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CT质量控制与扫描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CT质量控制与扫描技术陈庆森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CT成像为数字成像技术,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复杂,包括各种图像质量参数、扫描技术参数、机器的安装调试与校准,窗技术的选择及暗室技术或洗片机的性能等。各个参数间有密切关系或相互制约。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一、图像质量参数(一)CT分辨率:分辨率包括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是判断CT机器性能和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1、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在高对比情况下,对物体空间大小(几何尺寸)的鉴别能力,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线对数/厘米(LP/cm)和线径/毫米(mm/mm)。空间分辨率是指鉴别结构大小的能力,在影像中所能显示的最小细节。空间分辨率与检测器孔径的宽度,检测器之间的距离,图像重建中采用的卷积滤波(二维傅里叶变换重建法、空间滤波反投影法、褶积反投影法)函数的形式,像素大小,被捡物吸收系数的差异,以及CT装置的噪音等因素有关。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影响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有:(1)探测器的种类、效率、数目(或排数):小的探测器孔径可提高空间分辨率,高档多层螺旋CT大多采用稀土陶瓷探测器,Z轴方向上有多排,空间分辨率也明显提高。(2)原始数据量的多少:采样率越高,原始数据量越多,空间分辨率越高。(3)重建算法(4)象素、矩阵的大小:扫描/重建矩阵越大、象素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5)设备噪声和被测物体间的密度差异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中档CT机的空间分辨率约为15LP/cm,高档约为30LP/cm,而X线平片由于采用的是屏-片组合,其空间分辨率可达10LP/mm,因此,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远不及X线平片。空间分辨率常用的表示方法:能分辨最小圆孔的直径(MM),越小越好。或可分辨每厘米的线对数(LP/cm)越多越好。由于CT的空间分辨率受诸多因素影响,而且检测器的孔径不可能像X线胶片的颗粒那样细小,所以CT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不会超过X线成像。空间分辨率与像素大小有密切关系,一般为像素宽度的1.5倍。矩阵大(数目越多),像素小、,空间分辨率高,图像清楚。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2、密度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又称对比度分辨率,表示能够区分最小密度差异的能力。密度分辨率与被捡物大小、X线剂量、噪音等因素有关。密度分辨率以%表示。如果密度分辨率为0.5%时,则表示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别等于或大于0.5%时CT可将它们分辨出来,而小于0.5%,受噪音的干扰无法区别。影响密度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有:(1)噪声和信噪比:噪声和信噪比是由探测器的效率和X线剂量决定的,效率越高、剂量越大,则信噪比越高,相对降低噪声,密度分辨率将提高。(2)物体的几何尺寸较大时,则密度分辨率也会相对高一些。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如果提高其密度分辨率就需要加大X线剂量,即增加检测器吸收的光子数,提高其信噪比,相对降低其噪音。空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之间密切相关并且互相制约。密度分辨率受噪音和显示物大小制约,噪音越小和显示物越大,密度分辨率越佳。3.时间分辨率是指系统在足够短的时间间隔内快速重复扫描的能力,它主要受X线管性能的影响。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二)噪声噪声是扫描均匀物质时,其CT值的标准偏差。噪声使图像呈颗粒性,直接影响密度分辨率,尤其表现在低密度组织的可见度上。噪声分为扫描噪声(光子噪音)和组织噪声两种。扫描噪声是当X线剂量不足时,穿透人体被探测器接收的光子数受限,矩阵内各象素上的分布不均造成的。扫描噪音造成均质的组织或水在各个像素点上的CT值不相等。