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那时候,天空很亮。•那时候,莫名忧伤。•……•那时候,夜里梦着白天,•清清楚楚。•可是,白天却行走在梦里。•——《那时候》•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一、影片概述•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编剧:姜文•导演:姜文•摄影:顾长卫•主演:夏雨(饰马小军)/宁静(饰米兰)/耿乐(饰刘忆苦)/陶虹(饰于北培)•获奖记录:•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音效六项大奖。•第7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美国《时代》周刊1995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北京,变得这么快:20年的工夫它已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大人们忙着“闹革命”,学校不上课,孩子们没人管。这群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间度过自己的青春。马小军的嗜好是用万能钥匙偷开别人家的锁。一天,他进了家,看到墙上挂着一张泳装女人的照片。她立即喜欢上了她。后来竟然真的认识了这个名叫米兰的女孩。可米兰根本不拿他当大人看,她喜欢大院里的孩子头刘忆苦。马小军在“老莫”找茬儿跟刘忆苦打了一架,可事后仍然还是哥儿们。就这样,他们在混沌钟各自长大了。•影史地位:•《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对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困惑的真实描绘,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对许多人来说,“文革”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在那个时代里,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然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时代刻画和叙事观点上却独具一格,它没有表现出惯有的沉痛,而是以与政治上的疯狂相对而言较为平静的军属大院为背景,描绘了一群被危险激情燃烧的少年的生存状态——当整个国家的人民在投入革命的时候,他们却被其他烈火困扰着。他们就这样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间度过自己的青春,有冲动、有爱情、有性、有幼稚、有失败、有冒险,也有成长。•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价值不在年代,而在于它的真实、感人。在剧中,男主角马小军的成长过程和那一时期许多人的经历都很相似,虽然未有生离死别的伤痛,只是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却以它的真实而震撼人心。•本片对于人性的描写是真实的,在那个“冤”与“恨”压得人透不过气的年代,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却被未成形的情和欲霸占了所有空间。狡猾的心魔渐渐摸道上路,男性世界的粗豪和威武在绷紧的肌肉状态下开花结果……所有的一切在回忆中都是“里程碑”,纪念着昨日的无悔。•岩井俊二的青春颓废而怅然,王小帅的青春抑郁而青涩。唯独姜文的青春,叛逆中透着无尽温暖,那么接近我们的记忆和灵魂。就像你要怎么去忘记那些最初的爱恋?它像一把刀一样,把从未有过的纯真与美好刻在你心的墙上。二、故事主题•1、成长记忆:特殊年代纯洁荒诞的青春物语。•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庸俗的活着,而在于绝尘的神游。当青春遭遇文革这一动荡的年代时,像骏马驰骋于草原一样,变得如此的肆无忌惮,更像黑暗中的阳光,更明亮,更火热,更浪漫。而文革,只是作为一个场景,一个环境,一切的一切与这火热的青春相比都不值一提。•虽说它是一部有关文革的作品,任谁也看得出,这是一部谈青春、谈成长的作品。一群十来岁的毛孩子,在文革年月的北京城里横冲直撞,姜文从自己经验出发,挣脱了伤痕、苦难这些文革陈腔,在他的镜头下,文革与浪漫、青春一样。