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积极进取、支持创新的学校文化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沈玉顺2007.10.24·上海一、重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文化的价值信念体系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民族复兴的国家目标民族复兴进程中基础教育的角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国家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培养奠基•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基“分数至上”和“我世纪”背后的教育忧患一、重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文化的价值信念体系2.教育文化及其特性教育文化的核心是有关教育的一套价值信念体系•好的/不好的正确的/错误的教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稳定的教育行为模式3.传统中国教育文化的主要信念与价值取向以用为本;德育为核心,教化为主要功能;强调国家、集体利益为先;个人工具化价值-学而优则仕、则利教师中心;承传为主;单向灌输强调秩序;重视传统。二、重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文化的价值信念体系4.当代中国教育文化的道德缺失与信念危机重利轻义(个体、本位利益至上);重智轻德,急功近利;因循守旧,胸无大志;理想与现实矛盾;认识与实践脱节。5.重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文化的价值信念体系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培养高尚、智慧的人确立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学术、职业、公民、个人弘扬教育为国家、民族利益服务的精神提升青年一代的现代公民素质承传优秀民族文化发展专业化的教育实践,培育积极进取的专业精神二、建设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1.学校文化的含义学校是一个动态的文化系统学校文化决定了学校教育的绩效成功的学校具有成熟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学校文化的灵魂是教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引路人二、发展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2.学校文化的构成教育使命政策制度专业实践校园环境组织氛围学生表现3.学校文化建设的任务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形成理想与现实统一、认识与实践一致、组织管理与教学实践相互支持的具有持续发展功能的工作体系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形成共同愿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系统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组织管理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学校文化建设要因校制宜三、以“教学专业标准”建设为核心建设学校文化1.关于教师地位和教学专业的认识教师是发生在所有各级各类学校和课堂中并通过所有教育渠道进行教育变革的关键活动者。--1996年《国际教育大会宣言》改善教师的地位通常成为加强教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1996年《国际教育大会》教育第80号建议“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建议7:作为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之策略的专业化•专业的条件或特点高度的理智性技术(专业技能)持续的专业发展活动个人和集体广泛的自治性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道德规范教学专业化的两种模式技能熟练模式教师的专业能力受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制约实践反思模式教师的专业程度靠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2.教学专业标准与学校文化建设教学专业与专业化教学实践教学专业标准与学校文化建设教学专业标准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教学专业标准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教学专业标准是对教学专业研究和实践成果的概括化、具体化、规范化教学专业标准提供了评价教师行为的外在依据有效的教学必须以合理的教学专业标准为依据教学专业标准的不断改进标志着教学专业的发展一所学校的教学专业标准是学校教学文化的重要体现3.教学专业标准例释美国威思康星州教师十项标准教师熟知所教学科教师熟知儿童的成长规律教师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因人而异教师熟知如何教学教师知道如何管理课堂教师能够良好地沟通交流教师能够规划不同类型的课教师知道如何测试学生的进步教师能够评价他们自己教师与其他教师和社区保持良好关系全美教学专业标准理事会熟练教师教学专业标准标准的基础教师致力于学生及其学习教师熟知他们所教学科及学科教学知识教师负责管理和监视学生的学习教师能对其实践系统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教师是学习社区的成员标准分类按学科和教学对象,分为不同的教学专业标准全美教学专业标准理事会熟练教师教学专业标准标准的内容结构(14-18岁以上青少年科学教师标准)有效的学生学习准备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增进学生学习提升专业发展全美教学专业标准理事会熟练教师教学专业标准有效的学生学习准备理解学生理解科学理解科学教学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励学生投身科学学习维持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增进多样化、公平和公正全美教学专业标准理事会熟练教师教学专业标准增进学生学习孕育科学探究气氛建立有机联系评估学习结果提升专业发展反思教与学建立科学联系与家长和社区建立联系4.建立以“教学专业标准”为核心的校本教师评价体系以“教学专业标准“为核心的校本教师评价体系建设:一个建议四.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孕育积极进取的专业精神1.如何理解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个人和集体检查并改进其专业实践的持续的过程,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一个案例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进取、学习、反思、开放、分享、合作、创新、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态度的转变•知识技能的更新•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学绩效的提高四.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孕育积极进取的专业精神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就与影响因素学生学习进步教师专业发展成就依赖于组织环境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常见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改进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2.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反思传统教师继续教育的弊端自上而下:排除学校、教师参与决策统一要求:忽视学校之间的差异外部主导:无视教师的实际需要脱离实践:离开教学岗位传授一般性知识和技能效率低下:外接式培训缺乏跟进:企望一次性解决问题单科独进:忽视其他因素对教师发展的影响3.改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成人学习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美国学者诺尔茨(M·Knowles)从成人学习和儿童学习差异的角度提出了以4点理论假说为支撑的成人学习理论:①个人的经验形成个人学习的风格;②学习的意愿和社会责任紧密相连;③自我意识开始从他人依赖型变为自我指导型④从学习知识为将来所用变为边学习边实践运用--成人的学习不是储备性的学习,而是应用性的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教师学习1.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2.教师的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3.教师的学习是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4.教师的学习是基于原创的研究学习5.教师的学习是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改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思考确立持续改进的教师专业发展思想培养具有自觉的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培养具有高效学习能力的教师通过行动研究策略造就反思性教育实践者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化社区用证据充分的学生的发展成就评价教师专业发展4.培养专家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专家-新手模式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人从新手成长为专家教师的过程什么是专家教师?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从新手到专家--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五、以课程改革核心目标为重点推进学校工作课程改革政策的重点目标•促进学生有意义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学内容与方法选择,评价功能的形成性、评价情景的真实性•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策略、元认知能力培养,评价与反馈的及时性、针对性、有用性•促进学生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评价•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的发展–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公民素质的培养与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的教学与评价•促进学业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和评价六、改进学校组织的结构、过程、工作方法和绩效过去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教训是,单单改善个人行为不足以产生期望的目标。全体学生的成功有赖于学校教职工个人的学习,以及组织解决问题和更新能力的提高。质量改进专家指出,94%的改革障碍在于组织结构和过程,而非个人表现。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首先需要改变教职工工作的组织环境和工作方法。走向绩效卓越学校美国国家质量奖:《绩效优异教育准则》一个指导学校发展的新框架1987年1月6日,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案在美国诞生,该法案规定设立“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根据克林顿总统于1998年10月30日签署的《100~107公共法》修正案,从1999年起,美国国家质量奖正式向教育界开放,即美国的任何一个学区或一所中小学、高等院校或其所属机构,都有权利申请这一美国的最高质量奖。《绩效优异教育准则》(2005)类别分值1.领导120分①高层领导70分②治理与社会责任50分2.战略策划85分①战略制定40分②战略展开45分《绩效优异教育准则》(2005)3.学生、利益相关者和市场85分①对学生、利益相关者和市场的了解40分②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关系与满意45分4.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90分①组织绩效的测量分析与评审45分②信息与知识管理45分5.教职工85分①工作系统35分②教职工学习与激励25分③员工的福利与满意25分《绩效优异教育准则》(2005)6.教育和支持性过程管理85分①以学习为中心的过程45分②支持过程与运营筹划40分7.学校绩效结果450分①学生学习结果100分②学生、利益相关者的结果70分③预算、财务与市场结果70分④教职工结果70分⑤组织有效性结果70分⑥领导和社会责任结果70分总分1000分“卓越绩效准则”所体现的价值观前瞻性领导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支持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重视教职工和合作伙伴敏捷性注重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注重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