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发展概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工业设计阶段。2.工业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1.工业设计的产生工业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在变革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主张国家应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找到了出路。2.工业设计的发展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的机械化生产。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二战之后百废待兴,各国工业设计师担负起重建家园及使产品重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3.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一是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有传统的手工业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度;第二个时期是1915年-1939年的工业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接触任务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三个时期是1940年至今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多元化的局面。4.18世纪下半叶在欧美流行的新古典设计风格的特点,以及对当时设计风格的影响。新古典是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它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气质,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古典风格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它源于古典,但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新古典设计讲求风格,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样式的大致轮廓特点;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新古典风格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细琢,镶花刻金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5.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由英国建筑师约克斯.伯克斯顿设计,大胆的把温室结构用于建筑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与玻璃结构,实际是一个放大了的温室。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在工业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较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这次博览会的目的既是为了炫耀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也是试图改善公众的审美情趣,以制止对于旧有风格无节制的模仿。“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与19世纪其他的工程杰作一样,它在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水晶宫”中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国选送的展品大多数是机制产品,其中不少是为参展而特制的。展品中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式样,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生产厂家试图通过这次隆重的博览会,向公众展示其通过应用“艺术”来提高产品身份的妙方。这显然与组织者的原意相距甚远。产品会刻意把一些细微末节不适当地大加渲染。在这次展览中也有一些设计简朴的机械产品,如美国送展的农机和军械等。这些产品朴实无华,真实地反映了机器生产的特点和既定的功能。水晶宫就是把工业设计定义为真正的工业设计,也是现在国际上的定义。从那一时刻开始,产品用来批量生产,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境地成本,提高产量,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水晶宫推动着产品设计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方向,就是我们当代设计正在发展的方向。6.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影响美国。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它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缺点: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成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贡献: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局限:他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上了弯路。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7.新艺术运动19C末20C初起源于法国并对欧美产生影响巨大的“装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其影响之源.它们有许多相似处: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反映,都旨在恢复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也都放弃了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又同时受日本装饰的影响。区别: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而新艺术运动放弃了任何的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平面和直线,突出曲线,装饰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在意识形态上是一次在面对工业化和过分装饰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失败的改革设计的企图。虽然新艺术运动在各国间有很大区别,但追求装饰和探索新风格是一致的。为20C的设计开创崭新的阶段,到1910年前后,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代,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主义的装饰。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等。日本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自此以后,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线图案成为绘画中的惯用手段。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例如: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新艺术运动中好的一面,是其考虑了完整的风格。这意味着它无论是在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都有了一个等级尺度。特点:曲线,自然形式,高度装饰化,平面效果等。8.为什么说德意志制造联盟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了设计的突破1907年成立,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20C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宗旨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提高德国设计水平,设计出优良产品。它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努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工业设计思想,以推进德国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它表明德国在工业设计方面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盟中的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1912-1919年,同盟出版的年鉴先后介绍了贝伦斯为德国电器联营公司设计的厂房及其一系列产品:格罗佩乌斯为同盟设计的行政与办公大楼、幕墙式的法格斯鞋楦厂房、陶特为科隆大展设计的玻璃宫等,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尤其是对1914年科隆大展的展品介绍,更令人耳目一新。年鉴还及时向人们展示国际工业技术发展新动态,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的装配流水线。年鉴还发表不同观点的理论文章,让人们在争论中求得真理。1914年,同盟内部发生关于标准化问题的论战,前者以有力的论证说明: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它是现代工业设计史上第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论战,是德国工业同盟所有活动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一战使其活动中断。它确立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为德国和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创始人有德国著名外交家、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穆特休斯、现代设计先驱贝伦斯、著名设计师威尔德等人。其基地设在德累斯顿郊区赫拉劳。其宗旨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提高德国设计水平,设计出优良产品。同盟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它努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工业设计思想,介绍先进设计成果,促进各界领导人支持设计的发展,以推进德国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它表明德国在工业设计方面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盟中的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1912-1919年,同盟出版的年鉴先后介绍了贝伦斯为德国电器联营公司设计的厂房及其一系列产品:格罗佩乌斯为同盟设计的行政与办公大楼、幕墙式的法格斯鞋楦厂房、陶特为科隆大展设计的玻璃宫;纽曼的商业化汽车设计等,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尤其是对1914年科隆大展的展品介绍,更令人耳目一新。年鉴还及时向人们展示国际工业技术发展新动态,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的装配流水线。年鉴还发表不同观点的理论文章,让人们在争论中求得真理。1914年,同盟内部发生了设计界理论权威穆特休斯和著名设计师威尔德关于标准化问题的论战,前者以有力的论证说明: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大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而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这次论战是现代工业设计史上第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论战,是德国工业同盟所有活动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其活动中断。但它所确立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为德国和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他在真正意义上让理论与实际结合。10.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艺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