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专业试题一、接触网1、腕臂柱基础横线路方向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1.5°。2、同一组硬横梁两支柱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施工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3、一般情况下,同一组硬横梁基础顶面高程应该相等,相对偏差不得超过50mm。4、在桥梁段,接触网拉线基础横线路方向的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2°。5、接触网设计图中,拉线基础中心线到相对应支柱基础中心线距离为7000mm,拉线基础与相对应的支柱基础必须在同一片箱梁上。6、H型钢柱端面应与相邻线路中心线平行,支柱扭面施工允许偏差2°。7、接触网施工中,硬横梁吊柱受力后横顺线路方向均垂直,倾斜度不大于1°。8、接触网施工中,隧道吊柱固定螺栓应佩戴双螺帽,拧紧螺帽后螺栓外露不得小于30mm。9、接触网施工中,调整隧道吊柱应采用厚度不等的镀锌钢材圆形或U型垫片,数量不得超过2片。10、接触网施工中,硬横梁受全部荷载后,横梁不得有正拱度。11、接触网施工中,拉线与基础采用拉线底板连接,拉线底板安装要求水平,UT型线夹受力后,螺纹外露长度不应小于20mm,不得大于螺纹全长的1/2。12、高速铁路验收标准中规定,正馈线最大驰度时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5000mm,保护线最大驰度时距离地面不得小于4000mm。13、接触网施工中,正馈线、保护线悬挂处需安装预绞式保护条,保护条的缠绕方向与导线外层绞向一致。14、附加线同杆下锚柱,顺线路方向应中心直立。15、接触网施工中,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是,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16、接触网施工中,定位线夹的水平荷载方向应处于受拉状态,定位线夹安装完成后,U型销钉的末端向上弯曲60°。17、接触网施工中,定位装置所有连接螺栓应逐个拧紧,U型螺栓应循环拧紧,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18、接触网施工中,定位装置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19、承力索线材选用:正线承力索采用JTMH120,额定张力21KN,其他线承力索一般采用JTMH95,额定张力为15KN。20、接触网施工中,承力索座线槽的选用,一般情况下正定位承力索安装在远离支柱的线槽内;反定位和中锚承力索选用靠近支柱侧的线槽。21、接触网施工中,承力索中锚绳的选取:正线承力索中锚采用JTMH120承力索本线;其他线路采用JTMH95承力索本线。22、接触网施工中,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采用铜合金材质。23、接触网施工中,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的锥套只允许使用2次,超过使用次数的不得使用,并作出标记隔离存放。24、接触线线材选择:正线接触线采用CTMH150,额定张力30KN,其他线接触线一般采用CTS120,额定张力为15KN。25、接触网施工中,接触线中锚绳的线材为JTMH70;26、接触网施工中,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采用铜合金材质。27、接触网施工中,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只允许使用2次,超过使用次数的不得使用,并作出标记隔离存放。28、双线并行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支持结构带电体间距离,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0mm。29、接触网施工中,承力索吊弦线夹载流环的朝向与行车方向相反,接触线吊弦线夹的载流环的朝向与行车方向一致,与接触线连接的载流圈与接触线夹角为45°;30、接触网施工中,站场内各股道接触悬挂的吊弦宜在同一断面内。二、通信1、铁塔全部安装完毕,应用(经纬仪)检查垂直度。