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糖尿病日健康教育大型讲座中医养生保健讲座新都区木兰镇卫生院何勇2011年9月15日一.养生保健的目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是唐代著名养生学家及医学大家孙思邈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养生保健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人生存在世界上,外有六淫之侵,内有七情之志,饮食劳倦之伤,因而常有疾病发生而威胁生命,损身折寿,不能尽终天年。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人类始终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健康长寿的途径和方法。养生保健的根本就是保持健康,养性延命对于人的寿限,目前已为时110-150岁,养生保健应以健康地达到寿命上限为目的。要依靠三方面有机结合一是:依靠社会,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二是:依靠医学,发挥健康咨询,养生倡导和防止疾病的作用三是:依靠每一社区成员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做好自我养生和帮助他人养生。二.养生保健的具体目标孕胎产子时期应做好养生保健,打好生命健康的基础。出生后,常人应以保持健康为目的,通过各种养生方法强身健体,保持健康状态。当形体稍有不适,精神微有失常时,应积极地选择有针对性的养生调摄方法,及时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临床疾病发生后,应以祛病康复为目的,要早诊断,早治疗,通过临床诊治与养生调理的综合干预,尽量减小疾病对健康的影响。若患暂不可治愈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以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临床治疗于日常养生相结合,尽量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限。三.中医养生保健适应广泛养生不光是老年人的事,而是与人一生相伴。每个年龄段都有与之想适应的养生内容,养生保健也不只在无病之时,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中,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人的每个想法,每个动作及每一句话都涉及养生的内容。不同体制,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各自适宜的养生方法。由此而言,中医养生保健具有非常广发的适应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生命延长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医养生保健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我们应对养生活动进行全面普及,提高全民养生保健的自觉性,让养生保健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勤博士说过:“是任凭吸烟,酗酒,吃甘咽肥,得心脏病,我们再建医院为他们治好呢,还是把饮食,锻炼,不吸烟等卫生知识告诉群众,使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不得病好呢?”显而易见,人人都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养生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四.预防为主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条重要原则疾病发生之后再进行治疗,即使痊愈,对健康都有不利影响,有的还要留下后遗症或残疾,中医很早就认识到未病的重要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完乎。”这种预防为主,防微杜渐的思想收到历代医学,特别是养生家的推崇,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一条重要原则。五.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方法(一)精神养生保健法1.修德怡神《礼记.中庸》说:“大德必得其寿。”养生学以为,道德修养与脏腑阴阳具有内在联系,即《皇帝内经太素》所说:“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道德高尚的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神志怡然安宁,气血和调,生理功能平稳,形与神俱,得以健康长寿。《医先》中说:“养德,养生无二求也。”养生以修德为首,修德则以修心为中心。2.精神养生的核心要素善良,宽容,乐观,淡泊,是精神养生的四要素,也是使人健康长寿的秘诀。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亢奋,血管过度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等于给精神安上了调节阀。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抽莫展,影响身心健康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的深层次上的定位。就不会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使身心安康,延年益寿。二.调志摄神的基本原则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简称“七情”。1.和喜怒喜怒之情,人皆有之,古人认为,喜贵于调和,而怒宜于戒除。喜是乐观的外在表现之一,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淮南子.原道训》易说:“大喜坠阳。”均指出了过喜能耗神伤气,危害人体。因此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主张“少喜”。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灵柩.本神》篇说:“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大怒使人失去理智,甚则昏厥,不省人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实。大怒还能伤肝动血,影响人体健康。明代袁黄《摄生三要.养气》说:“气欲柔不欲强,欲顺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故道家最忌嗔心(即发怒)。嗔心一发,则言强而不柔,逆而不顺,乱而不定,散而不据矣。”《老老恒言.戒怒》亦说:“人惜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残气即足以伤残身。”均指出了发怒的危害性。因此,欲养生延年,戒怒是十分重要的。历代养生家将怒列为养生的首忌。古人提出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以“理”制情,即遇有可怒之事,首先当从养生的大道理上考虑,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使七情不致过激。二是以“耐”养性,即要有豁达的胸怀,高尚的涵养,遇事要忍耐而不使伤身。2.去忧悲忧悲即忧郁,悲伤。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一种情志,应当注意克服。《灵柩.本神》篇亦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可见,忧悲不仅损神,而且伤气,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灵柩.天年》篇指出:“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说明老年人由于精气亏虚,心气不足,常常易生忧悲之苦。忧悲不已则又会进一步损伤神气,加速衰老,所以老年人特别应当注意怡情悦志,杜绝忧悲。3.节思虑思虑是心神的功能之一,人不可无思,但过则有害。《素问.举痛论》说:“思则气结。”《彭祖摄生养性论》又说:“切切所思,神则败。”思虑发于心,至于脾,过度思虑则心神过耗而不复,脾气所中而不行,常常可以出现头昏,心慌,失眠,多梦,纳呆,食少等症状。4.防惊恐遇事易惊善恐亦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害的情感因素。《素问.剧痛论》说:“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往往导致心神失守,肾气不固。而易出现心慌,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神志失常等方面的病症。大惊卒恐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突然而来的剧烈惊恐,可以使人体的气机逆乱,血行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养生者应当注意,避免惊恐。(三)调志摄神的方法人的情志是外界客观刺激在精神上的反映。情志放纵偏激影响人体气机,小则引起功能失调,大则导致疾病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调志摄神以养生,通过主动的控制和调节情志,避免产生发长或不良的情绪1.以情制情A:喜伤心者,以恐胜之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喜为心志,过喜则心气涣散,神不守舍,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恍惚,嬉笑不休;恐令气怯,骤然令人惊恐,则能收敛涣散的气机。B:思伤脾者,以怒胜之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思为脾志,过思则脾气郁结,运化失常;怒令肝气生发,郁结之气可得宣散。C:悲伤肺者,以喜胜之适用于因神伤而表现出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悲为肺志,过悲则肺气不散,制节失职;喜令气机和缓散达,肺气得以恢复正常的宣降。D:恐伤肾者,以思胜之适用于因惊恐而致坐卧不宁,多疑易惊等。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神气散乱不能敛藏;思则气结,可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除某些不良情绪,达到康复目的。E:怒伤肝者,以悲胜之此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的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为快的病症。怒动肝志,暴怒则气血逆乱,神迷惑而不治;悲则气消,血气得以消散下行。总之,健康长寿并非一朝一夕靠一功一法所能实现的。故应建立起科学的生活方式,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制定出一套合乎个体实际情况的综合养生策略,做好“生命的自我管理”。从社会的角度看,应当建立起社会的预防保健体系,积极倡导全民健身活动。从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对引起各种慢性病的危险性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采取各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养生保健及治疗康复措施,才能取得更大的健身效益和社会效益。撑起健康保护伞健康生活方式每天一片(100mg)阿司匹林每3例心肌梗死、心绞痛可以避免1例每4例中风可以避免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