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技巧:1、停顿,掌握气的运用。要使朗读获得生动感人的效果,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1、停顿合理。停顿是语调的组织要素,在朗读中有调节气息,显示句意,突出重点的作用。朗读时在什么地方停顿,应停顿多长。(1)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号的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3)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2、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语调高低升降的变化,区分轻声(~~)和重音(。。),表示出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感情态度。语调中有高低、升降、轻重、曲直的变化。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重音就是读得大声、快而激昂,其实这是不一定的,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重音的处理既要注重声音形式,又要注重内心体验;既要注重表层的技巧,又要注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要懂得陈述、祈使、感叹、疑问等句式朗读时所表达的各种语气和感情。3、快慢适宜,分出音步(//)。朗读时,音节相连有长有短,有快有慢,长短快慢的反复交替,形成了一种自然节奏。一般来说,紧张、兴奋、愤怒、争辩、急剧变化的场面,读得稍快;庄重、悲痛、平静的场面,读得稍慢。掌握快慢变化,要根据文章体裁,思想情节,人物形象而确定。4、词语的连贯性。朗读时应该一个词语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地读,读出节奏感。当碰到“着、了、过、在、的”等字时,一定要读得轻快,定不能读成重音或拖长单调。但需要强调的是技巧不是万能,关键在于认真、用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气息的运用播音中强调以情运气,气随情动。就是说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认识准确了,还要使思想感情随之运动起来,只有真正的动起来了,才可能气随情动,才能动得自如。播音中如果总是用冷眼旁观的态度对待稿件,无动于衷,即使嗓音条件再好,呼吸再通场,基本功再扎实,播出来的东西,也是平平淡淡,毫无味道。所以,调动思想感情的运动至关重要,只有思想感情动起来了,有了强烈的播讲愿望,呼吸才能自如地变化,语言也会富有色彩。播音员在播送具体稿件的时候,要能轻松自如的表达长短、繁简不同的句型和深度不同的稿件,为此,必须学会多种不同的呼吸方法。在话筒前比较常见和多用的呼吸方法有如下几种:偷气,当句子较长,意思不能中断,不允许中间停顿换气时就得偷气。偷气吸得少,动作要快而且小,不能让听众感觉出来,即快而不露换气。一般在一个句子完了之后,可以换口气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也给听众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一般来说换气比偷气时间稍长。补气,句子比较长,中间有逗号等标点,或感情要转入高潮,为了表达更激昂的感情,积蓄力量,中间要补气。这个动作和时间比换气要快、要短,比偷气又慢些、长些。大吸气,一般用于感情比较激昂或气势比较大的一句话的开头。用大吸气来表达这种激昂的情感,大吸气有点像“闻”或深呼吸时的感觉,倒吸气,一般要作为一种表达的技巧使用的,以口吸气,并且要发出吸气的声音,多用于表达惊讶、恐怖、悲伤等感情。提气,不要把气调到上胸部,而是下面要用丹田拉住,上面又好像已把气从丹田提起来,或提出来似的。这时的气息控制力比较强,一般播比较振奋的好消息,比较兴奋的内容时,常用提气的方法,但是切忌一激动气就浮上来或吊到嗓子眼上去的毛病,一定要用丹田拉住。挺气,一般用于抒情的、亲切的内容,气好像被托着一样,比较轻,比较柔和。沉气,小腹放松,气下沉,出来的声音比较深沉、饱满,多用于表达内在、深沉、凝重的感情和内容。憋气,话说了半截又咽住,这时气息憋住而不能松懈,一般多用于感情更强烈的爆发之前,或为引起听众对下面的话注意的地方,还有就是给人以悬念的地方。长呼气,一般多用于感慨、感叹、叹息时,边说边往外大呼气,一口气伴随语言同时一呼儿尽,话说完了,气也呼尽了。顿气,感情非常激动,或哭或笑,或喜或悲而形成的一种气抖声颤的效果。呼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但宗旨是为了适应表达稿件思想感情的需要,在话筒前实际的语言再创作中的呼吸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渗透、综合运用的。一般来讲,新闻、评论等信息性、事实性较强的节目,由于内容比较平和,气息也比较平稳,只要加强语言的逻辑性,从语法关系上找出换气的位置及时补气就可以了。情感比较昂扬或激愤的诗歌、散文、通信等,气息控制要强,两肋要扩展开,小腹控制住,增加气息的压力和声带的张力,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结实饱满、明朗有力。像内容比较轻松、愉快、娱乐性较强的文艺节目,如音乐、戏剧、电影剪辑等,气息就要托着点或提着点用,使声音和气息都比较柔和轻巧。2、找准情感词,融入感情。一、注重范读,以情激情。教师的情感如春风化雨,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感染着每个学生,引导着学生积极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教师的范读最容易感染学生,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朗读激情。因此,教师要借助美的声音、美的表情、美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对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鼓舞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二、创设情境,引情入境。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一种情感的意境,营造一种朗读的情感氛围,就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自然能在读文中表达出真情实感。三、形式多样,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朗读充满兴趣,才会乐于去读。而且,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着他们对朗读的兴趣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变换朗读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通过个别学生朗读,让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华,让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及时得到老师、同学的指点、帮助;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朗读热情,在朗读中体验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通过配乐朗读,用音乐渲染一种朗读的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朗读兴趣,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使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地朗读,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四、理解品味,读中悟情。自己通过探索研究得来的知识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品味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才会真情流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样的一篇课文,有的人读得声情并茂,有的人读得干涩无味,原因关键在于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五、赏读、美读,升华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要求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并能创造性地再现课文的情感。赏读、美读课文是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一些优美的句、段,要让学生反复赏读、美读,在读中感受课文的情感。还可以通过自读自画、表演朗读等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升华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