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方向编者按:会展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它起源于欧洲和北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指出,每年在世界各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多达40万个,会议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超过2800亿美元。国际会展市场的巨大潜能和会展经济的高额回报,加上国内会展的巨大诱惑,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及民间机构纷纷加入到会展市场竞争的行列,积极发展本国的会展产业。罗百辉认为,随着入世对中国会展业的带动,中国会展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有一个大的整合与提升。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入世对中国会展业是“利好”。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入世后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也将对我们更加开放,两个市场的开放必将促使中国的内需外贸和经济活动更趋活跃。入世后,中外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国内各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展览场馆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国各展览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中国展览会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相同展览会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目前中国会展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入世后,随着展览市场轶序的逐步规范、竞争的加剧,这“三多”将逐步发展为“三少”: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规模会越来越大;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少,但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多;重复办展现象逐渐减少,但品牌展览会将越来越多。入世将促进中国展馆设施水平更快提高。基础场馆条件的好坏对会展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会展业蓬勃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投资建设现代化展览中心非常重视,厦门、南京、长春、长沙、西安、青岛、合肥、沈阳、烟台、成都、武汉等市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展览设施在近几年内陆续建成。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展会目前的发展水平是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会展业已经形成一个行业,入世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展览市场本身的发展和需求,中外价格并轨肯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入世对中国会展业也将产业一些负面影响,据业内人士预测,仅国民待遇一项,就将使展会业收入下降三成以上,展会利润率下降。另外,目前国内举办比较成功的大展会一直不同程度地受到同类中小展会组织者的觊觎。随着入世和国外办展公司的进入,这些国内中小办展公司正在寻找与外国展商合作的机会,有的已经进入合作阶段。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挤垮国内大展。当前,虽然中国会展业尚未进入完全开放的程序,但中外会展业已经提前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展览业就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看,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展览中心”。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也培训了一批水平高、影响比较大的名牌展览会。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二、中国会展业发展特点与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尽管当代中国会展业的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但发展很快。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表示,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展会经济也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中国会展业进军中东沙特等新兴市场的同时,境外的许多展览企业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会展业与国外主要展览大国相比,有以下五个特点。1、展览项目持续增长,数量扩张明显中国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我国1997年的展览项目数首次突破1000个,到2001年突破2000个,2002年就超过3000个,2005年估计约为3800个。就展览项目的国际比较而言,我国已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项目数仅比美国少一些,成为一个“展览大国”。但是,我国的展览项目绝大多数是中小项目,规模大的项目和品牌项目屈指可数。尽管这些展览的总展出面积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就展览收入而言,我国还不是一个展览强国。2、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成为城市必要设施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现象是,在发展城市会展经济热潮带动下,各地大建展览场馆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目前,我国的展览场馆数量在全世界可排在第三位,仅比美国和英国少一些。展览场馆的总面积也在全世界中居前列,但出租率比展览发达国家而言要低得多。3、展览主办多元发展,政府主导色彩浓烈我国的展览活动大多由政府或半官方机构主导。就展览主办机构而言,尽管目前参与者众多,多元化特征明显,但大体上有五大办展主体,即政府(包括政府及部门、政府临时机构、贸促会等半官方贸易促进机构)、商协会、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4、展览地区集中程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领先现在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都有了自己的展馆,或多或少都有在本地举办的展览活动,并且,越来越多的省份提出要大力发展会展业。但是,中国的会展业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市,而且集中程度相当高。就城市而言,公认的三大展览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以省份为单位来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居前5位。这也反映了我国会展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经济发达省份的现状特点。5、展览直接收入增长缓慢,主要靠社会效益驱动相对于展览项目数的地位,我国的展览直接收入比很多国家都少得多。展览经济总量比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小。展览收入占GDP比重在发达国家一般在0.1%~0.2%之间,而我国目前这一比重还不足0.08%。这说明我国展览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就展览收入而言,我国还不是一个展览大国。三、中国会展业发展展望1、会展业规范化发展近年来,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此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侵权问题一直是展会的投诉热点。