当第五代导演上山下乡插队劳动时,留在北京的小弟弟、妹妹们反而因此过着无法无天的半逃学生涯。•父母、师长、兄弟,谁也顾不上他们,他们的成长有太多的放任、恣肆、无政府似的蛮横。《阳光灿烂的日子》完全抓住了这个基调,全片以一种快速、冲击力强的节奏进行,一气呵成让人几乎目不转睛。姜文对青春的回顾绝不像第五代导演有那么多的沉痛和反省,他的喟叹是对青春的恍惚和留恋,是对青春骤然消失的怅惘,然后更多的是对青春及那个时代的讴歌……到了末了,他甚至否认电影前面段落的真实性,直称其为伪造的谎言……《阳光灿烂的日子》不讳言其叙事立场,堂而皇之略去了青春苦涩的一面,让观众欣赏北京少年擂着胸膛向全世界吹大牛的气魄和纯真。•2、少年视角:“文革”题材的另类表达。•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他的命运恰似一朵长河里的浪花,无论是他的欢唱还是他的低吟,都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他不可能完全主宰自己的未来,他没有绝对的自由。个体发出的音符,总是淹没在宏大的主旋律之中,只可能与之谋求和谐而不可能与之违拗。•导演姜文通过纪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这样一个时代的悲剧。悲剧如果仅能提供审美的价值,那就必然滑落到真正的悲剧,我认为理想的悲剧应该是用血和泪对至爱的诠释,要能够拯救溺毙在无意识集体堕落中的无辜者。•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除了逃课,抽烟,喝酒,打架,还学会了撬锁,开始撬自家的,后来撬人家的,本是罪恶,他却乐在其中。特殊的年代造就了这样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青春伴随着时代的更替显得焦躁不安,迷惘并快乐着。军属大院是他们的安乐窝,大院里的成员出了事儿,无异于安稳的国度受到侵犯,马小军那一板砖拍下去,不是大脑的命令,而是肌肉的反射,在他看来,外者,要么朋友,要么敌人,而自己仅仅是个战士,胸前挂满勋章的战士。战士到底也是人,有血也有肉,有爱也有情。马小军直愣愣地盯着望远镜里米兰甜美的笑脸,心中燃起一股莫名的躁动。这爱宛如雾里的月色,究竟缘何而来,他自己也说不清。•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个浑然的、热气腾腾的生命。《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主题也是浑然的。它是表现一种理想主义、纯净浪漫、充满激情的情感和境界。《阳光灿烂的日子》表现的是青春的觉醒,生命的觉醒。就像影片的片名,它是表现和讴歌我们生命中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是梦,这群人已经忘掉了自己融入了梦当中。我们的梦是青春的梦。那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国家中一群处于青春期的人的故事,他们的激情火一般四处燃烧着,火焰中有强烈的爱和恨。如今大火熄灭了,灰烬中仍劈啪作响。谁说激情已经逝去?!三、情节结构•情节结构:“时空顺序式”的常规结构。•所谓“时空顺序式结构”是指将不同的时空故事,按照时间的顺序连接在一起。•(1)幼年时空;•(2)少年时空(6年以后);•(3)中年时空(20年以后、黑白胶片)。•理解:幼年时空、少年时空采用彩色胶片拍摄属于影片的故事层面,是为了营造一种浪漫、抒情的格调;而中年时空用黑白胶片拍摄,这是一个象征、哲理的段落,是影片制作者对影片、艺术、人生的思考和反省。•1、故事开端:故事背景、人物出场、设置矛盾•幼年时空•1、送父出征:幼年马小军送父出征。(场景1-3)•2、窥视跳舞:幼年马小军隔窗窥视女孩跳舞。(场景4)•3、扔书包:幼年马小军扔书包,少年马小军接书包。(场景5)•少年时空•4、街道游荡:少年马小军等在街道游荡。(场景6-7)•5、教室风波:胡老师上课,学生们向胡老师捣乱。(场景8)•6、吹避孕套:马小军私开父亲抽屉,翻出避孕套。(场景9)•7、初见“画中人”:马小军开锁入室,无意中看到墙上的“画中人”。(场景10—13,“情节点Ⅰ”。)•结构分析:•“段落1送父出征”的主要特征是节奏快,刺激,表现幼年马小军送军人父亲去执行军事任务的激动人心的场面。红旗招展,坦克奔驰,巨大的飞机直冲云天。豪情激荡中的幼年马小军甚至渴望中苏开展,以便自己在新的世界大战中成为英雄。•开头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交代电影的背景,主要人物出场。从电影格局的角度讲,“段落1送父出征”是开头部分的“第一本”(头10分钟)。