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解读《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为什么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别是什么?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包括哪些?《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重大院感事件2005年12月11日10点左右,安徽省宿州某医院眼科的医生和来自上海的眼科主任医师徐某等为10名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造成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2008年9月3日至1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某人民医院连续发生2名病人术中和2名病人术后意外死亡事件。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认为,这4起事件与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2017年2月9日晚,青岛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了城阳区人民医院确认9名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系该院血液透析室违反院感操作规程所致,并认定这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回顾在国家层面建立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制度保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以及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推广执行。进一步明确各方(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医疗机构等)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责任和义务。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不善的医疗机构和相关责任人的监管手段和法律责任需要进一步明晰。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为什么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制定《办法》背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批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2016年1月召开的卫生计生和医改工作座谈会上,刘延东副总理强调“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2016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医疗质量管理办法》4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共8条5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共3条2组织机构和职责共8条3医疗质量保障共12条6监督管理共6条医疗质量管理办法18附则共2条总则共5条共8章48条7法律责任共2条《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内容是什么?•医疗质量:指在现有医疗技术水平及能力、条件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按照职业道德及诊疗规范要求,给予患者医疗照顾的程度。•医疗质量管理: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医疗服务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系统改进、持续改进的过程。基本概念010203041.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确定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托专业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控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2.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完善评估机制和方法,将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4.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体系。3.建立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办法》主要内容一——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要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理顺工作机制。对门诊、急诊、药学、医技等重点部门和医疗技术、医院感染等重点环节的医疗质量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疗质量监管责任,提出医疗质量信息化监管的机制与方法。同时,在鼓励地方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的前提下,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涉及医疗质量问题的法律责任。《办法》主要内容二《办法》主要内容三强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重点环节总则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第一章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本章共8条分别规定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室主要负责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的职责。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搭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院级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医院质控体系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院长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质管科)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落实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各业务科室应当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由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1.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制定本科室年度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3.制定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4.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5.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标准、诊疗常规及指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第三章医疗质量保障本章共12条分别规定了医疗机构在各个方面怎样对医疗质量进行保障,医务人员怎样做才能保障医疗质量。要达到什么要求。01020304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2.应当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执业资质,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备应当满足临床工作需要。4.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按照国家关于医疗技术和手术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3.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使用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药事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医技质量管理门急诊质量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病历质量管理中医治疗管理患者知情同意医疗机构八个方面应当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用。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应当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促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应当完善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门急诊质量管理,加强门急诊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保证门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把门急诊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并实施病历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和隐私权,并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服务,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中医诊疗、技术、药事等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认真遵守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第四章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本章共8条详细规定了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应该做的几个方面。建立本机构全院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熟练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价,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形成本机构基础数据。1、加强临床专科服务能力的建设,制定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立本机构单病种管理的指标体系,制定单病种治疗质量参考标准,促进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3、医疗机构应制定满意度监测指标并不断完善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4、开展全过程成本精确管理,加强成本核算、过程控制、细节管理和量化分析,不断优化投入产出比,努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5、定期对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查,建立本机构医疗质量内部公示制度,对各科室医疗质量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予以内部公示,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以及聘任、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将科室和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晋升以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6、强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7、要对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收集的医疗质量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反馈,对医疗质量问题和医疗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安全风险防范第五章本章共3条主要介绍国家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后,医疗机构怎样做才能防范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上报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国家应当0102031、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2、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3、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安全与风险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医疗机构应当第六章监督管理本章共六条规定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质量管理评估、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激励机制和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约谈制度,将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和监督检查结果纳入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的关键指标。CHCE1、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