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评价与认识儿童美术作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评价与认识儿童美术作品概要:1.评价儿童美术作品要注重育人功能2.以像与不像来评价儿童美术作品3.以画面效果来评价儿童美术作品4.儿童美术的类型及其利弊关键词:评价、儿童美术作品、误区、类型儿童画是儿童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独特体验,通过无拘无束的自由想象而创作出来的绘画。儿童们通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天真、质朴的观察和富有浪漫情趣的表现,使他们的幼小心灵与外部世界建立了一种亲密的联系。儿童们的求知欲,对事物的形体、色彩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在儿童画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开展儿童画活动,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审美情操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儿童画属于美术的范畴,但它绝不是美术中的一个画种,也不是一个流派。所以不能简单地用美术的标准去衡量儿童画,对儿童画的评价更应注重它的育人功能。当孩子拿起笔画出第一张画时,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不管他画得如何,都是应当给予鼓励和表扬的。因为儿童绘画的本身目的不是为了将来当一名专业画家,只是想在他年幼时期开发潜能智力罢了。所以我们在认识和评价儿童画时要有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的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来评价绘画作品,就能保护儿童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就能避免走入评价误区。误区之一:以像不像来评价儿童绘画作品,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强加于儿童作品上。在赞扬一幅画时,常常用画得真像!简直和真的一样之类的话,来作为褒奖。其实,用像与不像来评价一件作品的好坏是片面的,它不能全面、深入地诠释作品的含义。画家把生活中的对象提升为艺术作品时,总是要用夸张、变形、省略、扭曲等手法,创造出新的形态。例如中国画坛巨匠八大山人,正是用他的简练、美丽、生动的变形,创造出许多无名的花、鸟、鱼、兽。他画的鱼似河豚。鼓腹弓背,画的鸟怒目而视,翻着白眼问苍天。中国绘画艺术追求以形写神。为了更好地表现神态,就不能拘泥于对象的自然生长形态,必然要做出大胆的更改。处于涂鸦期和象征期的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它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正是儿童对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我们不能用像不像来评价儿童作品的优劣。更何况将许多艺术大师如毕加索、夏加尔、马蒂斯、齐白石的作品与儿童画放在一起,竟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孩子们的画中有着艺术家所追求的致善致美境界,我们为什么不去珍惜、爱护他们呢?误区之二:以画面结果来评价儿童画。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一部分学生作业比较整洁干净,涂色匀称,画面效果好看,往往博得老师的欢心;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比较脏,画面很乱,或线条抽象,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还有些家长更不注意评价方式,孩子满怀信心画了将近两个小时完成的作品请父母亲看时,听到的却是指责声,可怜的孩子顿觉凉水浇头,也许以后再也不想大胆尝试作画的乐趣了。目前,教师对学生作业评价大多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由于学生在表现能力上的差异,某些学生经常得不到优秀,便误以为自己天生不会绘画,学习积极性降低,失去对美术的兴趣。从纯美术的角度来看,有些学生的作业确实够不上优秀。但是如果我们仅以画面效果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就偏离了儿童绘画的主要功能--育人。一张完成的作品并不重要,它仅仅是儿童学习的终端物质体现,重要的是孩子创作绘画的学习过程。如果一个平时作业质量较低的学生,某次作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既使质量不能达标,难道他的学习过程不应当表扬吗?那么,为他打一个优秀又未尝不可呢?又如,有的学生想象力很强,思维很活跃,但由于表现力不足,画面效果不理想,教师是否可以为他的创造性打一个优秀呢?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不是画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美的情操,陶冶儿童的人格。这里优秀的真正含义,是肯定,也是鼓励。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以鼓励为主是评价绘画成绩,帮助儿童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进一步巩固兴趣的有效措施。人总希望被肯定。得到肯定会使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更加热爱而充满信心。被肯定等于树立了教学要求的样板,通常教师所表扬的作业会成为其他儿童学习的范例,容易激活其他同学的思维,也会推进本人更好地完成作业,对后进学生及时肯定微小进步也能起到激活作用,使他增加信心,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儿童美术发展的进程中,不同的教育观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儿童美术类型,每种类型现在仍然存在,并在相互分化和融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儿童美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利弊,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评价儿童美术作品。