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学校长江中学学科地理标题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师任艳课型新授课课时1授课日期2018.3.15教材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城市化的标志、动力机制以及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的差异。由于它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学生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和学生一道分析、归纳出城市化的标志、过程和特点。让学生间接地感受到这一变化过程及其由此带来的各种影响。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生分析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已经适应了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学生远离自然,生活经验缺乏,在新知的建构方面欠缺感性材料,无法自主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因此教学中应该采用图片展示、资料补充、联系实际等多种有效的方法给予弥补、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设计理念现代教育模式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营造充满创新活动的课堂;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本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3、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城市化动力机制)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并能由此进一步分析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有关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和资料,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2、动过自学、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城市化的标志与意义,并能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通过比较法,分析“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问题剖析过程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难点: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教学方法1、引导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的PPT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城市化(概念、标志、意义)导入新课:播放图片(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师: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它有哪些标志呢?阅读课本36页第一段,自学找出答案。师: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哪些方面?阅读课本36页第二段1、看图片、听音乐、感受深圳的城市兴起变化,进入学习状态。2、自学阅读课本,请学生说出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意义。1、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热情。2、锻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归纳、概括。(教师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PPT展示相关图片及知识点2、城市化动力机制PPT放世界城市化进程,请同学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师:促使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是怎样表现的?自读课文找出答案(教师联系实际讲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阅读图片,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考,请同学回答问题。1、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城市化动力机制。3、城市化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师: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各有什么特点呢?(小组合作找出答案,同时完成黑板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对比表格)小组合作探究,找出答案,完成表格。见附一小组合作探究,注重学生团结协作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4、课堂小结通过自主建网,使知识系统完善,提升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自主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知识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收获和成功的快乐。5、当堂检测本科重点内容针对性练习。6、课外探究作业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与特点。教学反思板书:第三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城市化1.概念2.标志3.意义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附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后期中期起步时间早晚目前速度快慢发展水平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相适应不相适应城市人口比重大小问题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