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杭《东方管理智慧》之北京班课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现代企业管理张应杭浙江大学法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兼:美国南哥伦比亚大学MBA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总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一、管理文化与中国特色的管理文化1、从“中国企业究竟缺少什么”谈起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个热门话题。有学者认为我们最缺少的其实是企业文化(厉以宁,2003)。2、管理文化中的“中国文化热”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对现代管理水平之提升的绩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成为西方企业文化的热门话题(CynthiaMontgomery,2004)。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3、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3000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一说。我们主要讨论儒道佛的思想。事实上,今天西方企业最关注的除了兵家的谋略思想外,也正是儒(新儒家)、道(新道家)佛(中国禅)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儒家强调道德的力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的思想。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佛教中的“佛”就是“觉”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二、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智慧启迪1、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古代管理智慧如果把管理学的理论作一区分,那么,与西方重“术”不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属于“道”的智慧。这个道的智慧是大智慧。因为“明道”才能“取势”然后才有“研术”即具体的操作技术的生成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2、古代文化讨论的六大智慧问题(1)善恶之辩孟子:性善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告子:性不善不恶论。荀子、韩非子:性恶论,“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韩非子·显学》)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但是,传统人性论的观点集中体现于《三字经》的开篇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与西方的性恶论恰巧相反。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注重心性控制的觉悟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2)人我之辩儒家:利他主义,“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佛家:“不二真谛”中的“自他不二”思想。杨朱:利己主义,“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所以,与西方文化有悠久的利己主义(或称合理利己主义)不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主张利他主义即仁道、恕道。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也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说法,但这一直是被正统文化所批判的。我们的正统文化从来是主张利他主义,甚至是自我牺牲的。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仁者爱人”的亲和力。[互动问题之一:应该如何营销?]先讲一个故事:一个城里男孩Kenny移居到了乡下。他要从一个农民那里买头驴,这个农民同意第二天把驴带来给他。可是,第二天农民来找Kenny,说:“小伙子,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头驴死了。”Kenny说:“就把那头死驴给我吧。”农民很纳闷:“你要那头死驴干嘛?”Kenny说:“我可以用那头死驴作为幸运抽奖的奖品。”农民叫了起来:“你不可能把一头死驴作为抽奖奖品,没有人会要它的。”[互动问题之一:应该如何营销?]几个月以后,农民遇到了Kenny。农民问他:“那头死驴后来怎么样了?”Kenny得意地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张票,每张2块钱,就这样我赚了998块钱!”农民好奇地问:“难道没有人对此表示不满?”Kenny回答:“只有那个中奖的人表示不满,所以我把他买票的钱还给了他。”许多年后,Kenny成为了安然公司的总裁。[互动问题之一:应该如何营销?]安然公司后来成为美国非常著名的公司,后来它的著名却是因为成为商业丑闻的代名词。这显然与安然公司的总裁的经营哲学有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在林林总总的营销理论中,我认为最有前景的是德性营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3)义利之辩儒家、佛家:尚义反利,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墨子:“皆相爱,交相利”。杨朱:利即义,“利为实,义为虚。”以儒家为道统,所以我们的传统是道义论的,这与西方的功利论是正好相反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儒家的经典语录:“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儒家不反对利,孔子就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但反对不义之利,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主张超越“天下熙熙,皆为利去;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人生。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士魂商才”的定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4)欲理之辩儒家:节欲(孔子)、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不使可欲(孟子)、主欲(荀子)等。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3章);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心经》)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反对纵欲主义:“人之生也,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谓遁人也。”(《列子·杨朱》)这和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张扬欲望传统也是相反的。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不使可欲”的自制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5)有无之辩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道家:“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64章)佛家:“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坛经·般若品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因此,中国传统推崇的境界是:“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山西五台山)所以,与西方过分强调有为、执着的刚性文化(林语堂,1937)不同,中国传统更强调有所不为。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识有知无”的智慧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6)生死之辩与西方人习惯探讨灵魂不灭的传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讲不朽的境界。所以早在先秦就有三不朽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春秋·左传》)这是儒家德性立身,德性存世,德性流芳的做人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中国文化因此而特别推崇因为仁义的德行而名垂史册的俊才伟杰。关帝庙:“孔夫子关夫子二位夫子,作春秋看春秋一部春秋。”体现在管理中,西方人称其为的华商精神之魂(索罗斯,1999)。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生成“以德配天”的人格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三、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对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建构的现代意义1、中国古代文化的“东学西渐”新儒家(成中英)和新道家(张绪通)以及“中国禅”在美国及欧洲的兴起。2、在“学而时习之”中勇于践行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以孔子的话说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迪近代以来的我国学说思想的主题一直主张以“西学为用”,出现了“食洋不化”的局面(朱镕基,2004)。传统文化的重新学与习具有相当的急迫性。因此,我们在企业文化打造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运用,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分论之一: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中德性的力量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一、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1.发展历程其创始人是孔子;集大成者为孟子。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诞生于春秋战国,发展至汉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下成为主导文化。勃兴于唐宋:唐太宗“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曾经带来盛唐气象。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衰弱于明清:“五四”运动对孔孟之道的全盘否定。复兴于现代:西方新儒学的兴起和当今中国的儒学热。2.儒家德治思想的现代意义孔子“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的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德法并举”的现代管理理念。德性就是力量。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二、儒家德性思想的基本内容1.德性立身孔子有“三达德”之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孟子有仁、义、礼、智“四端”说。董子则有“五常”说:仁、义、礼、智、信。“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南京夫子庙)这是儒家关于德性的总原则。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2.以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流”。(《中庸》)这是儒家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德性原则。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3.中庸为美中者,以中为用;所以,孔子讲“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孟子讲“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子路》)这是儒家关于做事方面的德性原则。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4.克己复礼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子路》)孟子主张“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王阳明有“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是儒家关于对己方面的德性原则。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5.诚信无欺诚者,言必成之谓;信,人言也。言必信,行必果。“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这是儒家关于交往方面的德性原则。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三、儒家德性思想的现代意义1.现代意义的歧义海外新儒家全盘肯定的观点;如成中英认为儒家文明的精髓主要体现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天人合一”;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人我合一”;人与自我关系问题的“情理合一”。大陆西化论者基本否定的观点。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儒家德性思想的现代意义。[互动的问题之二:儒家对营销理念的启迪举例?]孔夫子主义(Confucianism)在当今的西方管理世界非常流行。它同样对营销理念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启迪。著名的沃尔玛公司的副总裁约翰·门泽给自己取的中国名字叫庄孟哲。他认为这更符合沃尔玛公司的经营哲学。这是一种什么营销理念呢?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2.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理解其现代意义(1)德治的管理境界:“仁者爱人”的人道思想“仁者不忧”;(《论语·子罕》)“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商务圣经》,1994)“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口头禅。孔夫子主义(Confucianism)在西方世界的流行。儒家文化与德性的力量(2)德治的管理方法:仁者的自我修养之道:正人先正己。“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仁者的用人之道:任人唯贤。“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离娄》)仁者的控制之道:由道而德。“夫道若大路然”(《孟子·告子》),“行路有得于心谓之德。”(朱熹)分论之二:道家的管理之道与现代管理中的智慧力道家的管理之道与现代管理中的智慧力一、道家发展史的简要考察1.道家之学的产生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