①专业型。是指以成人美术学习的模式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以对成人的美术作品评价方式评价儿童美术作品的类型。此种类型以灌输知识技能为目的。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大多采用组画、添画的方法进行训练,很大程度上带有临摹性质。由于采取封闭式教学,学生相对来讲没有太多的自由,束缚了儿童自己的创造力,压制了儿童自己的观察目光。对学生的评价仅仅局限在对作业成果的考评上。②传统型。主要指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绘画技法,在形象上又具备儿童自己独特的视角的儿童绘画。传统型儿童美术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它是建立在儿童自己的造型能力与传统水墨画技巧的有机结合之上的,这种结合的关键是要依靠既能帮助儿童把握住自己独特的造型,同时又能将传统的水墨技巧融汇在孩子作品中的优秀画家兼教师的辅导。在1980年前后,广西漓江出现了擅长画猫和擅长画猴的画童阿西和亚妮,指导他们的便是才学修养兼备的画家。人们从中看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纷纷学习、效法,一时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小齐白石、小吴昌硕,特别是画童们潇洒的现场表演的作画过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传统型的作品在儿童美展中占有相当的份量。它的最大缺陷是千人一面老气横秋,缺少独创性。③想象型。上海儿童胡晓舟创作的《在月亮上打秋千》是以一个完全不真实的想象为内容的儿童画。该作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世界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最高奖。这一现象立即引起了美术教育界的争论与思考:我们过去对儿童美术的要求是不是过于成人化、专业化,是不是抹煞了儿童的想象和情趣。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们是可以敬服的,他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随着鲁迅的话作为论据被反复引用之后,上天、入地、下海内容的儿童美术作品便大量涌现,它开拓了大家的思路,但有些把儿童想象局限在上天入地下海的概念化的想象方式又从另一个角度限制了儿童更广泛的想象天地。④形象型。主要指既符合儿童观察特点、又适合儿童欣赏和表现的形象,经成人进行美术概括后又传达给孩子的儿童美术创作。最典型的就是将儿童读物或卡通片中的形象传达给孩子,由孩子们领会并记忆后再表现出来的方式。形象型儿童美术既可以减少儿童在创作时盲目的想象,又可以比较容易地教会儿童运用简化和概括的形象表现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低年龄儿童在创作中适度地填补了技法不熟的缺陷。我们应当把成人传达给孩子的形象视为一座桥梁,作品最终还需依靠儿童自身的努力来完成。评价时也不能用与成人所概括的形象是否一致作为优劣标准。否则,就彻底扼杀了儿童的创作才能。简笔画泛滥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典型的例子。⑤多元型。如今,二十一世纪已经以崭新的面貌来到我们中间,多元化的类型和式样为儿童美术开拓了更宽广的领域。多元型儿童美术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主导,针对创作对象,在具体的辅导中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提倡儿童个性地发展。在创作形式的选择和材料的使用都可以是随机的,多种多样的。在多元化的思潮影响下,不少老师积极引入多样材料到儿童绘画之中,有些作品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来区别了。例如,水彩、水粉、国画颜料的混用;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原来传统的画种界限;日常生活用材:竹、木、陶、塑料、线、绳等材质为儿童美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美术作品的创作样式。多元型儿童美术正方兴未艾,必将引起更多儿童美术工作者的关注和探究。综上所述,在美术教育改革中,我们不能用成人化、专业化的要求来限制儿童。不能将技法技能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不能把画得像不像作为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而是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眼光来审视和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在教学中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和主体地位,允许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让他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对儿童实施鼓励性评价,不挫伤其自尊心;允许他们在作品表现风格手法上的自主选择。总之,通过美术学习,要使儿童获得显示能力的机会:作品得到展示,成绩得到肯定,情感得到交流,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这一切都会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喜悦,使孩子们在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满了欢乐。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