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植物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各种技术措施,将有害生物持续地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或美学容许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植物的可持续生产。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1、植物病害:当植物遇到病原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2、症状:植物病害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终导致植物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某种异常状态。1)病状:植物本身的不正常。病状类型:变色——植物患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或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褪绿、黄化、花叶)坏死——细胞组织死亡,仍保持原来的组织形态。(叶斑、病斑)腐烂——细胞组织死亡,没有原来的组织形态。(干腐、湿腐、软腐)萎蔫——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关键是缺水畸形——由于病组织或细胞生长过渡增生而造成的形态异常的现象2)病征:植物生病后病部的病原物结构体病征类型:真菌形成:霉状物(霜霉病)粉状物(白粉病)锈状病(小麦锈病)粉状物(点状物)煤污状物脓状物(许多细菌病害的病征)*有症状不一定有病状*病毒无病征3、侵染性病害:由不良的环境条件(温光水肥土)引起能传染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不能传染的植物病害(参见12/题3)侵染非侵染由病原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由非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能传染,并有发病中心不能传染,没有发病中心伴有点---片---面的发展过程无点---片---面的发展过程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1、寄生性: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从活体上获得营养)2、致病性:指病原物对植物的破坏作用和诱发病害的能力。(对植物的破坏作用和诱发病害的能力)3、严格寄生物(活体寄生物)/严格腐生物:只能从活体/尸体上获得营养4、活体营养:从活体上获得营养的方式。活体营养型:有的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5、兼性寄生物:既能从活体又能从尸体上获得营养。6、腐生性或死体营养:从尸体上获得营养的能力。死体营养型:有的寄生物先杀死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7、病原物对寄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从寄主中吸取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供自己生长和发育。2)分泌各种酶,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寄主组织和细胞。3)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和感病组织的分解物影响脊柱的生长和发育8、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寄生性强,致病性未必强*专性寄生物:寄生性强,致病性强*非专性寄生物:寄生性强,致病性弱。9、真菌与其它生物的区别:结构:具有真正的细胞核,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有分枝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甲壳质的壁。营养方式:真菌的营养方式是一样的,没有叶绿素和其它的光和作用色素,主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繁殖方式: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10、真菌的营养体类型:1)原生质体:无细胞壁(根肿菌)2)单细胞的营养体:有细胞壁(酵母壶菌)3)菌丝体:很细的丝状体,里面是中空的管子(有隔&无隔)11、真菌的组织体及类型:P15/有的菌丝体可以聚集形成菌组织类型:疏丝组织&拟薄璧组织菌核:抵抗保护度过不良的环境的功能。子座: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度过不良环境。菌索:对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起蔓延和入侵的作用。12、有性/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过程而直接由菌丝分化形成孢子…13、无性孢子/有性孢子+16、真菌的五个亚门(P19/了解)14、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15、转主寄生:有的真菌需要在两种不同科属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17、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的一种生化特性,革兰氏染色是用结晶紫染色和碘液处理后,再用酒精或丙酮洗后不褪色的是阳性反应,洗后褪色是阴性反应。只有棒杆菌属是阳性。18、细菌主要病害类型(P34/)有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19、对于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的初步诊断(详见P52/题4)20、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不具备细胞形态,结构简单,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因而又称为分子寄生物。21、病毒的化学组成核酸和蛋白质,有酶、金属离子、酯类和水分等。22、昆虫与病毒的生物学关系:根据介体持毒时间长短又分非持久性和半持久性(非循回型)持久性(循回型)23、病毒病的症状:畸形、变色、黄化、更多是花叶夹带皱缩,坏死斑24、线虫食道腺分泌物对寄主的影响:*地上部分的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坏死,形成叶瘿或肿瘿*地下部根部受害后,有的生长点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肿瘤或过度分枝,地下茎引起块茎腐烂*地上部生长受抑制,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25、线虫与真菌联合作用(详见P52/题5)有些线虫和真菌联合对植物的危害,远远超过两者中任何一个单独造成的后果,这种情况…26、半寄生性种子:有叶绿素,能进行正常的光和作用,但根多退化,导管直接与寄主植物相连,只需从寄主植物吸收部分营养物质,成为半寄生性种子。27、全寄生性种子:没有叶片或叶片退化成鳞片状,缺乏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依靠寄主植物。第三章寄主与病原物的作用1、病原物的致病作用(详见P60/题1)2、寄生植物的抗病性的类型1)免疫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观察不到可见的病状2)抗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轻据抗病能力差异分为高抗核中抗等类型。感病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发病较重据感病能力的差异分高感和中感等类型4)耐病植物忍耐病害能力,耐病品种发展情况似感病品种,对产量影响较小5)避病寄主从空间上或时间上避开病原物的侵染3、垂直抗性&水平抗性(详见P60/题4)诱发抗性受病原生物侵染后,诱导寄主抗性由弱变强或从原来的无抗性到有抗性。