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谏逐客书李斯本文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阅读第二段,思考下面3个问题:1.能体现这段文字中心论点的是哪几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2.概述文中所列举的论据。这段文字中共列举了秦国发展史上四位君王通过任用客卿而取得成功的历史事实:缪公用客卿,“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举地千里”;惠王用张仪,“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昭王用范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3.这段论证的说服力来自哪里?论据充分,而且都是用的秦国自己发展史上的历史事实,因而有胜于雄辩之力;同时,这些历史事实,都与秦国走向富强、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相关联,这就切中了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最大心理愿望。阅读第三段,思考下面3个问题:1.本段的描写有何特点?是为了说明什么?大量使用铺陈和夸张的手法。是为了说明秦王“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2.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对比论证3.本段的说服力来自哪里?鲜明的对比;使用了排比、对偶,论说有气势;切中了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最大心理欲望。阅读第四段,思考下面5个问题:1.概括这段文字的意思。阐明纳客之利与逐客之害,从理论上论证驱逐客卿是错误的。2.这段话可划分为两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前半部分论证不却众庶、广纳人才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后半部分论证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国的道理。3.划分前一部分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前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用地要广、国要大、兵要强之理暗示人才要多多益善之意;二是用泰山、河海为喻,说明君王要功业昭彰就必须广纳人才;三是以古圣贤为例,说明只有广纳人才方能事业有成、天下无敌。4.前后两部分构成怎样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段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前后两部分之间是正反对比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段整体上采用了比较法中的对比论证方法。5.前后两部分各自又采取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方法。阅读最后一段,思考下面3个问题:1.为什么说这文章最后一段总收了全文?最后一段总收全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收结文章第三自然段;②“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收结文章第二自然段;③“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几句,照应第四自然段,概括了全文的论述中心;④“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这最后两句,不仅收束,而且发展了全文的主旨,既进一步点明了驱逐客卿的要害,也打中了秦王的要害。2.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运用了对比论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3.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本文能够说服秦王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本文能够说服秦王的关键:逐客非但不能统一天下,反而要造成秦国的危亡,这一结论切中了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最大心理欲望。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