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终身难忘的假期旅游不管我们身在何处,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身边都包绕着广告。有些广告是有用的--------能告诉我们当前新产品的信息,哪儿物美价廉。制造商利用广告来推销产品,不然生意将会做不成。其实,曾经有人说过:“商人们赚到大笔大笔的钞票得益于广告的功劳。”然而,现在的广告是否太泛滥了?可以说广告的效应已经事与愿违,因为大量的广告是误导人的。我们大多对广告视而不见。或许大作家H.G.Wells更确切地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广告是合法化了的谎言。”请让我举一个我认为是绝好的亲身经历的例子,我当时想找一个好的地方带我的家人去度假。我查找旅游指南,并自认为找到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假日。广告打的招牌是“终生难忘之旅”。天堂岛屿班图岛南端的旅游胜地,风景宜人,赏心悦目,颇具异国情调。游区占地250英亩,为浅浅的海湾怀抱,海风习习,凉爽宜人。沿岸浅水处,海洋生物云集,是研究迷人的海洋生物的理想之地。家庭假日对不想太冒险的人或者是小孩,我们提供极大的游泳池,里面有水上滑梯、跳板跳水、幼儿嬉水池、微型高尔夫球场和许多别的自然景点。美丽班图岛如你想更多地领略天堂岛的美景,旅馆将为你安排一切,包括用带空调的豪华交通工具带你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你或许想游览下列景点。旅游一线:古老神秘的塔利湖。开车从旅游胜地出发,很快就到达这充满浪漫色彩,具有远古宗教气息的塔利湖。在这儿演绎出了无数的人类祭祀场面,无数对恋人投湖殉情。人们还常常看见他们的幽灵在湖边徘徊。旅游二线:岛屿北部的邦威自然保护区。在这儿能看到岛上野生动植物的奇观异景:奇特植物,珍稀动物。旅游三线:西海岸奇异的水下洞穴。从旅游胜地出发,坐上本地人的小船,沿岸而上可到这古老的洞穴。据说这里是位大魔法师的出生地和埋身之处。宾至如归在一流的宾馆你自然能享受一流的居住条件。你将住在采用本地木料、手工建造的单人套间内。这些单人套间会为你营造“回归自然”的真切氛围。让你一分钱当两分钱花好的旅游胜地常常让普通工薪家庭消费不起。可我们作为新的旅游景点,老板更关心让游客感到宾至如归,让游客高兴,而不仅仅是赚钱。这次包价旅游活动是特价优惠。我们知道你们愿意游览以上所列景点,其费用已包含在度假费用中。这意味着你一到达此地,不用再花一分钱。不要再犹豫!马上订票。“终身难忘之旅”,莫失良机。我太激动了,跑回家告知家人。家人都说这是我们度假的理想之地。然而就在订机票前一天,我在地方小报上读到—篇小文章,写的就是这个地方。写文章的记者去参加了假日之旅,发现旅游指南虽未撒谎,其描述却大为失真。“不堪回首”的假日——海滨流浪汉的栖身之地一个岛屿不错,这是个岛屿,但天堂在哪儿?这个修建一半的“旅游胜地”位于印度洋中部的一块荒礁石上,坐落在海湾边上,并无海滩,整日被刺骨的寒风袭击,使你感到台风倒成了清爽的微风。即便你是游泳高手,离家前一定要投高额保险。你得从大约十五米高的悬崖上跳下去,下面似乎是饥饿的鲨鱼群觅食的好地方。无人敢问津的“假日”一点不假,此地确有个游泳池(里面确实配有滑梯、跳板),而且真的配有嬉水池。不幸的是没有水。该岛似乎常年干旱,连刮胡子的水都没有,更不用说给游泳池蓄水。至于别的“娱乐方式”。。。有块小草坪,有几个坑,插有旗子作标示。或许大洋中的这块巨礁是够“天然的”。“班图岛的美景”哪有什么美景!甭提什么旅游。“空调”交通工具是—辆敞篷吉普车;塔利湖是个脏水池,连青蛙都淹不死。动物“稀有”得一只都见不到;你要参观水下洞穴的话还必须是位经验丰富的戴水肺的潜水员(更别提随时出没的鲨鱼群了),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好一个宾至如归你如是本地人,生活在博尼欧荒野地带,指南的描述是无可指责的!还绝对真实。这儿根本就没有一流旅馆,你也甭指望有一流的居住条件。“套间”是木制的小房子。有条小河流(偶尔)流过旅游胜地,游客不得不去小河洗漱,这就是营造的所谓“回归自然”的氛围。让你多花钱的假日游好啦,我想班图岛路途不近吧。越远越好。一言以蔽之,有谁还在考虑这“终生难忘的恶梦”,我建议他马上去报名参加“生存训练课程”班培训。或许你还没注意到,指南没提到食品。原因很简单——压根就没有。看来…班图岛显然不是我们理想的度假场地。幸好我看到了这篇报道,否则。我准带我的家人去了,不仅没有一丁点儿乐趣,还非常危险。教训是深刻的:仔细阅读所有广告.