第四章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作业!!!)第五章昆虫的形态结构1、昆虫的体段:头部胸部腹部P68/2、昆虫的头部:感觉、取食中心:昆虫由于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状及着生位置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口器着生的方向,可分为下口式: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相垂直,口器着生于头的下方前口式: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相平行或成一钝角,口器着生在头的前方前口式: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成一锐角,口器着生并伸向头的腹后方2)触角刚毛状——叶蝉丝状——蝗虫念珠状——白蚁锯齿状——芜菁雄虫栉齿状——豆象雄虫羽状——蚕蛾膝状——蜜蜂环毛状——蚊类雄虫具芒状——蝇类球杆状——蝶类锤状——郭公甲鳃叶状——金龟甲3)口器:(详见P85/题1)3、胸足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步行足——蛾蝶类跳跃足——蝗虫捕捉足——螳螂开掘足——蝼蛄游泳足——龙虱子抱握足——雄性龙虱携粉足——蜜蜂攀悬足——虱类4、翅:一般近三角形,有3缘3角。朝向头部的一边称前缘;朝向尾部的一边称后缘或内缘;在前缘与后缘之间的边称外缘;翅基部的角为肩角;前缘与外缘的夹角为顶角;外缘与内缘的夹角为臀角。主要类型+代表性:(详见P85/题2)5、趋光性: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6、消化系统:昆虫消化道的构造和食性有密切关系,如咀嚼式口器昆虫(具有强大的前胃),其消化道一般比较粗短;取食液体食物的吸收式口器昆虫的消化道比较细长。7、排泄系统:主要是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血淋巴中的细长盲管(功能相当于肾脏),其基部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与肠道相通,末端不开口。功能:能从血淋巴中吸收含氮代谢废物,再经肠道与食物残渣一同排出体外8、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详见P85/题5)9、昆虫的激素:分为内激素和外激素,是由虫体内的各种腺体分泌的微量化学物质,对昆虫的发育和行为活动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内激素的综合作用:调控着昆虫的生长、蜕皮、变态、滞育、生殖等生理活动脑激素:激发和活化咽侧体和前胸腺蜕皮激素:促进代谢活动和激发蜕皮作用保幼激素:促进体内各组织保持原来形态及生长同时抑制成虫器官的分化和生长外激素:(信息激素)由昆虫分泌到体外,通过空气传递,能影响其它个体行为活动的化学物质。第六章昆虫的生物学(作业!!!)第七章昆虫的分类为害植物的类群(同翅目)第八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有效积温法则:公式运用:K=N(T-C)或N=K(T-C)P117第九章植物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预测1、病原物的侵染过程一种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之后,在适宜条件下引发病害的全过程。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2、病害循环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过程。主要涉及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传播和初侵染与再侵染3、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a、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b、田间病株c、病株残体d、土壤e、粪肥f、昆虫和其它介体4、病原物的传播途径a、气流传播b、雨水传播c、昆虫和其它生物传播d、人为因素传播5、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病害流行:病原物大量传播,在短时间内,大量地发生病害并引致一定程度损失的过程和现象。分为单年流行病害、积年流行病害、中间类型病害)单年流行病害:在单一生长季节里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每一个世代病原物增殖数量又大,病害增加速率就会很高。只要条件适宜,当年就会流行成灾积年流行病害:一年只完成一个侵染循环,年增长率相对较低,需要经过若干年的积累才能引致严重损失6、病害流行三要素:感病寄主植物强致病性的病原物有利的环境条件主导因素7、种群密度的季节性消长类型昆虫与螨的种群密度随着自然界季节的演替而有起伏波动。种群的这种波动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形成了种群季节性消长型8、取样调查方法a、对角线取样法b、棋盘式和五点取样法c、分行取样和平行线式取样d、Z字形取样法9、发病率:表示的是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病叶(秆)数/调查总叶(秆)数]×100%10、严重度:表示田块植株和器官的发病严重程度=[叶(秆)孢子堆面积/调查叶(秆)总面积]×100%11、病虫害预测技术&预测方法预测三方面a、病虫害发生期的预测预测某种病虫害的某一发生阶段的出现日期,以此作为确定防治适期的依据。b、发生或流行程度的预测预测某种有害生物可能发生的量,以此作为确定是否要防治的依据。c、损失预测主要在病虫害发生期、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育期和病虫害猖獗相结合的观点,进一步研究预测某种作物的危险生育期,是否完全与病虫害破坏力、侵入力最强而且数量最多的时期相遇,从而推断灾害程度的轻重或所造成损失的大小。12、发生期预测发育进度预测法:应用统计的方法沿着时间维分别计算出该虫各虫态的发育进度值,一般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进度值: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及终见期。期距预测法:利用当地积累多年的有关害虫发生规律的资料,分析总结出适合当地主要原因害虫(螨、病害)发生的任何两种现象之间的时间间隔。这种有规律的带必然性的时间间隔叫做“期距”。物候预测法: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生物包括动植物与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应用物候学知识预测病虫害发生期,即为“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用来分析昆虫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法则。昆虫(螨等)在其生长发育(某一生长期,或一个世代)所需热量是一个常数。13、发生量预测a、有效基数预测法:根据上一代的有效密度(虫口、螨口)、存活率等来预测下一代的发生量,对一化性害虫或一年内发生世代数较少的害虫预测效果较好。气候图预测法以月(旬)总降雨量或相对湿度为坐标的一方,月(旬)平均温度为坐标的另一方。将各月(旬)的温度—雨量或湿度(或相对湿度)组合绘为坐标点,然后用直线按月(旬)先后顺序将坐标连接成不规则多边形的封闭曲线,即形成气候图。经验指数预测法来源于研究分析害虫猖獗发生的主导因素。因其地区性较强,不同病虫害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主要生态影响因子不尽一致,所用的经验指数也不同。常见的经验指数有温雨系数、温湿系数、气候积分指数、天敌指数、综合猖獗指数等。d、数理统计方法e、种群系统模型第十章农业有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