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小组动力(一)小组性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组动力(一)﹕小组性质一﹑前言很多时我们对待小组往往很工具性﹐因为我们要领小组﹐领工作坊﹐而校园团契本身亦是个小组﹐故此小组是我们推展事工的一个工具。但当我们再想清楚时﹐就发现小组不只是个工具﹐还是我们生活的处境﹐伴随着我们的均是小组。回溯我们以往成长过程﹐你会发现不只个人的心理状态的转变﹐而是所属小组的改变﹐例如幼稚园同学﹑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教会弟兄姊妹等。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小组是不断更替。故此小组不单是工具﹐亦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另外﹐我们很多时会从个人心理的角度去看人﹐但从神学的角度﹐人是有其群体性(groupness)。当小组发生问题时﹐并不单是个人的缘故﹐而是小组内的互动。例如滋事份子(troublemaker)的出现﹐未必是个人性格的问题﹐而是可能他在小组内没有位置或被忽略﹐所以要靠搅事来「出位」。若能从小组的角度去分析﹐便可以避免将问题归咎在个人身上。而这个分析的角度﹐亦帮助我们中肯地评估自己所需要肩负的责任。例如小组出现问题﹐很多组长都怪自己无用﹐其实有着全面的分析﹐便可以发现其他因素的存在﹐不用把责任全放在自己身上。由此可见﹐要疏解小组的问题﹐必须先要了解及分析小组的情况﹐然后才可以找到合适回应方法。以后几节的小组动力课堂会倾向分析性多于工具性。二﹑小组定义及性质讨论问题﹕一个四个人的小组﹐最多能有多少组﹖答案﹕共十个﹐即ABCD﹑AB﹑AC﹑AD﹑BC﹑BD﹑CD﹑ABC﹑BCD﹑CDA。由此可见﹐纵使只有四个人同工﹐已经是十分复杂的事情﹐因为当中已可以涉及十个不同的组合。以下是一个小组的定义﹕Agroupistwoormoreindividualsinface-tofaceinteraction,eachawareofhisorhermembershipinthegroup,eachawareoftheotherswhobelongtothegroup,andeachawareoftheirpositiveinterdependenceastheystrivetoachievemutualgoal在处理小组这个课题时﹐不少书籍均提出一个问题﹕小组是否真实存在﹖(Isgroupareality?)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小组基本上是没有特性的﹐故此不会从小组角度去看问题﹐改为集中研究个人的行为便可以﹔另一批学者则认为小组是有其特性﹐故此需要去研究小组﹐藉此去明白人的行为。小组的特性可以从个人及群体两个层面去探讨﹕个人层面﹕1.两个人或以上﹐故此夫妇本身已是一个小组﹔2.彼此间有互动(Mutualinteraction)﹐而这个互动可以包括两方面﹕一﹑形式(forms)﹐例如说话﹑文字﹑身体语言﹑打架等﹐很多时是反面的﹔二﹑途径(ways)﹐而这个途径未必一定是面对面的接触﹐例如夫妇里其中一人移民外国﹐他们彼此间的互动就不是面对面的﹐而是透过长途电话。又例如网上的沟通﹐如ICQ﹐我们值得探讨究竟网上的群体(electroniccommunity)是否一个小组。3.个人对小组身份的认同(Self-awarenessofmembership)﹐觉得与其他人是同属一个小组内。讨论问题﹕在甚么情况下﹐两个人在一起却又不是小组﹖4.彼此间清楚对方的身份及角色(Mutualcategorization)。个人对小组身份认同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其他组员的认同。讨论问题一﹕若组内成员排挤其中一位成员﹐那被排挤的组员还算是小组的成员吗﹖那组员还是组员﹐因为只要彼此间有互动﹐就已经是一个小组了。要排挤某人﹐正是醒觉到此人在小组中﹐只不过是不喜欢他(或她)。排挤这个行动其实是在开组以后﹐如何是赶走这个组员﹐是属于一个组的运作。讨论问题二﹕当别人以为他们是一个小组﹐但他们个别却不意识自己是同属一个小组时﹐这个还算是一个小组吗﹖讨论问题三﹕IS之友的例子。