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兴泰中心小学李社林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学校班级中的事情,有许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去关注。电脑、网络、汽车、新农村建设、中国梦、禽流感……今天,我们的作文就是谈论生活中发生的事。让我们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用睿智的头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善良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用灵动的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活动一:学习例文,体会写法•⒈自由读例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叙述的?•⒉小组交流: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并尝试概括要点。•⒊对照概括的要点,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收获。•⒋归纳写法。写法小结:•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先用4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4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在写作时,要塑造多样性的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写材料。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写法,这样会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彩。活动二:谈论话题,个性表达•小组商讨从下面提供的话题中选择一个,其他人再围绕该话题发表意见。并把交流的经过记录下来。•1.垃圾满地怎么办•2.成绩不好该请家教吗•3.家长能不能看学生的日记•4.如何遵守交通安全•5.节约在我身边•6.拒绝三无食品•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另一种说法是,三无产品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活动三:讨论交流,整理对话复习对话形式对话的几种形式:1.提示语+引语:妈妈说:“你真漂亮啊!”2.引语+提示语:“你真漂亮啊!”妈妈说。3.引语+提示语+引语:“为什么?”弟弟说,“为什么不能吃汉堡?”4.对话:“妹妹,苹果多少钱?”“哥哥,五块钱。”活动四:根据要求,写作初稿学生根据自己组的讨论,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提示】我们必须写清楚“值得关注的事情”。在刚才小组讨论中有选择地记录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最后提炼出一个鲜明积极的主题。(可参照后附例文)敲响交通安全警钟•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了几起事故:一位无视红灯横穿马路的六年级同学,被从右面驶来小车撞个正着,严重受伤;一位在放学路上骑着车东游西荡的小学生,撞上一辆迎面而来的重型卡车,被送入医院抢救;两个骑车回家的小学生,在路上互相追逐,碰在了一起,一个肋骨骨折,一个脸上擦破了一大块皮,血流满面……一时间,交通安全问题成了同学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李老师组织了一次专题班会,请同学们就如何加强交通安全防护意识、避免交通事故谈谈看法。•讨论会开始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点明讨论话题(场面描写中面【总】的描写)•李明说:“天气越来越热了,许多人为了防晒戴了帽子,但出门风大,经常一手捂帽子,一手骑车,怎能不出问题呢?我认为要戴哪些有系带的帽子,风再大也不会刮飞,这样双手就可以牢牢把住龙头了。”•“同学们骑车、步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切不可随意横穿马路。我们班有些男生爱耍酷,双手不扶车把骑车,以后可一定得注意了。”林健忧心忡忡地说。•王老师听了,点了点头说:“是啊,这种情况在咱们班一定得禁止,请同学们互相监督啊!”•这时,我清了清喉咙说:“做出租车可别忘了从右边门下车,下车前还得向后看看有没有行人和车辆。”动作,神态结合语言描写•我话音刚落,王云鹏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们国家规定只有满12周岁才能骑自行车,可是有许多家长为了方便就让年龄还没达到规定的孩子骑车,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咱们得发出倡议,让家长、同学们都认识到这个问题。”•“对,这个办法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王老师微笑着看着我们,说:“心动不如行动,这个双休日,把你们的想法写个倡议书,贴在学校门口。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学生的交通安全事故从此消失!”(讨论结果)写作指导先概括写讨论时的场景,再具体写讨论的过程,最后总结,即总-分-总。1.事件的起因(开头点明讨论主题)2.对话(不同对话形式、点面结合)3.总结(讨论得出的结果)你认为这篇班级讨论会采用怎样的结构进行布局谋篇?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新学期开始了,教室原本“帅气”的面容被纸屑、垃圾点缀得“奇丑无比”,面对乱丢垃圾的行为,宋老师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让同学们以“保持环境卫生”为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锦囊妙计”。•讨论会开始了,有的同学提出个人环保的办法,有的同学提出了计票的方法,还有的同学提出选组干部……•陈世骐同学说:“我们应该在每一个四人小组中选出一个组劳动委员,让他来负责周边的环境卫生。”•王陈婧同学说:“接着陈世骐同学的话说,该让每个小组劳动委员为组成员们计分,捡着一个垃圾算一分。”•还有同学补充:“看看月底谁的分最高,谁就是‘环保小卫士’”•…………•听了大家的发言,最后宋老师说道:“嗯,大家说得不错,我们按陈世骐、王陈婧两位同学的建议做,保护环境,争做‘校园小卫士’”。记叙一次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