如欲减少扫描噪音(或光子噪音)必须增加X线剂量,二者的关系是噪声减半,需要增加约4倍的X线量。组织噪音:各种组织平均CT值的差异造成组织噪声,同一组织的CT值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同组织也可以具有同一CT值。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影响噪声的因素有:(1)X线剂量。(2)探测器的性能。(3)重建算法。(4)层厚。(5)物体的线性衰减系数。克服噪音的方法是减薄扫描层面的厚度,提高CT值的测量精度。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三)伪影(artifact)伪影是指扫描或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某一种或几种原因而出现人体本身不存在,致使图像质量下降的阴影。产生伪影的原因有:(1)扫描条件:患者移动(被检者自主或不自主的运动所致)、被检者部位有高密度结构或异物、装置震动、电压波动、室内温度及湿度、曝光条件过低或扫描部位较小却选择了过大的扫描视野、显示视野时,在图像的周边可能出现高密度的伪影。(2)设备因素:设备性能、设备出现故障或参数偏差、信息收集、图像重建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四)部分容积效应部分容积效应是在CT扫描过程中产生的。图像中的像素代表的是一个体积,即像素面积x体积。此体积内可能含有各种组织,因此每一像素的CT值实际代表的是单位体积各种组织CT值的平均数。图像上各象素的数值代表相应体素各组织CT值的平均数,有时它不能如实反映出真实的CT值,如在高密度组织中的低密度小病灶,其CT值偏高,而在低密度组织中的高密度小病灶,其CT值偏低。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由于CT值的准确性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很大,所以在选择扫描层厚或病变较小而又骑跨于扫描切面之间时,所测得的CT值代表的组织密度可能实际上并不存在。克服部分容积效应,首先摆位要准确。对较小的病变要薄层扫描扫描层厚越薄,部分容积效应越小。(五)周围间隙现象(peripheralspacephenomenon)两种相邻但密度不同的组织,由于相互重叠造成的CT值不准确,这种现象称为周围间隙现象。高密度者其边缘CT值偏低,低密度者其边缘CT值偏高。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二、扫描技术参数正确选择扫描技术参数①mA、s的选择②kV的选择③FOV的选择④层厚的选择:较小的病灶宜用薄层扫描⑤滤波函数的选择合理使用窗口技术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1、剂量:X线剂量的大小是CT图像质量的保证。通常CT扫描机为大功率X线管。扫描时视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剂量。大部分CT机改变剂量常常通过改变毫安(mA)量(高、低)和扫描时间(长、短)来实现。选择剂量参数的原则:尽量减少病人接受X线剂量,必须保证病人图像质量。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剂量的高低影响噪音的大小,而噪音的大小对图像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剂量太低,则噪音加大,图像质量下降。而增加X线剂量,则增加图像的信息量,降低了图像的噪音,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噪声减半,需要增加约4倍的X线量)。对于检查部位较厚或较精细的器官,为了提高图像质量,要适当选择高剂量扫描参数,或在该机器允许范围内长时间扫描,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2、层厚层面厚度也是影响图像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扫描层厚通常按需要观察病变的大小而定。为了看清病变细节,必须切层减薄,提高对小病变的检出率。减少因部分容积效应而引起对病变的不良显示。对于观察软组织且病变范围较大时,应选择层面较厚较为合适。对病变范围过大患者,则采用加大层厚和层间距的方法,对病变层面进行薄层扫描2-3层,帮助诊断定性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3、观察野(FOV):影像的观察野就是扫描时按部位大小选用的扫描野(SFOV)和显示野(DFPV)。通常两者大小接近,但有时可选用显示野(DFPV)大于扫描野(SFOV),这样可以使图像更清晰,突出检查病变的精细度,可用下列公式说明:当显示野大小不变时,矩阵越大,像素值越小,图像越清晰,图像的分辨率越高,但图像重建时间越长。在获得相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矩阵大小不变,而改变显示野的范围,即减少显示野的范围大小也能获得小的像素值,提高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且大大缩短影像的重建时间。