学生要成为IS之友﹐只要填妥表格﹐缴交二十元年费便可﹐彼此间不用有甚么互动。在这个情况下﹐他们还不是小组。一旦有活动举行﹐让他们能够互相认识并认同对方时﹐这时IS之友便算是小组。纵使组的活动停止﹐这个小组的特性仍然存在。在发展IS之友这个事工时﹐我们要问﹕究竟如何可以去建立IS之友的身份﹖在推展事工时我们需要从组的角度去考虑﹐要去维系一个群体不能单单靠一个名字(例如IS之友)﹐但没有名字就很难去发起一个群体。这是在事工中建立网络(networking)时要留意的。5.互相影响(Mutualinfluence)。这个群体对其成员是有影响力的﹐指鹿为马﹑国皇的新衣并非单纯是个人无知﹑盲目顺从权威的结果﹐当中还有小组的影响。6.共同的目标(Commongoal)群体层面﹕1.小组的历程(Beinginaprocess)。小组是在一个过程中﹐有起始亦有终结﹐正如中国人的一句说话﹕「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小组是注定要面对分散的时候。另外﹐小组亦有不同的阶段﹐有高潮亦有低潮。讨论问题一﹕有终结的小组是否比没有终结的健康﹖是讨论问题二﹕这个终结(或死亡)代表甚么﹖终结是指形式上的完结﹐而不是指关系上。一个小组应该有好的终结﹐倘若没有好的终结时﹐组员再进入其他的小组时会有恐惧﹐怕再加入小组。现代人讲求个人主义﹐可能是因为以往没有好的小组经验﹐故此抗拒小组﹐纵使在小组时亦不愿担当组员的责任。2.小组的结构(Beinginastructure)。小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行政(Administrative)的结构﹐即指组内每个人的位置﹑权力及责任﹔二﹑沟通(Communicative)的结构﹐这则涉及组内成员互相间的关系﹐例如新同工在队工内自成一圈子(Sub-group)﹐同一间神学院的又自成一个圈子。既然小组内有结构﹐其实就预设小组内必然有圈子的出现。有小圈子并不是坏事﹐亦不代表小组出现分裂﹐问题是我们会否过份放大小圈子﹐和利用小圈子增加自己的权力。讨论问题﹕在筹办营会时﹐应否将小圈子(例如同属一个院校﹑医院的人)拆散﹖答﹕拆散这些小圈子﹐可以避免将小圈子的问题带入小组内﹐但不拆散他们亦有好处﹐例如让同一间医院的护士组成一组﹐可以省却热身(orientation)的时间﹐直接进入讨论中。3.小组的规范(Havingthenormsorvalues)。每一个小组均有其规范﹐这在机构是相当明显。在校园团契中小组﹐倘若他们迟迟未能形成一些规范﹐同工其实可以建议一些给他们﹐例如开组前有分享祈祷(让组员能有属灵上的分享)﹑迟到十分钟要罚钱等。4.小组的凝聚力(Havingthecohesiveness)。每个小组均有其凝聚力﹐让不同的人能聚首一堂﹐否则小组会松散﹐问题只是凝聚力的大小﹐以及凝聚力的由来—即每个人加入小组均有其原因﹐例如基于小组组长的魅力﹑FES﹑或成员间相同的经历。三﹑小组的分类1.根据小组的大小﹐可以分为大团体及小团体。通常十二人或以下的称为小团体﹐十三人或以上的则为大团体。2.小组的形成是否根据组员的意愿。有些小组﹐例如家庭等﹐是根据血缘关系﹐成员本身并不能择选加入与否﹐这些小组叫“membershipgroup”。另外﹐有些小组叫“referencegroup”﹐她的形成是根据成员的喜好及兴趣﹐成员加入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3.小组的规条在成员的加入前是否已存在。若在成员加入前已明显的目的及规条﹐这些小组叫“formalgroup”。若在成员加入后才订定小组的目的及规条﹐这些小组则叫“informalgroup”。4.根据小组成员的状态﹐可以分为静态小组(staticgroup)及动态小组(dynamicgroup)。静态小组例如班会﹐这些小组的成员数目大致固定﹐很少成员加入或退出﹐这些小组的活动通常并不频密﹐而且很容易终结。动态小组则刚刚相反﹐不断有小组成员加入及退出﹐而小组的活动亦较频密﹐小组的延续性亦较强。校园团契是属于动态小组﹐倘若没有成员不断加入﹐这个团契会变得静态﹐迟早会失去生命力。四﹑为何要研习小组理论1.我们其实是活在不同小组中﹐这些小组是不断在影响我们。2.我们在未来亦要加入一些新的小组。3.在FES的事奉中﹐我们是需要与同工及学生在不同的小组中合作。4.小组是服侍学生常用及有效的途径。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