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节俭的好品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培养孩子节俭的好品质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事件1:新学期开始了,我给六年级的十名同学训练篮球,对他们进行专业训练,当新学期开始第一次走到训练场上,有八名同学脚底下全换上了名牌运动鞋(有李宁牌、双星牌等),每双鞋都在150-300元之间,还有的同学说过年的时候父母还要给他买一套李宁牌运动服。事件2:有一次我在学校督导,中午学生几乎都走光了,在台阶上放着一件上衣和一个帽子,当天在传达室小黑板上登记了,第二天又在学校课间操上播放了两遍,过了几天就是没有同学来认领,还有时候上体育课捡到铅笔盒、书本、跳绳、硬币很多时候无人认领,诸如类次事件很多很多。现在的孩子多数不懂得节俭,乱花钱、随便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有一所小学,捡拾的物品堆满了一间屋子,大至皮茄克,小至铅笔、橡皮。学校多次广播,要求孩子们去认领,却没有人去。一次家长会上,校领导讲了这件事,说再不认领就处理给废品收购站了,也只有几个家长带着孩子去认领。这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的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何况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民仅仅走在奔小康的路上。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能创造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孩子不懂得节俭,不能怪孩子,我们大人有责任。社会上的许多传媒起劲儿地宣传吃好、穿好、用好,刺激孩子盲目消费的广告形形色色。家长出于疼爱“独苗苗”,迁就孩子花钱自不必说,就连家长自身也往往产生了非合理消费的心理——攀比、从众、追时髦、喜新厌旧等等。时代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确实应该改变。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吃饭更讲营养,穿得更美,用得更可心自然无可非议,而且应该提倡;但盲目花钱、随便浪费永远是坏事情,是不良品质的反映。我也曾经看到过一则故事:北京的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不久的女儿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有一位老爷爷正在卖《北京晚报》。父亲从口袋里掏出出4元钱交给女儿让她去买10份晚报。女儿买回晚报,父母一起跟她商量:按原价把晚报卖出去,看看我们能不能很快卖完。女儿在父母的支持与帮助下,费了不少时间才把10份晚报卖出去。然后,父母让小女儿去问卖报的老爷爷,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孩子从老爷爷那里知道,卖一份报纸只赚几分钱。她算了一笔帐,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能挣几毛钱,而且费很多辛苦和口舌。“爸爸、妈妈,我以后可不能随便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父母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及时表扬了她。这个女孩后来很懂得节俭。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对年轻父母经过认真思考,才采取了很朋教育效果的方法。他们是家庭教育的有心人。二、具体做法为了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我提出几项具体建议:1、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不义之财绝不可取。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应联系实际生活给孩子讲解,多引用一些事例。年龄大的孩子,可以跟他专门讨论钱的问题(例如孩子买一瓶饮料2.5元,对下岗家庭来讲一家人可以吃饱饭)。2、教孩子学会花钱。孩子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教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找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随着年级升高,要让孩子学会先认真思考再花钱,而且逐渐养成习惯,避免盲目消费。有些家长让孩子“一日当家”、“一周当家”、“记收支帐”,是教孩子学会理财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3、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必需的东西才买,可买可不买的不买,把剩余的钱存起来。教会孩子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培养节俭的好品质(例如一个孩子压岁钱大约有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如果积攒起来,到了升初中的时候可以自己买一台电脑用于学习,或者将一年的压岁钱捐出去用于偏远地区的上不起学的孩子,足够他们一年的支出,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得他已经成为社会有用之人)。4、教育孩子懂得量入为出。要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同,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即使家里很有钱,也要坚持前述的三条标准。5、教育孩子珍惜物品,不浪费。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工厂、农村的生产劳动过程,参观书籍、报刊的印制过程。三、取得成效通过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能使孩子真正认识节俭节约的意义,使孩子懂得了今天的好日子、好生活来之不易,国家还不富裕,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办的事很多。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的作用。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使孩子更加懂得浪费是一种犯罪,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从小不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一害社会,二害父母,三害自己。当然,使很大一部分家长明白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与家长有很大的因素。作为父母要作孩子的榜样,以实际行动感染孩子。使家长具有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如不具备,就要自己与孩子一起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要勤俭治家,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难。只有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才能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四、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我认为,不管花钱多少,以下三条是重要的标准:1、是否高效益地使用金钱、财物,合理消费,用所当用;2、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品质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3、是否杜绝了奢侈浪费、享乐主义。节俭的美德是传家宝,在孩子身上应得到继承和发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节俭的观念变得淡薄了。对孩子进行节俭教育,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从小培养他们的节俭观念,促使养成良好的节俭行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国家的栋梁之才。树立正确消费观,养成勤俭好习惯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勤俭自强”被提到重要位置。