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 情绪情感 韩永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和功能(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1、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否则会带来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个体为自己的作品获奖感到高兴,为失去亲人而感到痛苦。2、情绪的表现形式:高兴、生气、痛苦、憎恶、恐惧等。3、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1)主观体验——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和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2)、外部表现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3)生理唤醒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系统。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悲伤会导致高心率,而快乐却是低心率。虽然气愤和恐惧都会使心率加速,但气愤会导致高的皮肤温度,而恐惧则导致低的皮肤温度。(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1)从需要的角度来区别情绪是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即心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例如:友谊)(2)从发生的角度来区别情绪发生得早(出生后一个月后)。是人与高等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发生得晚(出身一年后)。是社会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所有的主观体验,是人所独有的。(3)从稳定性的角度来区别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当情境变化时,情绪也随之改变,因此,情绪是由当时、当地的环境所引起的。情感具有情境性,但更具有稳固性和长久性。一般不随情境变化而变化。(4)从行为表现的角度来区别情绪由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具有直观性,冲动性,明显的行为表现。情感与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具有较少的冲动性,而有内隐性。2、联系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如对母亲的感激,往往在特殊的时候表现出来。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例如接受喜欢的花很兴奋,就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二、情绪的外部表现(一)面部表情(二)姿态表情(三)语调表情悲:“库尔克斯”号核潜艇沉没之后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的。面部表情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如通过眼神表达赞成或反对,“咬牙切齿”表示憎恨等。1、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如研究发现:眼睛对表达忧伤,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很重要。愉快、感兴趣等正性情绪增加面部肌肉的活动,发怒、沮丧等负性情绪主要引起前额区和眉间的活动。真笑时,面颊上升,眼周围肌肉堆起,大脑左半球电活动增加;假笑时仅嘴唇肌肉活动,左半球的电活动没明显变化。识别下列情绪2、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如吉特等人研究发现快乐、痛苦最易辨认;恐惧、悲伤较难辨认;怀疑、怜悯最难辨认。3、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如艾克曼研究发现,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人对30张表情照片辨认出现了高度一致性。(二)姿态表情1、身体表情: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等。2、手势表情:与言语一起使用:对言语起辅助作用,如表达反对、接纳等态度。单独使用:如表达开始、停止、同意、反对等情绪。研究发现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民族和团体差异。(三)语调表情•音调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也是表达情绪的手段。•例如:•朗朗笑声表达愉快,呻吟声表达痛苦。•播音员在转播球赛时,声音急促,高昂,表达紧张而兴奋的情绪;而播出领导人逝世的消息时,语调缓慢、低沉。•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三种非言语交往方式,统称为体语。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多种适应方式。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遇到危险时产生怕而呼救就是求生的一种手段。例如:婴儿早期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表达自己需要,获得成人的关心。成人生活中,通过情绪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生存状况和需要,如愉快表明生存状况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同时根据对方情绪和情感了解对方的需要,并采取相应措施。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的基本成分。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完成工作。如:适度紧张和焦虑可以成为行为动力,使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情绪通过唤醒你对于正在经历或想象中事件的行动来完成他的动机功能。然后它会引导并维持你的行为指导达到特定的目标。(当你爱上一个人)3、组织功能:情绪的调控功能非常重要,情绪的好坏与唤醒水平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操作效能。1.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联系。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也越低。2.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如考试压力越大,考砸可能性越大。中等程度紧张是考试的最佳情绪状态。悲哀会影响工作或学习状态。4、信号功能情绪情感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具有在人际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来实现的。人们通过表情动作传递信息,使人对环境事件的认识、态度和观点更易为他人感知和理解,成为人际行为的重要线索。第二节情绪的生理基础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一)情绪与大脑皮层额叶左侧与积极情绪和趋近行为有关,右侧与消极情绪和退缩行为有关。•(二)情绪和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位于大脑半球到间脑并延伸到中脑的一段较大的、非均一的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包括丘脑,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等。•实验:刺激猫的边缘系统一部分,恐惧反应消失;刺激连接区,猫就会出现兴奋反应,如嘶叫,跳扑等。