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事情往往不想看起来的那么回事!Unit2有效的教育制度人无论活多大,总忘不了学生时代——可在多少人的记忆中它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呢?社会对年轻人期待过高,一旦没达到我们的期望值,我们就总爱把他们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可是,谁该受到责备呢?孩子们无可责备,该责备的是社会,这可能吗?英国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下面是就这一问题的辩论纪录。演讲者的话有多少适合你受教育的经历,在多少程度上你赞同他的观点?“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毫无疑问,一个富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社会的最大愿望就是做些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去改善年轻人的生活。达到此目的的最明显不过的办法就是把孩子们从无法接受的考试和筛选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十三四岁的年幼孩子就被筛选?被迫参加考试,自己的前途就这样基本上被决定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这个年龄段是最不适合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龄,可他们却被迫参加考试,失败了得接受无法挽回的惩罚,如同被判死刑一样。中学孩子们的生活被考试所主宰了。一些学校确实提供不少有趣的课程,可只是针对那些失败者的。于是父母们继续催促、劝诱、威胁、强迫孩子们继续考试,或者拼命去找这类擅长逼孩子们考试的“好”学校,因为我们的高等学府需要这个。可是,有这必要吗?为何如此心急?劳务市场并没有巴望着要用刚培养出来的年轻人。为什么要给他们施加这无法忍受的压力?他们要的是什么?十三至十六岁的年龄段是大多数孩子们最厌学的阶段。长大成人这件事就足以他们应付的了,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有的孩子学习积极性极高,遍览群书,可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往往突然不读书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此放弃读书,顺利的话,他们过了十六七岁就能走出这个阶段。但是对于观有的考试筛选制度来说,这个年龄已经太晚了。孩子十四岁时没走上正道,一生就给毁了。有的孩子,你要由他去,可以在床上磨蹭半天,穿衣又是半天,父母拿他们真是没辙,但过了这段时间就没事了。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年龄段,要么毁了他们,要么让他们成才?如果我们去掉十六岁时筛选的压力,高中教育就会大变样。大约从十三岁起,孩子们就有选择学与不学的自由,或者选择部分时间学习。他们想学什么课程、学多久.由他们自己定。或者他们有权选择什么也不做;学校会提供他们闲坐的地方。他们要是想去艺术室待上半天或排练戏剧什么的,随他们去好了。在英国,这类学校办了几十年,可在现有制度下,要鼓励孩子们发展自己的兴趣,不一心一意读书本,孩子们得到的惩罚将十分严重。原始的教育制度是把知识强行灌进孩子们的脑子,它似乎已被另一种制度所取代:拿一辈子做个失败者去威胁孩子。这制度同样不为富有爱心的社会所接受。想起自己五岁至十八岁就上17745节课,按道理这个年龄段是脑子接受力最强的时候,可学完之后脑子一片茫然,这是多大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浪费!我简直不敢相信。学校的课时,每节课为四十分钟,这种课程设计不鼓励孩子集中注意力认真读书。学生在学校就如同流水线上的轿车,一会儿给你装点地理,一会儿给你安点历史或生物知识。大多数孩子在这种条件下没法集中精力学习。让比自己懂得多的人,或者说至少是以为比自己懂得多的人来教自己已足以让学习劲头打的学生产生叛逆感。这种制度存在的唯一理由是让行政管理方便,让校方的官僚作风滋生,而绝不是高效率管理。比方说,要求十六岁的孩子参加的初级英文考试为什么需要用十一年去教?老师真心教,孩子真心学,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够了。