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最大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把握在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以下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八个方面概括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从经济发展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入新年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强,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持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2、从经济体制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3、从人民生活看,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贫困人口免除了饥寒之苦。同时要看到,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保证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也取决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经济和社会政策。•4、从发展的协调性看,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由于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5、从民主政治建设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6、从文化建设看,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要看到,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样的历史任务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7、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就业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8、从对外开放看,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要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新矛盾问题的集中体现。如果不深刻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抓紧采取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层次改革,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还应看到,当代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都将处于“五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明显特征。二、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例一、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特征(一)十九大之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萌芽、形成与完善三个阶段,具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放发展、实践发展和渐进发展五个鲜明特征。1、初步探索阶段:1949-1978年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初步阐述,主要包括:一是在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上,强调全国人民应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在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战略步骤上,提出社会主义应实现农业、工业、科学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目标以及分“两步走”战略。三是在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上,肯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积极作用;四是在产业结构上,提出应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合理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确保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综合平衡。2、形成阶段:1978-2002年邓小平同志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认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见解,主要表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分“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面,概括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方面,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的重要观点。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和完善邓小平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不断推向前进,在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开放战略、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经济发展战略。3、完善阶段:2002年---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也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第二,在经济发展的长期历史任务上,提出应着力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和谐、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第三,在经济发展的其他具体战略上,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等方面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具体部署。(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中新的历史方位。与这一新时代相对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重要转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方面,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征则突出表现在“新时代”这一主题上: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经济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被命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第一,阐明了中国继续进行经济建设的历史新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指明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与学界研究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特别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三,在新时代和新矛盾论断的基础上阐明了新时代经济工作的奋斗新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四,指明了支撑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五大基本经济方略。基本经济方略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五,首次提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大战略举措。同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在经济建设具体工作方面提出了数十条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