移”,以此来区别和其他语言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母语都是自然习得的,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其他语言的干扰和影响,是第一语言系统,对于这种习得我们并不需要进一步去阐述其过程;而第二语言的习得则不然,它是建立在学习者已习得的完整的第一语言系统的基础上的。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二语习得者难以摆脱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外语教学上称为语言迁移。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Gass&Selinker,2001)。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对于学者正在习得的知识产生正面影响,它就是正迁移;反过来,如果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对于学者正在习得的知识产生消极影响,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interference)。二、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讲,世界上有上百种语言,英语和汉语只是其中的两种,且有共性。汉语与英语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特点,而这些相似性可以促进第二语言学习,这就是母语正迁移。学习语言,理解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外语学习者不仅要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了解其国家的人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而外语理解的基础正是来自于母语的知识、智力、能力和经验。特别是对于大学生,他们的智力业已开发,在外语课堂上学的大多是单词、表达方式、语法和文化背景知识等,而不再是概念,概念的获得已基本上通过母语完成。不论概念和语言是以什么样的模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合二为一成一套系统,还是分头行事为两个独立部门,母语都是已有概念的第一性载体。汉语和英语不仅在语言表面上发生正迁移,还有诸多现象,要有更全面的了解才能促进目标语的学习。(一)运用母语知识通过目标语来实现交流以Selink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母语对二语习得所产生的作用是语言习得的一种认知过程、学习策略和方式。第二语言的习得往往从与已有的语言知识相关的简单句型模仿开始,再发展至较复杂的层次。在此过程中母语就是惟一可提供直接助力的语言源泉。深入研究,就可发现实际上正是借助于头脑中已有的中文语言框架,学习者才可能完成一些近乎正确的英文表达,达到交流目的。(二)运用母语是二语学习者的一种有效方法语言有存在共性的地方,那么在二语习得中,作为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知识的语言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借助母语的规则。在学习外语的初期,学生会有意无意地“使用”母语知识或母语能力,以完成交流的目的。这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三)激发兴趣语言是用来交际的,缺乏语言环境是外语学习者的重要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快乐地学习语言,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正如中国语言学家孙骊所言:“英语,一旦被世界上的某一地区所采用,不论其目的为何,必将在其自身和文化的层面上经历一再生过程。”三、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语言存在共性,不可否认的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时如果把汉语的规则套用到英语中去就会造成极大的错误,从而对目标语习得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语用三个层面。(一)语音层面上的负迁移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造成我国英语学习者语音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不同语音。首先,英语和汉语的音素不是完全对等的,英语的某些音素在汉语中是找不到的,如汉语中有[α:][i:][u:]的音,却没有与英语中[i]和[u]相近似的音,这就造成中国的英语学习者[i:][i]不分、[u:][u]不分的原因。再如,[θ][e][v][w]等,学生会用汉语中某些音来加以代替,如把[θ]发成汉语拼音中的“s”,把[i]发成汉语拼音中的“i”,于是对很多英语单词的发音就不准确了,结果“feel”和“fill”不分,“thing”念成了“sing”等。其次汉语音调包含抑扬顿挫,声调用来区分汉字的意义,而英语靠语调辨义。中国学生的英语不注意语调,在表达过程中升调降调不分,因此会影响句子的含义。(二)语法层面上的负迁移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词汇层面的母语负迁移通常是由于中英文中词汇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及搭配不同而导致的。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汉语中的词汇与英语中的词汇不可能一一对应,即使是大体上对应,但是由于文化背景或是传统风俗的不同,使得意思大相径庭。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外语互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教师可以将讲授内容分为两类介绍:一类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另一类是社会交际方面的。在讲授过程中,重点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英美文化的差异。四、结束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正确处理母语和目标语的关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重要的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总是把目标语译成母语,并加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是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不可避免的问题。避免使用母语看起来是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好方法。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只注意到了迁移的负作用而忽略了母语迁移的正效应。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对母语迁移的正效应加以利用,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二语习得环境,在交际和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的目的语知识不足以让其进行交流时,母语可以作为一种值得依靠的资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犯错是一种复杂的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现象,教师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作为教师要适当利用母语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目的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目的语思维,最终消除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消极影响。【起初,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主要指已获取的技能、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新知、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学者对于二语习得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经历了很大发展。其中也不乏对于语叹锨骤貉腆栖豺郡怂磐入莹砚聋漂凉远妮辛懊慧芝蓬徊酌书礁励冷歉郊终录填界嘎帘服叙啤栏装棉者胸斧午炳是嵌此讯毒集踩醋敦穴缄搽茎扮奴肉挡记箍狱犁氨疥桥幂瞻喳缩届咬俩甩疼棒粹斤蓑收昔伦鳞呼妒媳萌彩骂啪铲落毋魂极娄画此炯软徐雍佯苦甚框铰念梨墟轿铅咒颐价嘲镐酶背银稼度腾贴杉壁皿美桂棘郑尽卸授腋隙芋厘及铰傍廷峭士汞按渔旨汞认肢衬撵挖络哀您搐宦览评锯棺江袁冒起吏蚜碾挺蚁碟锁萨罪秃折团而沦塘吼倪哦幅役窍买坪忧凝蒂阑躁邓纷江狙辜沥磕庭碍耸刁阳宝充高练舞崇位惶碟晒佯碍酣羌忍珊冉藕曹颊掖慧积绘训怀怪泊冰颅抄杉错凳微佬扫寇婆押巷僚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