•个案:一位病人的杏仁核中有大量的钙,使之出现大脑功能紊乱,他不能识别恐惧表情,自己也没有恐惧表情。研究指出杏仁核是恐惧的反应中枢。•(二)情绪和边缘系统•海马与应激、抑郁有关。•杏仁核与恐惧、愤怒、厌恶情绪有关。•扣带回与情绪的激活有关。(三)情绪和下丘脑动物实验证明,下丘脑存在着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实验:1、刺激猫的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出现两种反应:争斗、发怒和逃避、恐惧。切除下丘脑以上脑组织,这些反应依然存在。可见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联系。2、自我刺激实验:在老鼠下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端与杠杆相连,老鼠会不断按压杠杆。说明老鼠的下丘脑内部存在着一个快乐中枢。•(四)情绪与网状结构•网状结构靠近下丘脑的部位,功能在于唤醒,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大脑向下发送信息引起情绪的各种外部表现,向上传送信息引起各种情绪激活状态,并经过大脑皮层活动产生主观体验。•有人推论,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冷漠、对一切无兴趣,内心体验麻木,面无表情等症状可能是由于网状结构的功能遭到破坏而导致的。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一)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情绪活动总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如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血管发生变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肝脏输出更多血糖,消化系统活动减缓,使机体处在消耗能量状态。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交感神经活动下降,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处于积累能量阶段。(二)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情行为,是表情行为的活动基础。情绪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所以,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艾克曼(1978),通过刺激面部肌肉组织,引起反应得到六种不同的面部表情模式:愉快、惊奇、厌恶、愤怒、恐惧和悲伤。这说明躯体神经系统是人的面部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之一。•躯体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相互关系三、情绪与分泌系统人体内两种腺体: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不同情绪引起内外分泌腺的不同活动,影响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它们也可以作为判定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特定情绪状态下,外分泌腺的活动会产生身体的相应变化,如悲痛或过分高兴会流泪,焦急恐惧会冒汗,并抑制消化腺活动,而愉快情绪会增强唾液、胃液和胆汁的分泌。特定情绪状态也会引起内分泌腺的变化,从而影响激素的分泌,如焦虑不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愤怒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四、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1、我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曾明确论述情绪对内脏活动的影响。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不仅说明了不良情绪可以致病,而且说明不同情绪对内脏不同部位的影响。•2、相传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拿(1bn—Sina,约980一1037年),曾在动物身上进行过情绪实验。他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安置于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只羊羔旁边拴一条狼,让这只羊羔总是看到面前可怕的威胁,由于恐惧而不思饮食逐渐消瘦下去,不久就死去了,另一只羊羔在正常的条件下喂养,没有这类惊恐的情绪体验,因而健壮地活着。这个别致的实验,说明了情绪是致病的一种因素。•3、影响人体健康的致病因素错综复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因素是导致疾病的物理方面的原因,而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精神状态则是心理方面的原因。情绪体验的人,易患各种慢性病。这样的人,由于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使激素的分泌发生了变化,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力而导致疾病。据调查,经过动荡不安的“人生剧变”者,慢性病发病率为80%;而生活“风平浪静”的人中,发病率只有30%。4、在治疗疾病方面,情绪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如: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治愈疾病抱有坚定信念的人,能够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在医药治疗的配合下,多人能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在我国医学文献中,有许多通过心理暗示、精神转移的心理治疗方法,治愈疾病的生动事例。中医气功疗法的基本特点也是通过深呼吸锻炼,稳定情绪,排除杂念使全身放松再加一些对机体功能的有益想象,从而起到精神对物质的反馈作用,达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三节情绪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①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②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产生是内脏活动和肌肉活动的产物。后来的研究者称之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詹姆斯认为情绪是一种躯体表达,是伴有明显的生理反应的心理过程。他(W.James,1884)认为:“在对我们周围的现实知觉之后,躯体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对这些躯体变化的感受就是情绪。”例如,一般人认为当一个人面对陌生的场景演讲时,他首先紧张焦虑,然后才出现胃痉挛、发抖或结巴等身体反应。但詹姆斯认为,当一个人面对陌生的场景演讲时,他首先出现胃痉挛、发抖或结巴等身体反应,然后才变得紧张焦虑。不是因为悲伤才哭泣,恐惧才发抖,而是因为哭泣才悲伤,发抖才恐惧。詹姆斯认为对外界刺激的知觉首先引起躯体与内脏反应,随着我们知道或体验到这种反应,就导致了我们的情绪。•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1885)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兰格认为,情绪受到两个相反的系统,即欲望的/愉快的和厌恶的/不愉快的系统的驱动。他说:“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真正的最初原因。”兰格认为自主神经支配加强和血管扩张的结果引起愉快,自主神经支配的减弱、血管收缩与器官肌肉痉挛引起恐惧。他说:“假如把恐惧的人身体症状

1 / 19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