2、芯线按光纤(色谱排列)顺序对应接续3、光纤接续部位应进行(热缩加强管)保护,加强管收缩均匀、无气泡4、光缆的金属外护套和加强芯紧固在接头盒内,两侧的金属外护套、金属加强芯应(绝缘)5、光纤收容余长单端引入引出不小于(0.8m),两端引入引出不小于(1.2m)6、光纤收容时的弯曲半径不小于(40mm)7、光缆接头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护套外径的(20倍)8、光缆接续后余留(2~3m)9、机柜应垂直,倾斜度偏差应小于机柜高度的(1‰)10、当相邻机柜相互靠拢时,其间隙不应大于(3mm)11、音频配线电缆不小于(50MΩ)12、同轴配线电缆不应小于(1000MΩ)13、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不小于(78dB)14、传输设备时钟当外部定时基准中断时,SDH设备内部自由振荡时钟准确度应为(±4.610-6)15、1000Base-T接口通过五类非屏蔽线传输的最大距离应不小于(100m)16、多边形铁塔的各对应基础螺栓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不大于(3mm)17、馈线在室外部分的外防护层应有不少于(3点)的外防护层接地连接18、LCX弯曲半径应大于外径的(20倍)19、TRAU与MSC间的接口称为(A接口);20、PCU与SGSN间的接口称为(Gb接口);21、MSC与FAS间的接口称为(Fa接口);22、移动台与BTS间接口称为(Um);23、BTS与基站间接口称为(Abis接口)。24、跳线与天线接头处应制作滴水弯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25、电源设备机柜安装的水平及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26、电源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27、直流输出电压应在(-40~-57V)范围内28、蓄电池单体浮充电压为(2.20V~2.27V)29、应急现场无线发射机功率范围(不大于2W)30、SDH光输入口允许频偏不应大于±20×10-6三、信号1.信号电缆线路工程施工作业包括电缆敷设、电缆防护、电缆接续、电缆成端、。(箱盒安装)2.信号电缆敷设前要对信号电缆进行单盘测试。屏蔽四芯线组测试内容有:直流电阻、电缆不平衡、工作电容、。(绝缘电阻)3.电缆单盘测试直流电阻测试使用直流电阻检测仪进行测试;绝缘电阻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屏蔽四芯线组电阻不平衡、工作电容使用进行测试。测试后填写记录表。(电容测试仪)4.信号电缆敷设过程中信号电缆跨越电力电缆时应采用进行防护;电力电缆跨越信号电缆时电力电缆应采用钢槽或SMC管进行防护防护。(钢管)5.信号电缆单端接地的每段长度不得超过3000m,当电缆总长度超过3000m时,中间应采用单端接地连接一次。(地面接续盒方式)6.从道岔融雪装置电气控制柜到隔离变压器的电力电缆敷设在信号电缆槽内时,应进行防护。(加砖隔离)7.信号电缆敷设过道开挖完成后在对过道进行回填过程中不得将工务道砟填入过道内,应将挖出的沙土回填,并对其进行夯实,每次回填深度在。(20~30cm)8.电缆引入室内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应进行屏蔽接地,电缆上挂电缆铭牌标明电缆的、去向。(芯数)9.反向进站信号机立设时安装时,信号机设于线路。(右侧)10.调谐区标志牌应安装在调谐区外侧距调谐匹配单元(PT)纵向距离为处。最突出边缘至线路中心不得小2440mm。(1000mm±200mm)11.高速铁路信号用标志牌包括区间信号标志牌及号码牌、预告标志牌、级间转换标志牌、、调谐区标志牌(分Ⅰ型、Ⅲ型两种标志牌)。(中继站标志牌)12.转辙装置的施工质量验收包括安装装置、、转辙机、密贴检查器、锁闭检查装置等。(外锁闭装置)13.转辙机安装装置各种连接杆螺纹部分的内、外调整余量不应小10mm。表示杆的销孔旷量不应大于0.5mm;其余部分的销孔旷量不应大于。(1mm)14.密贴检查装置用于牵引点处密贴检查时,第一牵引点处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在密贴段有及以上间隙时,密贴检查装置不应接通密贴表示接点。(4mm)15.轨道电路的施工质量验收包括轨道电路轨旁设备、补偿电容、钢轨绝缘、轨道连接线、。(扼流变压器)16.进站信号机、站内股道为无绝缘分割出站信号机处,机械绝缘节设备调谐匹配单元及空心线圈防护盒中心距扼流变压器中心之间距离为。(650±50mm)17.轨道电路的施工质量验收包括轨道电路轨旁设备、补偿电容、钢轨绝缘、轨道连接线、等。(扼流变压器)。18.ZPW2000轨道电路绝缘节类型有双端电气绝缘、一端电气一端机械、三种类型。(双端机械绝缘)19.应答器安装安装高度可以通过调节底部衬垫数量来进行调整,其X标记至钢轨顶面的距离为。(93~150mm)20.补偿电缆引接线安装采用塞钉安装时,塞钉头露出钢轨;当采用电容销钉安装时,销钉螺纹部分露出轨腰长度为14mm±1mm。(1~4mm)21.轨道电路用轨道连接线包括钢轨引接线、钢轨接续线、道岔跳线及并联线、等。(横向连接线)22.ZPW-2000轨道电路用钢轨引接线、道岔跳线采用。(95mm2钢包铜线)23.