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科学课介绍我之所以开科学课,是因为国家规定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课,然而咱们学校没有专门的科学老师来上科学课,而且在六年级升初中时要考科学,咱们就必须要去学习科学,我当初报名支教队时就想着能为学校的学生贡献一份力量,于是我就想着开这个科学课,目的不仅仅是为科学考试,更多的是为了让同学们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我小学时也没怎么学过科学,但那时的小孩很有意思,只要被问到“为什么”时总会说“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由此可见科学是来解释问题的。下面我给大家看一个奇怪的事情:将一个揉过的纸团塞进一个玻璃杯内,将玻璃杯倒扣在一个盛满水的水盆里(水要能淹没玻璃杯),再把玻璃杯直接从水盆里拿出来,发现纸团没有湿,这是为什么?因为玻璃杯内有空气,在将玻璃杯倒扣在水盆里时,空气将水和纸团隔开,所以纸团没有湿。我们的周围都是空气,但是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空气其实是有很大的用处的,空气中有氧气,人需要呼吸,呼吸就需要氧气,还要放出二氧化碳,植物的叶子又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人就可以有氧气来呼吸。吹气球时吹进气球的就是空气,吹进去的越多,气球就越大。我们玩的篮球,排球都需要打气,打进球里的也是空气,打的越多球弹得越高。这其实就是科学,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科学又远不止这些,它还有很多奇妙的地方。另外,科学与我们种地也有很大关系,他能够解释很多的事情,比如为什么玉米要在每年的3月和4月份之间种植,因为玉米粒要发芽天气就不能太冷,所以种的不能太早,而如果种的太晚,没等到玉米成熟天就变冷了,所以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至于为什么是那个时间,就比较复杂,需要同学们今后去学习。种植土豆时是把切好的土豆块埋在地下,而且只有有芽眼的土豆块才能长出土豆,而当我们在吃土豆的时候,需要把土豆的芽挖去才行,因为土豆的芽里有毒,土豆的芽中有一种东西叫“龙葵素”,它具有毒性,那些发青的、长了许多芽的、烂了的土豆里都有龙葵素,都不能再吃了。我记得电视上有个广告“种地讲科学,那是必须的”种地的科学远不止这些,还有肥料怎么上,上什么肥料,这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在里面。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主要是给大家讲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可能就是对一种植物的介绍,也可能是一种动物,也可能是关于我们人的一些知识,还会给大家做个实验(就像刚才那个杯子倒扣在水中)来让大家明白一些道理,我希望大家能喜欢上科学课。第二节:植物什么是植物?植物就是像树和玉米一样长在土里的,树、玉米、土豆都是植物,咱先来看看玉米这种植物上哪几部分:1、根,根长在地下,根可以吸收水,吸收肥料,还能够让秸秆不被风刮倒。2、玉米杆,又叫做茎,它能够将根吸收的水和肥料运送到上面,所以玉米可以长得比较大,那同学们说是不是肥料上的越多越好?不是,肥太多的话就会烧苗,根吸收的水会减少,玉米就会干死,大家可以看一下玉米烧苗的图片,所以说肥料加多少最好那是要讲科学的。3、叶子,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就是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4、花、玉米的头上会有一朵花,中间还会有几朵花。5果实、玉米的果实就是玉米棒了,它长在花的下面,大家来看一下这张玉米的图片,可以发现只有中间的花下面有玉米棒,二最上面的花下面没有玉米。这是因为玉米花也分公母,上面的是公的,叫做雄花,中间的是母的,叫做雌花,不要以为雄花没有任何作用,雄花能产生花粉,只有当花粉落到雌花上时雌花才会结出玉米,那么怎么让花粉落到雌花上呢?这就要靠风了,风一吹,花粉就会飞走,落到雌花上面就可以结出玉米了,所以玉米只长在中间的花的下面。