由于国内实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存在的难度在于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因此,一些参展企业往往不敢把最新的产品列入到展览计划中去,以免被人拍照模仿。而且由于法规的缺失,主办方只能起协调作用,一旦发生侵权纠纷,也很难在参展期间得到有效解决。广东某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虽然参加专业展会为厂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但很担心展示的新产品成为竞争对手“克隆”的对象:因为参加展会,有的正规企业投入上百万元研发的新产品尚未走向市场,却发现价格低廉的“克隆”品早已遍布大街小巷,让企业苦不堪言。很多较早就开始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大都在参展时都会让知识产权顾问单位派专业人员随同参展,一经发现涉嫌侵权企业,即迅速研究维权策略和部署相关工作。在出国参展时,我国企业也时常会碰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展览会是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场合,我国企业往往意识不到。有些出展产品事实上是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也在中国申请了专利保护;但专利保护是一种地区保护,外国企业常常会利用这一原则钻空子。比如,有些企业的产品连年在某地参展都没有问题,但是同一个产品,再去参展就被诉侵权。这是有些当地企业看到中国的产品有竞争优势,但没有在当地申请专利保护,就先抢注了专利,使中国企业变成了侵权者。还有的会出现合作协议许可范围的问题。中国一些企业与国外公司合作,在协议中没有说明商标的使用范围。比如,与某国公司合作,中国企业被许可使用其商标。可是该产品到另一国参展就触动了某国公司另一国合作方的利益,可能引发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这些都是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所致。2009年1月,中国贸促会发起并联合943家中国会展行业从业单位共同签署了《中国会展行业保护知识产权联合行动宣言》。宣言签署单位宣布将在所组办展会上杜绝剽窃、假冒、伪造、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实施更是作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范。依据《办法》,展会主办方在招商招展时,应加强对参展方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参展项目(包括展品、展板及相关宣传资料等)的知识产权状况的审查。展会时间在三天以上(含三天),展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展会主办方应设立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地方知识产权局在展会期间应配合加强专利保护,受理展出项目涉嫌侵犯专利权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受理展出项目涉嫌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举报,或者依职权查处展出项目中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行为。参展方侵权成立的,展会管理部门可依法对有关参展方予以公告;参展方连续两次以上侵权行为成立的,展会主办方应禁止有关参展方参加下一届展会。主办方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展会管理部门应对主办方给予警告,并视情节依法对其再次举办相关展会的申请不予批准。《办法》的实施也反映了业内人士的心声:加强会展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保证中国会展行业迅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2009年3月1日,由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开始实施。对此,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认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由来已久,《办法》的出台实施,将使展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有效解决。2、会展业品牌化发展我国的展览业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逐步形成独立的产业,目前各个地方在政府推动下都在建展览馆,而且很多展览也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的,一级一级往下推动,要求企业必须参加。行业内的商会也在制定自己行业内商品的标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行为。罗百辉表示,参展商和组展商都需要规范,制定相应的制度,严格把关参展产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组展商的资质最好也要通过认证,有一定的门槛,然后通过行业商会的推动,自然会构成它产品的一些市场。有了市场,再展示自己优质优价的产品可能会大有作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不存在市场自发性办展行为,此后各类“展销会”开始出现,并由多产品的“大杂烩”逐步形成以行业划分的各种专业展览会。据统计,1997年至2003年举办的展览会总数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其中国际性展览的平均增长率为11.8%,在展览会总数中占据的比重在50%左右。罗百辉表示,会展业作为中国新兴的朝阳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规模,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呈现出行业细分的明显趋势,作为中国国际会展行业的领军企业,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正在打造进入中东市场的拳头品牌。国内会展行业形成几大相对集中举办地。据原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商务师何放介绍,目前全国展览场馆超过150个,近10年来,中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超过40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人民币,估计每年约有600万以上人员参观国际展览会。这些展会内容涵盖到机械、电子、通信、石化、仪器、服装等各行各业,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厦门等地成为办展的热点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成为中国召开大型国际会议、展览的首选地址。部分展会已具备国际品牌影响力。近年来,国内展会中形成一定影响的有北京国际车展、全国医疗器械展与全国制药机械展、广州的“广交会”,成都的“糖酒会”,深圳的“高交会”等,一批专业展览如北京的国际机床展、国际汽车展、国际通信展、国际纺机展、上海的国际家具展、国际模具展、珠海的国际航空展等在展览规模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准,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参与国际竞争。部分专业展会效益贡献突出。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认为,会展业的发展与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发展水平成正比,会展业对酒店、交通、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具有1∶9的带动效应,并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无疑为会展业提供广阔的舞台。据权威部门统计,1999年昆明世博会当年会务门票收入1亿元、新景点门票收入1.7亿元,所有酒店连续2个月爆满,当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据估算,北京市目前展馆面积已超过17万平方米,未来几年展馆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届时每三天举办一场会展,每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