电影对“第一本”的要求是:节奏快,刺激,立刻吸引观众。•“段落1送父出征”、“段落2窥视跳舞”、“段落3扔书包”、“段落4街道游荡”、“段落5教室风波”、“段落6吹避孕套”、“段落7初见‘画中人’”是电影《阳光》的开头部分。其中,“段落1、“段落2”、“段落3”是幼年时空。从“段落4”开始,影片进入少年时空。•开头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段落3扔书包”、“段落4街道游荡”之间的时空转换。这是一个大的时空转场,通过马小军“扔书包”事件连接两个时空。应该说,这个转场处理异常精彩。•“扔书包”不仅是一个巧妙的转场处理,更是一个成长时空的分界线。这一画面揭示出那个年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与扔书包之间的矛盾。•问题:这部电影中还存在类似的转场处理吗?试举例分析。•另外,“段落7初见‘画中人’”是开头部分的“情节点Ⅰ”:少年马小军用自己私下配制的钥匙,鬼使神差地打开了一个房间。马小军走进房间,倏然间,马小军看到了墙上微笑的“画中人”。马小军被震撼了。这个平时大大咧咧、行为粗俗放浪的马小军遭遇爱情,从此,马小军的生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里,“情节点Ⅰ”结束影片的开头部分,并且,它紧密勾住了影片下面的发展部分。发展部分表现的是马小军和“画中人”的关系和爱情。就像我们所说的:“演出开始了。”2、故事发展:情节展开、矛盾深化、人物冲突•少年时空:•8、大院见余北蓓:马小军在部队大院见到于北蓓,被余北蓓强吻。(场景14—18)•9、欢迎西哈努克:马小军、胡老师等在街道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场景19)•10、再见“画中人”:马小军来到米兰家,再次看“画中人”。(场景20)•11、遭遇“画中人”:马小军在米兰家与米兰遭遇。(场景21)•12、派出所问话:马小军在展览馆拍婆子,被抓,回家后发泄。(场景22—24)•13、胡同殴斗:马小军、刘忆苦等在胡同与人殴斗。(场景25-27)•14、街道见米兰:马小军在街道见到米兰。(场景28-29)•15、妈妈生弟弟:马小军妈妈生下马小军的弟弟。(场景30-32)•16、桥下打架:马小军、刘忆苦等在铁路桥下与人打架。(场景33-34)•17、老莫欢聚:打架后,马小军与“小坏蛋“等在老莫欢聚。(场景35)•18、冲头发:马小军在米兰家,为米兰冲头发。(场景36—39)•19、跳烟筒:马小军跳烟筒。(场景40—43)•20、父亲遇米兰:马小军父亲遇到米兰。(场景44)•21、看电影:马小军、米兰等看电影。(场景45—50)•22、唱歌、送米兰:众少年月夜唱歌。马小军清晨送米兰。(场景51—53)•23、回老家奔丧:姥爷死了,马小军回老家奔丧。(场景54—55)•24、米兰与刘忆苦在一起:米兰和刘忆苦在一起,二人关系亲密。(场景56—60)•25、游泳池对峙:马小军、刘忆苦等为米兰与流氓“彪子”对峙。(场景61)•26、老莫过生日:马小军、刘忆苦在老莫过生日(两次)。(场景62—66)•27、雨中示爱:马小军雨中向米兰表达爱情。(场景67—69)•28、强暴米兰:马小军绝望中强暴米兰。(场景70—74“情节点Ⅱ”。)•发展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展开故事和人物。发展部分是电影的主干部分,该部分处理重要的是,怎样让观众觉得有意思,让观众看得津津乐道。这是电影剧作的结构问题,也是我们常说的讲故事的技巧问题。•要使观众觉得有意思,首先是要表现重点,其次是要使故事内容、节奏富于变化。从上面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选择的都是一些有意思的事件:像“再见‘画中人’”,“遭遇‘画中人’”,“胡同殴斗”,“街道见米兰”,“桥下打架”,“冲头发”,“跳烟筒”,“唱歌、送米兰”,“游泳池对峙”,“雨中示爱”,“强暴米兰”等等。•暴力和爱情•暴力:•“胡同殴斗”,“桥下打架”,“跳烟筒”,“游泳池对峙”,“老莫刺杀刘忆苦”,“强暴米兰”等等。•爱情:•“再见‘画中人’”,“遭遇‘画中人’”,“派出所看到‘画中人’”,“街道见米兰”,“为米兰冲头发”,“唱歌、送米兰”,“雨中示爱”等等。•同样道理,这种相互对立内容的交叉表现,体现在影片节奏上,会使影片节奏一“紧”一“松”,一张一弛,变化有致。•“段落28强暴米兰”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情节点Ⅱ”。这里,不断经受爱情折磨的马小军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