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豆病害主要种类及防治大豆霜霉病大豆灰斑病大豆根腐病大豆褐斑病大豆菌核病胞囊线虫病大豆立枯病大豆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斑点病大豆羞萎病大豆霜霉病危害部位:主要为害幼苗或成株叶片、豆荚及豆粒。发病症状:成株叶片表面生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黄绿色,边缘不清晰,后变褐色,严重时多个斑点汇合成大的斑块,使病叶干枯。花期前后雨多或湿度大,病斑背面生有灰色霉层,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豆荚染病外部症状不明显,但荚内常现黄色霉层,即病菌菌丝和卵孢子,受害豆粒发白无光泽,表面附一层黄白色粉末状霉层。大豆霜霉病:病菌以卵孢子随种子发芽而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植物生长点,从而引起植株感染。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份为高发期,田间湿度大、温度在20-24度有利于发病。发病规律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并精选种子,做好种子处理,剔出病粒;(2)加强田间管理,锄地时注意铲除系统侵染的病苗,减少田间侵染源。(3)种子药剂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90%乙膦铝或35%甲霜灵(瑞毒霉)粉剂拌种。(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百菌清、25%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还可选喷1:1:200倍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大豆灰斑病危害部位: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成株期叶片病斑初呈红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受害减产20%—30%,同时百粒重下降,品质降低。大豆灰斑病发病规律:灰斑病是老病害,一般在7月上中旬,在叶上开始发病,8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8月—9月份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选用末感染田生产的大豆种子。种子药剂处理:在播种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药剂防治:应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a在大豆6叶期对水喷雾防治叶部病害,在初荚期喷药可防治荚部病害。注意防治荚部病害不能过晚,病菌在荚部潜育期17~24天,荚部显症后穿透荚皮需要5天以上,大豆生育后期感病的荚一般不能侵染籽粒大豆根腐病危害部位:主要危害是大豆根部,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症状:病株地上部生长不良,病苗矮瘦,叶小色淡发黄,一般病部斑初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叶片下垂变黄,并向上不同程度的扩散至下部侧枝,以至使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有细小的裂痕,有的凹陷,重者因主根受害使侧根和须根脱落腐烂,造成主根“秃根”。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造成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大豆根腐病发病因素大豆幼苗期多雨、地温低、上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干旱,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长期连作几年不断连作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病菌在土壤里积累达到相当程度和规模。品种单一、抗病品质下降,必须引进新的高产、抗病大豆品种发生规律是由镰刀菌、丝核菌和腐霉菌等多种病菌侵染而引起的。不同病菌引起的病害症状不同,但共同点是根部腐烂。这些病菌均能在土壤中越冬并存活5年以上,近表面密度最大。在大豆子叶期病菌可以侵入幼根,病菌靠土壤、种子和流水传播。大豆根腐病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菌源数量、土壤环境条件和耕作栽培措施。综合防治药剂防治:药剂拌种,用50%多福合剂可湿性粉剂,按种子录的0.4%拌种。或用菌克毒克(2%宁南霉索水剂)按种子录的1%拌种。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录的0.5%拌种。还可用含有杀菌剂的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用种子重量的1.5%剂量拌种。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减少菌量。适期播种(适时晚播)播种深度控制在2~3厘米,并要早中耕,深中耕,以起到防寒增温,增强大豆生长势提高抗病力的作用改善田间土壤通气条件,及时排除积水,创造疏松平整的耕层,避免田间积水,采取垄作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大豆根系生长,提高免疫力。增施有机肥、磷肥和钾肥,进行叶面喷肥,适时进行中耕培土以利于侧生根形成。大豆褐斑病发病症状:真叶病斑棕褐色,轮纹上散生小黑点,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直径l~5mm,严重时病斑愈合成大斑块,致叶片变黄脱落。茎和叶柄染病生暗褐色短条状边缘不清晰的病斑。病荚染病上生不规则棕褐色斑点。温暖多雨,夜间多雾,结露持续时间长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3年以上轮作。(3)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1次,防治1次或2次。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危害部位大豆菌核病主要浸染茎秆,8月上旬开始发病发病症状浸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大豆菌核大豆菌核发生规律菌核病菌最易侵染的植物是向日葵和十字花科植物,其次是大豆。病菌的菌核可在土壤、病残体和混杂在种子间越冬。在大豆开花期形成子囊孢子侵染衰老叶片和瘦弱的茎及凋萎的花,被侵染的叶、花和茎上的菌丝与健康部位接触进一步感染,扩大危害。田间菌核数量是该病发生严重的最重要因子,其次是环境因素。在大豆开花期土表温度高、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大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1、在防治上,轮作、清选种子、深翻、中耕培土、排出田间积水、合理密植、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等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2、在初花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2~1.5kg/ha。7~10天后再喷1次。或40%核菌净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关键:因大豆菌核病多发生在植株中下部,且发生时期多为大豆封垄后,因此在防治时必须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大豆胞囊线虫病根系染病被寄生主根一侧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亮晶微如面粉粒的胞囊,被害根很少或不结瘤,由于胞囊撑破根皮,根液外渗,致次生上传根病加重或造成根腐。