6、种子,玉米的种子就是玉米粒,等到春天的时候,把玉米粒放在土里就可以结出新的玉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玉米粒是怎么变成一颗完整的玉米的:玉米粒埋在土里以后就会先长出根,根就向下生长,之后又长出茎,茎是向上生长,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温度,不能太冷,还有空气,所以种种子之前要先翻一遍地,目的就是让土地透气,还有水,所以在种下种子以后要浇水,还有一个是肥料,所以种种子时就要上肥料。种子发芽以后就会长出叶子,又会长出花,再结出果实,新的种子就会藏在玉米棒里了。第三节:动物什么是动物?简单地讲就是自己能动的就是动物,比如说一只小虫子,人,猪,我今天主要是和大家介绍几种动物,下面咱们先从小虫子讲起。1蚂蚁,大家先来看看蚂蚁的图片,蚂蚁有两只角,六条腿,虽然长得很小,但是他却喜欢吃大虫子,大家来看一下蚂蚁吃东西的图片,蚂蚁是许多个蚂蚁住在一个洞里,出去找食的时候是分头寻找,如果一只蚂蚁找到了食物,他是不会自己先吃,而是把同伴们召集过来一起分享或是抬回洞里。蚂蚁这种动物非常团结,找到食物不是先填饱自己肚子,而是与其他蚂蚁一起分享。2蜗牛,大家先来看看这张蜗牛图片,蜗牛有两只角,没有腿,后面有个大壳,它爬的很慢,因为没有脚,只能一点一点挪动,如果你去捉它,,它就会把整个身体藏在壳里不出来,等到外面安全了他就会把身体伸出来。蜗牛喜欢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最喜欢吃的就是菜叶,在天冷的时候蜗牛就会休眠,就是一直呆在壳里,还会把自己的壳封死,如果要解除蜗牛的休眠就要把蜗牛放在水里,不一会它就会把身体伸出来。3蚕,大家先看一下蚕的图片,蚕是从卵中出来的,出来以后就会吃桑叶,然后逐渐长大,在长大的过程中蚕还要进行蜕皮,蜕皮就是脱去以前的皮再长出一层新皮,就像人在小时候要换牙(先让以前的牙掉下来,在长出新的牙)一样,长大以后就会吐出白丝将自己绑起来,形成一个白色的蚕茧,大家来看一下这张蚕茧的图片,蚕茧过几天后就会变成黄色的蚕蛹,再过几天就会有蚕蛾从蚕蛹中挣脱出来,蚕蛾就会在桑树上产卵,不久以后蚕蛾就会死亡。在蚕刚变成白色的蚕茧时,人们可以将丝抽出来,这就是蚕丝,蚕丝可以用来做衣服,早在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学会了养蚕抽丝的技术。大家可以看出来,蚕在小时候是一条小虫子,等到长大以后就成一个蛾子,长得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像蚕一样的还有蝴蝶,它小时候是毛毛虫,长大以后就变成蝴蝶了,这种动物就叫做变态动物。蝉,青蛙,也都是变态动物。而鸡从蛋中出来以后是小鸡,长大以后是大鸡,都还是鸡,这种动物叫做不变态动物。猪和人也是不变态动物。蝉属于变态动物,大家先看一下蝉和蝉的幼虫的图片,蝉的幼虫是在地下长大的,它喜欢吸树根中的汁水,在夏天的时候蝉的幼虫就长大了,它需要爬到树上将皮脱掉,再长出新皮就变成了蝉,蝉的幼虫白天不出来,等到晚上的时候才会从地下爬出来爬到树上,大家来看一下蝉脱掉旧皮的图片,蝉脱掉旧皮以后就会飞到树上,蝉善于鸣叫,叫声酷似“知了”因此蝉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蝉还要在树枝上产卵,等到了秋天,那些被蝉产卵的树枝就会落下,而蝉也会死去,它产下的卵会进入土中,等下一年春天,幼虫从卵中出来后就以树根里的汁水为食来生长,蝉的幼虫可以吃,由于蝉的幼虫是在天刚黑的时候爬到树上,人们就会拿着手电筒去树林里捉蝉的幼虫。在我的家乡,蝉是非常常见的,它的幼虫也可以卖钱,大概5毛钱一个吧,有的人就捉到很晚才回家,一晚上就可以捉100多个。在我小时候捉蝉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每次去之前都特别激动,但每次都是只捉到几个。鱼也是从卵中出来的,大家看一下这个鱼的图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鱼,鱼的腮和嘴是一直在动的,看起来鱼像是一直在喝水,但是鱼是用嘴吸水再用腮把水吐出来,其实鱼这是在呼吸,呼吸需要氧气,水中也有一点氧气,鱼用嘴把水吸进来,腮就把水中的氧气拿去呼吸,再把水吐出去。所以说鱼是用腮来呼吸的。青蛙既能在水里也能在地上,它属于两栖动物,当然它也属于变态动物,因为它小时候是蝌蚪,长大以后是青蛙。人和猪一样都是直接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刚生出来时只能吃母亲的奶长大,不能吃别的东西,这叫做哺乳。人吃一段时间的奶后就可以吃别的东西了,猪也是这样。人和猪都属于胎生动物,又因为刚出生以后需要吃奶,所以又叫哺乳动物。第四节:人(一)人刚出生的时候叫婴儿,长大一点以后叫幼儿,等上小学以后就叫儿童,你们现在就是儿童,每年的六月一号就是你们的节日“儿童节”,上了初中以后就叫少年,等到了18岁以后就叫青年,我现在已经到18岁了,我现在就是一个青年,等到了40岁以后就是中年,到了60岁以后就是老年。