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谈略萨——《城市与狗》等作品特别有震撼力在爆了多年冷门之后,2010诺贝尔文学奖终于颁给了一位众望所归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于北京时间昨晚7点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第107位获奖者,也是28年来又一位获此殊荣的南美作家。瑞典文学院评价说,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表现出“有力的结构‘绘图法’和对个体人物的反抗、反叛和挫败的犀利描绘”。据悉,作家本人对获得诺奖感到非常高兴。而经过本报记者昨天的独家采访,略萨与中国的一段缘也渐渐浮出水面。时隔廿八年“他等得实在太久”过去几年来,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授予欧洲作家,“以欧洲为中心”也因此成为外界诟病最多的焦点之一。评论家止庵昨天对本报记者指出,论成就,巴尔加斯·略萨在近年诺奖获奖者中绝对是“最够分”的,但是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由盛而衰,几近尾声时,才颁奖给他,实在有点晚了。于1960年代突然爆发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其作家群曾有“四大天王”之称,与胡利奥·科塔萨尔、卡洛斯·富恩特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相比,生于1936年秘鲁的巴尔加斯·略萨最年轻,资历却很老。他1962年就获得了拉美文学最高奖,《城市与狗》、《绿房子》早已奠定了他的地位。彼时,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没有写出《百年孤独》,但后者在1982年就获得了诺奖,而巴尔加斯·略萨为此又等了28年。“巴尔加斯·略萨等得太久了,诺奖本可在他创作力最旺盛时给他,现在才给,让我想到了几年前的莱辛。”止庵说。曾竞选总统“文学就是一把火”拉美文学学者林一安是1993年5月拜见巴尔加斯·略萨的。他当时正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当访问学者。“他就是一位帅哥啊!风度翩翩,就像中国的儒生。”时隔17年,林一安向本报记者回想起与巴尔加斯·略萨那次见面,还兴奋不已。林一安告诉巴尔加斯·略萨,拉美文学对中国影响很大,有很多中国人在读他的作品。他听了很高兴。巴尔加斯·略萨谈兴很浓,极富亲和力,林一安于是问他是如何定义文学的。大师的回答很斩钉截铁:“文学就是一把火,它要把世界一切不公平和丑恶统统烧光。”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无论是《酒吧长谈》,还是《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都体现了这一思索。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略萨曾参加秘鲁总统大选,但最终惜败。林一安回忆,那次见面时,大师还和他开玩笑说:“你比我年轻。我所受的打击比你大!”林一安这才觉得,大师尚未从竞选总统的失败中完全恢复过来。写实主义者“中国市场被看好”苏童是1980年代初读到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的。他昨天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我当时读到他的《城市与狗》、《绿房子》和《酒吧长谈》,特别有震撼力。”据介绍,略萨创作体裁极为丰富,有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歌、文学评论、政论杂文等,其诡异瑰奇的小说技法及丰富多样的深刻内容为他赢得“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美誉。巴尔加斯·略萨曾以国际笔会会长身份三度造访中国台湾,而他也于1994年7月6日偕家眷访问了北京、西安和上海。和前几年诺奖获得者不同,中国很多出版社都有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的版权。99读书人不久前一举拿下了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胡利娅姨妈和作家》、《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等代表作的版权,而上海译文出版社则在去年末出版了《城市与狗》、《公羊的节日》和《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三部作品。今年,还会有新的译作出版。中国的出版社认为,“巴尔加斯·略萨此番获奖,将有利于其作品在中国的销售前景”。●1959年,其小说《首领们》获西班牙莱奥波尔多·阿拉斯文学奖,这是他首次获文学奖。●1962年,其小说《骗子们》获西班牙布雷维图书馆奖。●1967年是略萨文学创作大丰收的一年,他共获三项大奖:西班牙评论奖、秘鲁国家小说奖和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小说奖。