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号:006第1页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类别:教育科研重点项目项目名称:新形势下高中育人模式改革与探索研究学科分类:教育学项目负责人:彭柯负责人手机:13802867396所在学校: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盖章)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二〇一四年九月版本号:006第2页基本信息项目信息项目名称新形势下高中育人模式改革与探索研究项目类别教育科研重点项目研究类型基础研究申请金额9(万元)学科一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学科二学科三计划开始日期2015.12计划完成日期2018.5所属单位惠州所在学校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单位类型中小学校预期成果形式论文、研究报告合作单位合作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负责人信息姓名彭柯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72.9学历大学本科学位学士职称副高级职务校长办公电话0752-5538998手机13802867396一级学科管理学二级学科管理理论电子邮件13802867396@163.com身份证号432503197209011211人才层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研究专长教育教学管理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些学校的研究目标和办学特色,这些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新形势下高中育人模式的改革、探索与研究。该项目主要以课堂教学模式和德育创新模式研究为抓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学习载体,以“导学案”为路线图,以“自主生疑、互动解疑、内化迁疑”为学习环节,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三主课堂”,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我校试图通过挖掘、整合惠州市的德育资源,构建以地方德育资源为载体的特色德育模式,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探索增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该项目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优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字新,育人模式版本号:006第3页项目组成员总数(含负责人)高级中级初级博士硕士学士11281038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项目分工工作单位研究领域隆海云男1968.6学士副高级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课堂教学研究凌敏女1978.8学士中级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课堂教学研究卢丽嫦女1974.7学士中级特色德育模式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德育研究陈松亚女1982.1硕士中级特色德育模式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德育研究谢渊男1982.4学士中级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课堂教学研究甘茂加男1981.11学士中级特色德育模式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德育研究阳波女1984.6学士中级特色德育模式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德育研究陈丹女1982.9硕士中级特色德育模式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德育研究陈文婷女1989.5学士中级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课堂教学研究陈玉凤女1986.7硕士初级及以下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大亚湾第一中学课堂教学研究版本号:006第4页预期成果论文(篇)总数12其中:核心期刊(CSSCI和北大核心)1SSCI、A&HCI、ISSHP收录11专著(部)研究报告(篇)2其他1经费申请表(金额单位:万元)预算科目支持经费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图书资料费1.0000万元调研差旅费2.0000万元计算机机时费及其辅助设备购置和使用费2.0000万元购置文具费0.5000万元小型会议费0.5000万元咨询费0.2000万元印刷费0.8000万元复印费1.0000万元成果打印费0.5000万元其他0.5万元合计9.0000万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经费来源其他计划资助经费万元其他经费资助万元其他经费合计0.0000万元版本号:006第5页项目论证一、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一)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为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良好环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二)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能力,转变其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生活。(三)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要求在时空上开放,与外界进行多渠道交流,从而使信息量倍增,课堂教学效果增强。“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立足点是“学生就是学习主人”的理念。它以地方德育资源为载体,将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探索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特色德育创新模式,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优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满足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在课堂进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现阶段课改研究的重点。另外,新时代对劳动者的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仅有科学文化和学习能力还远远不够,只有德才兼备者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学校教育要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表现及其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和知识技能全面提升。二、本项目的研究现状众所周知,人的素质已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核心,综合国力的竞争进入了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的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尤其是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提升公民素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全国许多中小学、乃至高校都在进行素质教育实验的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些学校的研究目标和办学特色,这些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新形势下高中育人模式的改革、探索与研究,主要以课堂教学模式和德育创新模式研究为抓手。目前,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别为: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四川省龙马版本号:006第6页潭区特兴镇中心校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而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于近些年才兴起,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探索;山东省安丘市进行了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实验小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实施“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浙江省建德市启动“高效教学、高效课堂”系列研究活动。国外课堂教学相关研究更多的是从“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角度进行论述和呈现,该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并引起世界各国教育学者关注。其主要代表为美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近年来,国外许多教育专家对“理解性学习”做了专门研究。20世纪90年代由斯宾塞基金资助的零点项目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历经10年(1986-1996年)研究,开发出“为理解的教学”模式(TeachingforUnderstandingFramework),简称“UFT”。1999年,美国课程研究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通过创设“通过设计促进理解”理论,将理解划分为六个维度即: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当前,我国高中学校德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狭窄单一,德育模式多“说教”少实践等。很多教师在讲授各种价值观、道德观时只停留在理论高度,不注意结合当地德育资源和学生实际;只用一些枯燥而又空泛的道理教育学生,使学生感觉到事不关己,甚至厌烦不已。针对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挖掘、整合惠州市的德育资源,构建以地方德育资源为载体的特色德育模式,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探索增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该项目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优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本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拟达到的目标(分年度目标及总体目标)(一)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1)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模式“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研究;(2)构建以地方德育资源为载体的特色德育模式研究。1、子课题一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1)总体框架:“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问题的提出、“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界定、“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依据”、“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法、“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2)基本内容:“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导学案的编制”、“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和“主体课堂常规流程”为基本内容。首先,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包括导学案的编制原则、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导学案的编制和导学案的具体使用。其次,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包括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合作学习小组的培训、合作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和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考核。2、子课题二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1)总体框架:“多元”育人模式研究;务实有效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做、版本号:006第7页学、教”为标志的德育教学模式研究;以预防发展为基础的心育模式研究;以综合考评为导向的学分评价模式研究。2)基本内容:①“多元”育人模式研究是以构建“人人有才,人人成材”为目标的体系模式的研究。高一年级以“养成教育”为支点,以“行为规范”为目标,致力培养合格的高中生;高二年级以“发展教育”为支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致力培养成熟的高中生;高三年级以“理想教育”为支点,以“健全人格”为目标,致力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养成在高一,规范在高一,夯实基础在高一;拼在高二,发展在高二,提升智慧在高二;挑战极限在高三,激发潜能在高三,提升人生境界在高三。②务实有效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模式研究将深化一个中心,抓实两条主线,强化三个阵地,推行德育课程的六大系列,落实常规管理七项评价,开展八大德育主题月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十大良好习惯。③以“做、学、教”为标志的德育教学模式研究是围绕“做、学、教”,在教学内容(有用、乐学)、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教学环境(创设功能复合齐全的教学环境)、课时比例(调整文化课和德育课的比例)、教材应用(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研发适应社会发展的校本教材)、教学手段(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开发励志德育课程系列。④以预防发展为基础的心育模式研究:该育人模式侧重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⑤以综合考评为导向的学分评价模式研究:该育人模式侧重于通过评价考核的导向作用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综合考评包括学业学分和德育学分的考评,这是融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载体于一体,以学分的形式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考评内容体现了学生要努力的方向,考评结果反映了学生的达成状况。(二)拟达到的目标1、年度目标前期准备阶段(2015.09-2015.12)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设计,制定研究方案开题论证阶段(2016.01-2016.07)举行开题会,接受专家论证,完善研究方案全面实施阶段(2016.08-2017.12)边计划、边实施、边研究、边小结,完成资料积累版本号:006第8页总结评价阶段(2018.01-2018.05)完成课题研究,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2、总体目标完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