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又称大豆根线虫病、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危害部位:大豆孢囊线虫病主要危害根部,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特征:大豆根部受害,根部表现根系不发达,根瘤减少,须根增多。被害大豆地上部矮小,叶片由下向上黄化,生育停滞,结荚减少甚至不结荚,使大豆产量显著降低。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全株枯死,象被火烧一样。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大豆胞囊线虫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8年以上,最多可达11年。大豆胞囊线虫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7℃-28℃,10℃以下不能发育。传播途径:孢囊线虫主要通过田间耕作,农作物残枝、粪肥及风雨、农机具和带种子传播,越冬孢囊对低温、干旱抵抗能力强,在土中可存活10年之久。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土壤内线虫数量有关。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适中、通气良好以及砂质土壤及偏碱土壤有利于线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则发病重。防治方法实行轮作,防止重迎茬。选种抗病品种是孢囊线虫重发生区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方法。增施肥料:增施底肥和种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叶面喷肥对增强植株抗病也有明显效果。药剂防治措施:一是用大豆种衣剂包衣处理。二是用35%的乙基硫酸磷或35%的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种子量的2%的大豆根保剂拌种。田间防治:苗期喷硼钼微肥或大豆黄萎叶喷剂。大豆猝倒病和立枯病大豆立枯病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为真菌病害。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发病时期: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发病症状: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大豆立枯病发病条件1、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因病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增加了菌量。2、种子质量差发病重。凡发霉变质的种子一定发病重,立枯病的病原可由种子传播,并与种子发芽势降低、抗病性衰退有关。3、播种愈早,幼苗田间生长时期长发病愈重。4、用病残株沤肥未经腐熟,能传播病害发病重。地下害虫多、土质瘠薄、缺肥和大豆长势差的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或药剂拌种。用50%的多菌灵拌种2、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3、合理密植,选用排水良好干燥地块种植大豆,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下列药剂: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并做到喷匀喷足。大豆猝倒病发病时期该病多发生在种子发芽期和苗期。发病规律大豆猝倒病以菌丝体、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发病症状靠近地表的幼茎上初现水渍状病斑,后幼茎变细腐软,呈黑褐色,导致幼苗迅速折倒死亡,严重时可引起根部发生腐烂,使病株矮化。综合防治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2、加强排水排涝,降低土壤湿度,避免在低洼地种植大豆,减轻发病。3、实行轮作和施用腐熟有机肥。4、播种前拌种或者苗期灌根的方法,采用35%瑞毒霉拌种剂0.3㎏拌大豆种子100㎏;5、苗期灌根时可选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5%甲霜灵800倍液。大豆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大豆根尖。豆根受线虫刺激,形成节状瘤,病瘤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有的小如米粒,有的形成“根结团”,表面粗糙,瘤内有线虫。病株矮小,叶片黄化,严重时植株萎蔫枯死,田间成片黄黄绿绿,参差不齐。防治参见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结线虫病发病规律土传病害,连作地发病重,偏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有利于线是发育,砂壤土或瘠土壤发病重。发病特征发病为土传线虫病害,主要危害根部,受害植株表现好黄化,矮小,下部叶片似焦灼状,引起早期脱落,根瘤内有线结虫。被害植株生长迟缓、茎叶短小而枯黄,花期推迟,荚少而小,子粒不饱满,严重时不结荚,甚至全株枯死。综合防治措施:1.选播抗病品种。2.控制传染源,发病地块根茎要清除烧毁,使用过的农具要清除干净后再到无病地使用。3.增施有机肥,要多施马粪、绿肥等有机肥料,促进大豆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4.药剂防治:亩施3%呋喃丹颗粒剂4-5公斤,播种时随开沟施入,预防效果较好。大豆细菌斑点病危害部位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幼苗、叶柄、茎、荚和子粒。发生规律大豆细菌斑点病是大豆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均可发生,病情发展快,发生严重。一般从开花期开始发病,至鼓粒期是发病盛期(7月中旬田间植株发病率15%~30%,出现一个高峰期;9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降低,后期发病重,发病田块达50%以上。)茎和叶柄上病斑呈褐色至黑色的水渍状长条斑。荚上病斑与叶部相似,初呈水渍状红褐色小点,后变为暗褐色。种子上病斑不规则,褐色,常覆一层菌脓。发病症状子叶上病斑半圆或近圆形,褐色至黑色,周围为水渍状;真叶初为褐绿色小点,半透明水渍状,后扩大并转为黄褐色,角斑状不规则形,直径3~4mm,中心渐干枯,暗褐色或黑色,边缘有一黄色晕圈,天气潮湿,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后为膜状,有时病斑汇合为枯死大斑,中央破落。大豆细菌斑点病发病原因1.气候条件适宜。适宜大豆细菌斑点病的发生温度为25℃,最高温度为37℃,最低温度为3℃,致死温度为47℃1Omin。2.采用不合理的耕作栽培技术措施、给病害流行创造了条件。如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品种和私自引入高度感病品种、不合理轮作制、种植过密等,造成病害流行。3.缺乏规范化的防治措施,尤在喷药质量上表现突出,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因此防治效果差,致使大豆细菌斑点病在局部地块发生较重的流行。4.所选用药剂质量难于保证,目前农药种类繁多,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如假的农用硫酸链霉素等。大豆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