●1985年,他的小说《世界末日之战》获海明威文学奖,第二年又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2000年,略萨获得了第13届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略萨《城市与狗》:用血泪唤醒沉睡的心灵《城市与狗》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的成名作,也是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展开的四部里程碑小说之一。“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故事以一所军事学校为背景,该校在外人和少年眼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家长们将这里视作让孩子们得到磨炼、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地方。少年们却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小社会:新生刚一入校就要遭受“洗礼”,从财物到自尊,遭到全方位的抢劫和凌辱;等新生升入高年级,同样继承“传统”欺压低年级;抽烟、喝酒、聚赌、偷窃、拉圈子、群殴、装病请假、越墙出逃、嫖娼,甚至偷考卷买卖试题都是家常便饭,大部分教官毫不知情,协助管理的士兵视而不见。直到一个绰号“奴隶”的少年在演习中被枪杀,他唯一的朋友阿尔贝托终于挺身告发,可他并没有为朋友唤回正义,一切罪恶竟然不了了之……《城市与狗》和略萨其他所有的作品一样,充满着强烈的现实感,并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整个军队和警察机器,作品寓意十分明显。这个故事其实是个悲剧,枪杀事件的迅速平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秘鲁底层社会生活的艰难、麻木和无情,也揭示出底层大众生存的艰难处境和那些少年成长中的迷茫和剧痛。虽然底层社会充满了太多的纠结和痛苦,成长的道路上要遭遇无数难以言表的剧痛,这本书的“尾声”部分却带来了一道明亮的阳光,以及些许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结尾,社区张开双臂,欢迎这些从军事学校毕业的年轻小伙子。他们从此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个性中的残暴、疯狂和邪恶仿佛只是一种在军校环境下爆发出来的青春期综合征,涂上时间的药膏后自然痊愈,继而甚至被遗忘。略萨曾在访谈中说,文学是要唤醒沉睡中的人的,像把一块石头扔进水池一样,在他后来的作品《情爱笔记》里,这块石头就是欲望。而他完成《城市与狗》时才25岁,对于唤醒沉睡中的人的石头究竟是什么,作者正进行着艰难执著的探索,亦血亦泪亦歌正是这部作品的主旨。从写作技巧上看,略萨继承和发扬了福克纳那种反复切换叙事视角的手法,在《城市与狗》中不断变换的叙事主体,虽然构成了刚开始阅读该书时的主要障碍,但极强的情节性依然吸引读者继续前行。随着故事的铺展,变换的叙事主体成了一种优势,几位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一凸显,给整体带来强烈的立体感。另外,《城市与狗》的叙事语言幽默冷静,对话则十分粗鄙,这显示了略萨清醒的头脑和文学写作意识。在这样的语境下,略萨的作品无疑会给我们全新的阅读冲击。无从言表的痛——管窥略萨《城市与狗》随着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城市与狗》这部著作逐渐走进了读者的视野,而本书的作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也逐渐地被国人所熟悉。瑞典文学院对略萨及《城市与狗》的获奖评语为“他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马里奥-略萨称自己获奖是诺贝尔文学奖对拉美文学和西班牙语文学作品的承认。《城市与狗》是作者根据自己少年时在军校学习的亲身经历写成。“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作品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打架斗殴”、“金钱交易”、“赌博”、“嫖娼”、“上课捣蛋”等丑恶行为,揭示出底层人生存的艰难处境,有相当大的震撼力。正如略萨所说,《城市与狗》是在写成长中无从言表的痛。《城市与狗》以一所军事学校为背景。同大多数未成年人聚集地一样,该校在外人和少年眼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家长们将这里视作让孩子们得到磨炼、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地方。少年们却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小社会:新生刚一入校就要遭受“洗礼”,从财物到自尊,遭到全方位的抢劫和凌辱;等新生升入高年级,同样继承“传统”欺压低年级;抽烟、喝酒、聚赌、偷窃、拉圈子、群殴、装病请假、越墙出逃、嫖娼,甚至偷考卷买卖试题都是家常便饭,大部分教官毫不知情,协助管理的士兵视而不见。