有谁听孩子们的意见;当他们真有机会谈谈对教育的看法,也常常只写老师爱看的内容,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观点与老师不合,会得个下及格。但是这一切在慢慢地改变。英国成立了全国学生会来帮助学生向校方表达他们的真实意见。学生会说受教育不应是强迫的,学生应不去听乏味的课,应让做其他工作的人轮流上讲台授课。如果能找到工作,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去打工。也应鼓励成年人来学校学习,让学校和社区相互增进了解。他们说在这种宽松的制度下孩子们通常会更学有所得,与成人和校方采取更合作的态度。学生们讲他们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不知道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但我肯定他们一定会更快乐。我倒非常怀疑他们会学得更少,我们不该对十三四的孩子唠叨个没完,说他们不没日没夜地学习,一辈子就完了。女士们,先生们,我坚信你们将不得不同意我今天的提议。今天的制度对我们的孩子有害,我们必须改变它。Unit3蛇皮袋年轻人身着警服,英俊潇洒,目光掠过小小的咖啡桌,望着他的父母。屋外狂风劲吹,片片雪花击打窗户。客厅里的炭火通红,温暖舒适。年轻人的祖父退役后一直独居在这屋里。老人的妻子遭遇不测,死于买房当日。咖啡桌上放着个金属盒,他们在整理祖父旧衣物时在他衣柜最里面找到的。盒里有个小口袋,像是用蛇皮做的,里面有些古怪的骨头。斯莱德先生,年轻人的父亲,在读一封藏在盒里的信。亲爱的亚瑟:你如在读这封信,我便知道自己已从这诅咒中解脱出来了,它毁了我的生活,而今我已不在人世了。我还知道你已找到蛇皮口袋和袋里那些可怕的东西。求你听我将对你说的话,切勿重复我的过失。这是个魔袋!我退役前在印度服役,袋子是我从一位很老的圣人那儿拿来的。他快要死了,临死前对我说袋子能满足我的一切愿望——但生活就是这样,你得为你到手的东西付出代价。他还叫我万不可毁了袋子,否则全家将有灭顶之灾。我用过一次袋子,他的话灵验了——我买下了这幢房子,却以我爱妻的生命作代价。袋子会给你带来你需要的一切——但代价太高。儿子,你得答应我把它藏起来,决不能用它——一次也不行!千万不能像我经不住诱惑!“我一直以为祖父年岁大了,脑子不好使了,原来他一直为祖母的死伤心。好像祖母的死他难辞其咎。”年轻人对他的父母说。“反正,这袋子的样子挺怪的,是不是?”“我不喜欢这个袋子,”他妈妈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把盒子的盖子盖上了。“我认为你应该照他说的做,把它藏起来,然后忘掉这件事。”“也许你是对的……,”斯莱德先生自言自语地应了一声,拿起金属盒夹在腋下。“明天再说吧,该回家了。天晚了,托马斯,你还要上班。记住啊,你该当夜班!”亚瑟·斯莱德夜不能寐。最近几个月他生意清淡,家里开销入不敷出。他老在想楼下餐桌上的金属盒。信上说袋子能满足他的所有愿望。莫非那些话是老人丧妻后,神志恍惚说的些糊涂话——或许他可以还清房款,再也不必为钱发愁。他悄悄溜下床,拾梯而下,摸向厨房。有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他。他的大脑似乎也在说服自己失去房子才是最大的灾难。在厨房里,他的手不知不觉打开了盒子。他低头一看,发现袋子已经在手里了。即便信里讲的全是鬼话,也值得试一次!他不加思索地要了十万英镑去清偿欠下的房款。然后,如同在梦中,他悄悄回到床上。冷冷的日光照进卧室。亚瑟和妻子第二天起床后,进厨房准备早餐。托马斯,他们的儿子,马上就要值夜班回来和他们一道吃早饭。漂浮着的暖暖的饭香让亚瑟·斯菜德很开心,暗想自己真傻,昨夜还相信这旧袋子会帮他渡过财政危机。或许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他的眼光瞟到窗外,看见一位高个警官站在花园门口,看制服的样子有点级别,警官很紧张,迟迟不推门进来。他突然一下子拿定主意,推开木门,走到门前,按了门铃。妻子去开门,刺骨的恐惧让亚瑟不寒而栗。“我很难过……我要说的是……悲惨的事情……我相信他没有感到痛苦……三颗子弹击中心脏……当即就死了。”亚瑟攥住妻子的手,因为他们多年构筑的生活似手在瞬间悄然消失。托马斯是在试图阻止一起抢劫案时被枪击致死的。这对突然衰老的夫妻再没听见警官说些什么。亚瑟的注意力恢复了一点点,因他突然听到警官说:“当然,这没法弥补你儿子的生命,但所有的警察都由部里保险,你们很快就会收到张支票。”亚瑟的头一下晕眩起来,他听见他孱弱的声音问了一句,好像那声音不是他的,“支票金额是多少?”“这嘛,”警官答道,“要看级别,你儿子大约十万英镑。”火光给这对老夫妻阴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