人从出生到18岁身体是一直在生长的,不停地长高,重量也在增加。这个时候同学们应该多吃饭,这样才能长得快,在以前吃不饱饭时候的就会因为吃不饱饭而长不高,另外还要多多运动。同学们每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远的路?要做多长时间?同学们每天走这么远的路来上学和回家就是一种运动,在家干农活也是一种运动,当然在学校里面打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还有跳绳和踢毽子也是运动,对同学们来说这些要比干活好玩多了,这些运动都能使我们长得高、长得壮、有力气、少生病。到了18岁以后就像我这样的,就不会再长高了。到了40岁以后人就会开始变老,身体就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到了60岁以后人还是在不停地变老,直到最后死去。人像植物一样也有几部分组成:头、手臂、腿、躯干。大家可以捏一下自己的手,会发现在肉的下面有一种很硬的东西,那就是骨头,大家一起数一数一个手指头上有几根骨头,到了一个能动的地方时那就不是同一块骨头了,所以有的手指头有3跟骨头,有的手指头有两根骨头。骨头与骨头之间地方叫做关节,所以那个地方可以动。一个一共有206块骨头。包在骨头外面的就是肉了,大家知道猪肉有瘦肉有肥肉,人也有瘦肉与肥肉,瘦肉比较硬,而肥肉比较软,大家应该知道力气比较大的人的肉比较硬,咱们说这个人长得结实,壮,那些硬的肉就是瘦肉,不过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肌肉”大家跟我一起用力弯曲手臂,会看到一块鼓起的肉,你用另一只手去摸一下会发现这块肉很硬,这就是肌肉,肌肉越大越硬的人就越有力气。大家来看一下照片上的这个人,他长得很结实,很壮,他身上的这些鼓起的肉就是肌肉,人的身上有很多的肌肉,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刚才咱们看到的手臂上鼓起的那块肌肉叫做肱二头肌。大家再把手臂用力伸直,大家可以看到在刚才那块肌肉的后面鼓起一块肌肉,这块肌肉叫做肱二头肌。大家再看着我,我用力挺胸,会发现在胸这个地方鼓起一块肌肉,这块肌肉叫做胸大肌。另外在肚皮这儿也有几块肌肉,大家看一下照片张这人的肚皮,鼓起的那几块肉叫腹肌。大家知道人需要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大家在感觉很累,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会喘气,这就是呼吸,人呼吸时要用到嘴、鼻子、气管、肺,大家来看一下这张图,人呼吸的时候吸入的氧气要顺着气管送到肺里,再把肺里的二氧化碳送到上面,再呼出二氧化碳。在平时的时候,人需要的氧气不多,只用鼻子去呼气和吸气就行了,当你在运动的时候需要的氧气就比较多,需要再用嘴去呼气和吸气,所以会出现喘气。大家知道心脏在哪吗?大家看着我,我指的地方就是心脏,大家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感受一下心脏的跳动,心脏是一直在跳动的,不管你是在干吗,心脏都不会停止跳动,而当人在运动的时候心脏会跳的比较快一些,等同学们在运动的时候可以把手放在心脏这,感受一下心脏跳的有多快。第五节人(二)大家每天都吃饭,大家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吗?提问让同学们回答,如果不吃饭就会觉着饿,没力气干活,没力气走到学校来上课,如果饿的比较严重的话还会饿死,在以前吃不饱饭的时候就经常有人饿死。对同学们来说,不吃饭就会长不高,没力气来上课。饭吃到肚子里以后要对食物进行消化,消化就是把吃的东西里面有用的挑出来给你用,这样你就有力气来上学了,也能长高了,没用的东西就变成屎拉出来。人在吃东西的时候要在嘴里嚼几下,把吃的东西嚼碎,是为了能把更多的东西给你用,也就是帮助消化。所以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样会对身体有好处。人在消化食物时主要用到了口腔(嘴)、食道管、胃、小肠、大肠。大家来看一下这张图,人吃的东西要从嘴里顺着食道管来到胃里,再从胃里到小肠,那些没用的东西就变成屎来到大肠里存起来,然后再拉出来。食物:大家平时都吃些什么东西,有玉米,土豆你们吃不吃大米饭,吃不吃肉,吃不吃鸡蛋或是别的蛋,还有豆腐(大方豆腐),牛奶,蔬菜(白菜),水果你们吃不吃。不一样的东西里面有不一样的东西,玉米、土豆、大米里主要有淀粉。肉分为瘦肉和肥肉,肥肉里主要有脂肪,肥肉不能吃太多,吃太多的肥肉就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