直到一个绰号“奴隶”的少年在演习中被枪杀,他唯一的朋友阿尔贝托终于挺身告发。在《城市与狗》中,略萨成功塑造了一个“中间人物”,他便是阿尔贝托。为人不卑不亢,不欺负弱小,也不容强者欺负。在捍卫尊严和个人合法权利方面,阿尔贝托绝对不放弃斗争。在《城市与狗》里,阿尔贝托时而生活在社会上层,时而与来自社会底层的黑人、混血种族学员住在同一宿舍;他既看到了上层社会的伪善、欺诈和糜烂的生活,也了解了贫苦阶层的悲惨处境。这两个极端他都不能接受,因此宁肯躲进文学天地,逃避“狗咬狗”的生活。这样,阿尔贝托就逐渐培养了这样一种能力:建造文学的城池,去抵挡“城市”喧嚣和“狗”们的狂吠;因为文学为个人的反抗提供了武器,也提供了施展的空间。无疑,阿尔贝托正是略萨的化身。略萨动笔写《城市与狗》的时候,年方二十二岁。书中引用了法国左翼作家保尔·尼桑的一句话:“我曾有过二十岁,我不同意任何人说那是最美好的年华。”可见成长中那份无以言表的痛给了作者怎样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城市与狗》中,略萨不断变换的叙事主体,构成了刚开始阅读该书时的主要障碍,但极强的情节性依然吸引读者继续前行。随着故事的铺展,变换的叙事主体成了一种优势,几位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一凸显,给整体带来强烈的立体感,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这部略萨二十五岁时完成的作品,成为“青春文学”领域某种难以超越的巅峰。略萨《城市与狗》选一个旧作,一是换换口味,以战胜审美疲劳,二是温故可以知新。冯小刚同志不也《温故1942》嘛。一年快过去,后窗只谈了四期,离初期的设想相差十万八千里,原定每个月怎么也得来一次。一个原因当然是忙,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作品能激起谈话热情的作品没有出现。出现激情的就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莫,这个老先生,我们想先放一放,下次谈。想谈出东西,和作品的关系一定要像初恋,一分钟不见就想得要死才行。这后窗四人谈的过程,就像从初恋到结婚,一旦领了证,就失去了热情。不过,婚后恋也不是没有。此次略萨的《城市与狗》算是一次,同志们谈得相当激烈,甚至有点吵架的意思。这个气氛好,像是婚后的气氛,但又像婚前。因为毕竟热烈。选略萨是因为审美的疲惫。同志们觉得拿大腕开刀,总归会有收获。就选了老萨。但选了之后,长时间的阅读就不那么好玩。那么长的外国名字,不像我们的张三李四容易记。切入点也不同。我主要关注他的技术问题。到底什么因素让国内作家如此看重他?为什么他的口碑如此之好?看了以后,感觉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我的总结是,这个小说像投石入水激起的一圈圈涟漪,他能将一个很小的事件推向极致,直至海啸。这是老萨的本领。就是军校的一群孩子偷了考试卷子,然后,其中一个出卖了同伙,然后,同伙将他用枪打死了,然后,军校高层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彻底查清真相,还是不事声张地敷衍过去,底层军官和最高长官之间发生了冲突,然后再生发出人性善恶,权力控制等更大的问题。花里忽哨的叙事视角,细如发丝的心理和动作刻画,的确不是平时的来稿所能比拟的。但要说有多么伟大,多么出奇,这种感觉还没有找到。读后的第一体验是,像极了一部好莱坞的电影剧本,直接可以拍片子。特别是作品一开头几个人分工,偷卷的场景,搞得希区柯克的惊悚片似的,有着明显的镜头感和商业痕迹。也许是我们现在看这类电影太多了的缘故。基本能体会到的,是能以一个很普通的事件,最终发展到对人性的追问和对权力体制的反思这样的终极层面,这个本领是不一般的。我完全没有想到晓辉同志能发出关于阶级问题的高论。而且,这个标题的妙处,还是有点领会不了。师总找出略萨的《城市与狗》让同志们有点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青春期的感觉。先从读者的角度说-下读后感,,故事叙事节奏属慢热型,故事节奏渐次递增积累到最后真有能令人心动过速热血沸腾的功效。若除去异域背景人名我的第一主观印象是南美版青春祭。故事的情境除去时空差异,打通了种族文化的隔膜。使人能进入到其人物内心情景产生共鸣。南美军人执政在故事中只是一抹铅灰色的背景,但对青春和生命的扼杀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其最终指向无疑是军人政府专制体制。其二需讨论的是,阶级性。是否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看法还需争论。略去主要细节,老萨再现了军校中隐蔽在校园中不同年级间的潜规则,以国内通俗说法即“江湖地位”。等级在这里显而易见,江湖地位更多的是靠年资,靠拳头的弱肉强食自然界法则来体现,在军校中家庭社会背景等退边缘,更多的是学生与军官的对立,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对立,而更残酷的是同年级同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