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250万人口、5万平方公里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鄂豫皖、湘赣、湘鄂赣等根据地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呈现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使陷身于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一线光明和希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这种制度,体现了广大人民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居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苏维埃政府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工农群众开始获得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革命失败后,在其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由于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制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探求原因•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之一句话,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对于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毛泽东等进行过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但是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或不对他们随声附和的同志,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共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上,剥夺了毛泽东对中央根据地红将军的领导权。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宁都会议)对毛泽东和他在红军中实行的战略战术原则进行错误的批评和指责。中共临时中央决定毛泽东回后方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接着又在江西开展反对邓(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的斗争,其矛头实际上都是对着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的。•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到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其教训惨痛而深刻。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的接受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的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李德,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严酷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战员,他们开始产生了对错误领导的怀疑、不满,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主要内容•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共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烦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全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期,由于经验不足及其他原因,党和党的领导人难免会犯那样的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但是,错误有两重性。他方面损害党,损害人民;另一方面有很好的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长征•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终年积雪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这些保存下来的力量经历了千锤百炼。这是党和红军的极为宝贵的精华。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支队伍为基干,使革命力量逐步恢复、发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的胜利。历史意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队伍中奋斗的人们,都是要革命的,在反对蒋介石、主张土地革命的红军斗争这些基本问题上,认识是一致的。毛泽东腔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了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如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在1936年总结并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之后又在1937年,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所进行的理论工作,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教育学班结束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