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一、词语1.给红色字体注音。绯红不逊诘责眼翳气量迁徙觅食宽恕文绉绉幽默黝黑滞留禁锢犀利侏儒酒肆尴尬搓捻企盼繁衍fēixùnjiéyìliàngmìxǐshùzhōuyōuyǒuzhìjìngùyǎnqǐCuōniǎngāngàsìzhūrúxī2.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油光可签抑扬顿错深恶痛急遥无消息待人接物翻来复去粗制烂造藏污纳诟郁郁寡欢鹤立机群正襟危座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暗然失色广袤无银油然而生花团棉簇美不胜收繁花似锦风云突变不可明状冥思暇想期期艾艾àiài签—鉴错—挫急—疾遥—杳复—覆烂—滥诟—垢机—鸡座—坐暗—黯银—垠棉—锦明—名暇—遐二、课文要点及语段训练1.《藤野先生》(1)本文叙事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2)人物刻画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认真负责为“我”改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关心解剖实习——关心学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藤野先生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3)藤野先生性格——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4)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藤野先生》语段训练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A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B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C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D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请加以概括.2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何种情感?试加以分析.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4.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与__________这两件事.“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2.《我的母亲》1.课文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第一件事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第二件事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善良的品性和容忍、温和的性格。第三件事表现母亲“刚气”的一面。2.本文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原因在于:写母亲与家人相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母亲“言教”,更写了“身教”。3.语段阅读①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②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1.以上两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我”的母亲的?(2分)答:严格的管束和深沉的爱护。”或“教之严,爱之慈。”2.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2分)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答“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考试中给1分。3.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一细节描写中包含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2分)答: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怀念、爱戴、感激和敬爱之情。《我的第一本书》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2.“人不能忘本”,“本”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列夫·托尔斯泰》1.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2.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3.语段阅读: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1.托尔斯泰(1828~1910年),_______国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格?运用这种修辞格的好处是什么?夸张.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生动、形象,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3.“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的含义是什么?它用夸张的手法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4.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是什么?犀利,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再塑生命》1.“再塑生命”的含义:(1)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作者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2.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3.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①当时认识的字还不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很高兴地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愿意让别人吻我。那时候,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爱是什么?”我问。②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③“爱就是花的香味吗?”“不是。”莎莉文老师说。我又想了想。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④“爱是不是大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生长。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⑤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1.文中②处的描写表现了_让“我”感受到爱,表明爱是发自心灵的情感。2.③④两处海伦的发问表明了她对“爱”的理解已达到怎样的程度?对爱初有所悟,但只是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3.从③④处看,莎莉文小姐对海伦关于“爱”的理解予以否认的理由是为了引导海伦获得思维的提升,从而开发海伦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4.⑤处莎莉文小姐对“爱”的解释有什么特点?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深刻的内涵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5.结合语段,简要谈谈莎莉文小姐的教育特点和形象特征。莎莉文热爱海伦,讲求教育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