今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又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领会《纲要》和《若干意见》的精神,我校把“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作为养成教育研究的专题。勤俭节约这一研究专题包含的内容很宽泛。本着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我们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消费入手,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注重调查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选好切入点。消费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品质,从小学会科学、合理、适度、文明和健康的消费,不断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是我们这一研究专题的切入点。为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的消费存在以下误区:1、攀比。不看家庭现状,比吃比穿比花钱。2、享受。学校要求学生上学自带一些白开水,可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喝果汁、雪碧、可乐、矿泉水。3、浪费。大部分学生有浪费文具、食物、水电的行为。分析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为学生的消费创造了物质条件,在这种情况,引导不当,很容易产生享乐思想。二是大人们的一些不良消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不当宣传对缺乏控制力学生产生的诱惑。四是家庭教育的错位,部分家长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对学生的要求一味的满足。鉴于此,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好习惯,家校配合,责无旁贷。二、拓展教育渠道,注重情感激发,选好教育的支点。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艰苦的感受越来越少,对于勤俭的意义也不是很清楚,很多在成人眼里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在他们面前却变得特普通、特平常。因此,要想让学生养成勤俭好习惯,必须先让他们理解勤俭的意义。我们首先请顺义区关心下一代协会的马亦兵老师为全校师生做一场题为《中华美德,代代相传》的报告,教育学生懂得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在情感激发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熏陶。充分利用墙报、板报、及红领巾广播时间,大张旗鼓的宣传勤俭节约的意义,发动学生广泛搜集有关勤俭节约方面的格言警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贴在课桌的右上角或写在自己的文具盒内,让它时刻提醒自己。举办《讲勤俭节约故事,学做勤俭节约人》的故事会。对照别人找差距,检查自己的行为,确定自己的习惯培养目标。鼓励学生记勤俭日记,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多种活动。“零用钱该怎样花”的辩论会,让学生懂得花钱也有学问,该花的钱,不能舍不得,不该花的钱,不能假大方。“学做健康消费者”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了金钱的价值:金钱虽然可以做许多事情,但钱却不是万能。“小鬼当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滋味。“我跟爸妈同劳作”的一日生活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学校活动的如火如荼,只能说为培养学生勤俭习惯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真正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光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有家长的密切配合。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首先在家长会上,向每一位家长讲明当前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实施步骤,向家长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是家长给学生的零用钱要适度。要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二是要按时,要根据学生自控制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三是要管理使用,要经常检查学生零用钱的用途,指导其合理消费。四是让学生及时了解家庭的收入及各种开支,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其次是班主任加强家庭指导,利用家校联系卡及电话联系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与家长交换指导意见,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帮助学生养成勤俭好习惯。据专家的考证,孩子们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22天内完全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22天说起来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要坚持下来却不容易。在帮助孩子养成不乱花钱这一习惯的过程中,就遇到有些孩子刚开始的时候非常积极,对老师和家长提出的要求也能基本达到,但刚过一周,有的孩子就坚持不住了,老师们发现这一矛头,及时采取措施:让平时不爱花钱的孩子与这些孩子交朋友,课间一起活动,一起上下学,让他没有单独花钱的机会。注意与家长联系,告诉家长关键时刻不能“心慈手软”。注意抓反复。面对当前社会的太多诱惑,学生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反复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由于家校配合得好,老师们工作耐心细致,家长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学生自我的努力,现在,我校大部分学生都已初步形成了零花钱省着花,零用钱算着用的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在为“弟弟妹妹捐本书”的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用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买来新书交到学校的。还有的班集正在筹划利用节省下的零用钱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学生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真正体现了教育就是帮助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一理念。摘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事关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对于大学生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修身养德,也为整个社会资源的节约做出了贡献。根据大学生对于勤俭节约的不同态度,引导他们重视勤俭节约的养成,以实际行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词:节约;消费;节约型社会节约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法宝。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到“厉行节约,勤俭建国。”无不体现出这种精神。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上的进步和外来思想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向钱看、攀比斗富的现象也多有发生。作为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当代大学生即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