(矩阵)(显示野范围)(像素)MATRXDFOVPixel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4、过滤函数CT系统包括大量的数字软件过滤器,它可以在图像重建过程中使图像得到最佳显示,改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根据观察不同组织的对比和诊断需要,选择不同的数字软件过滤器。其数学演算方法包括:标准数学演算、软组织数学演算、骨细节演算。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三、影像放大技术扫描中常用的四种放大技术,均能显著改善成像效果,提高图像分辨率。四种放大技术包括:几何放大技术、变域图像放大技术、宏观图像放大技术、内插图像放大技术。几何放大技术:应用于采集数据阶段,即缩短X线管球/检测器组件与被捡物之间的距离。使得较小的被捡物在X线束的曝光下产生的信号,由相对较多的检测器收集。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变域图像放大技术:应用于图像重建阶段,可将一个剖面的数据,通过变域放大仅对感兴趣区域部分重建放大,便于观察,使得较小区域的图像最大可用整个图像显示矩阵来表示。宏观图像放大技术:常用于扫描后对细微结构图像的再重建。内插图像放大技术:多用在感兴趣区域尺寸测量及CT值测定比较准确,对从定位片上决定扫描角度等方面有帮助。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四、校准为了保证图像质量,提供正确的诊断信息,当图像出现伪影或发现水的CT值不等于0时,必须进行校准工作。校准方式:测量校准(CM)扫描校准(CS)扫描剖面校准(CP)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测量校准(CM):可以认为是一种简单的“工厂校准”,校准时必须盖上机盖,病人床置于末端,此项校准只扫描空气,主要用于消除伪影和校准CT值。扫描校准(CS):主要用于校准CT值。用充满蒸馏水的水模扫描,使成像中各处的CT值等于0。每一组扫描参数都要做扫描校准(CS),使空气的CT值等于-1000。(水CT值为0,空气CT值为-1000)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扫描剖面校准(CP)主要用于消除环状伪影。如果伪影的产生于X线管球温度有关,应在下列温度范围上下作不同的CP校准:CP1:450kCP2:750kCP3:1000kCP4:1200kCP5:热过载后直接做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扫描校准(CS)和扫描剖面校准(CP)需要根据参数不同选择不同大小的水模及是否需要加PVC(主要用于模拟颅骨)环扫描。全部参数校准需要作测量验证,保证水模成像中各处的CT值误差在限定范围之内。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五、窗技术的运用窗技术包括窗宽、窗位的调节,它是调节显示图像的最重要的功能。为了提高窗口范围内组织密度的分辨率,必须正确运用窗宽窗位。将图像显示在一个肉眼所能分辨的灰度梯度的幅度以内,,这个幅度的上限和下限称为窗宽,其平均值即窗口的中心称为窗位。窗宽主要影响图像的对比度。窗宽大,图像层次多,但对比度差;窗宽小,图像层次少,但对比度好。如要提高两种密度差别不大的组织的分辨率,则需要采用小窗宽扫描。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在荧光屏上从黑到白,人的肉眼只能分辨16个灰阶,窗宽越小,则每个灰阶中代表CT值的幅度小。如窗宽为80Hu,则每个灰阶含CT值范围为80Hu/16=5Hu,这意味着两种组织密度差异大于或等于5Hu值时,人肉眼就能分辨出来。窗位主要影响图像的亮度。窗位升高、图像变黑;窗位降低,图像变白。窗位的设置一般将所需要观察的组织器官的CT值作为窗位或窗中心(WL)。不同型号的CT机器,各部位的窗宽窗位设置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第一节CT影像的质量控制窗宽决定对比度窗位决定亮度窗宽与对比度成反比(窗宽越大,对比度越差;反之窗宽越小,对比度越好)窗位与亮度成反比(窗位越大,图像亮度越小,图像越黑;反之窗位越小,图像亮度越大,图像越白)第二节CT扫描设备质量的检测CT扫描设备质量的检测,在NCRP(全国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报告中,CT机质量控制包括19项。主要参数包括以下:低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噪音、CT值均匀度。第三节扫描技术一、CT检查的工作程序1.划价、交费2.预约、登记3.交待准备工作:询问被检者是否做过不适宜立即行CT扫描的检查,如胃肠道钡检;增强扫描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是否做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4.摆好扫描体位、扫

1 / 1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