桥梁地段调谐区长度为,空心线圈安装地点至两端调谐匹配单元安装点的距离为16m510。(32m510)24.轨道电路横向连接包括简单横向连接和。(完全横向连接)25.信号箱盒、信号机机构、轨旁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对进行检查,并填写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检查记录表。(信号设备建筑限界)26.信号室内设备包括无线闭塞中心、、地面电子单元、临时限速服务器、调度集中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电源等。(列控中心)27.信号室内设备安装包括控制显示、电源等设备安装,机柜、走线槽安装盒设备配线,箱式机房的施工质量验收包括箱式机房及箱内设备的安装、配线等。箱式机房内设备配线采用。(下走线方式)28.信号系统系统检验包括设备单项检验、子系统检验、等内容。(系统接口检验)29.信号设备单项检验包括、、、电源屏、车站联锁、列控中心、应答器、无线闭塞中心、临时限速服务器、调度集中、信号集中监测等设备安装完毕后,与其他设备未连接前的施工质量检验。(信号机、轨道电路、转辙装置)30.转辙装置调试包括电缆通道、道岔密贴、、道岔开向室内外的一致性、切断表示的检查。(道岔转换)四、电力1、电缆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2、电缆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3、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米处、电缆接头处、转弯或分歧处、进入建筑物处、穿过铁路、公路两侧及其他管路处,应设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4、一般常用的电缆敷设方式:采用电缆拖车敷设和采用人工敷设。5、电缆敷设完后,要将电缆排列整齐。6、在电缆的转弯、接头、终端处均应设置电缆标示牌,标示牌上的文字应清晰,内容应符合要求(按运营管理单位的要求);7、桥梁上的电缆中间接头处也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在电缆沟盖板上标识)。8、电力电缆在终端头附近根据现场条件留有备用长度,高压电缆不小于5m,低压电缆不小于3m。9、电力线路应尽量避免与铁路、道路、其他电线路、河流及各种建筑物交叉跨越。有条件时要使线路平直,不应出现不必要的转弯。10、电缆配盘计划中应明确:电缆型号、电缆长度、电缆敷设地点及电缆相序等;11、临时用电要严格按照JGJ46-2005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作业中使用的电缆线绝缘应良好,载流量符合规定。12、引入盘、柜的二次配线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编号清晰、避免交叉;13、电缆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14、二次配线线头弯圈大小应适合接线螺丝直径,弯曲方向应顺应螺丝拧紧方向,每个端子接线根数≤2根。15、铠装电缆钢带不应进入盘柜内,铠装钢带切断处端部应平滑,不得残留毛刺,钢带的剥口位置应力求一致,并应将钢带接地;16、钢接地体(线)搭接焊接时,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17、水平接地体埋深不小于1米,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2.5米,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宜为5米。18、电缆敷设完毕后,电缆入孔处应封堵;19、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三遥”指:遥测遥信遥控20、盘柜等基础的预埋型钢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其顶部高出抹平的地面10mm。21、10kV配电所采用断路器双电源进线、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10kV贯通线经调压器调压后设置贯通母线供电。22、电缆支架应齐全,安装牢固金属支架防腐处理完好。23、电缆沿桥梁槽道敷设时,桥墩两端和伸缩缝处的电缆应留有松弛量。24、电缆敷设时,电缆拉出一段后,安排作业人员安放地滚滑轮,尽量防止电缆在地面上摩擦,损坏电缆外皮;25、电缆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避免强烈振动、倾倒;26、西成客专全线电力贯通线路采用电缆线路敷设,沿线信号中继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