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课题名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一、课题设计论证1、本课题的界定,相关的研究现状评述。2、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什么问题。3、本课题选题的教改意义及应用价值。4、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本项改革方案的主要思路、方式方法、途径、措施、策略等)(以上四方面内容的阐述共限定在2000字以内)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从国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史,可以了解各国对信息技术教育虽采用不同的做法,但都体现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占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呼声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也补充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甚至博士毕业生,即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普遍还不容乐观,在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这-2-三者都不重视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学产生效益的收效甚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如: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在课堂中不喜欢听讲课,喜欢上网、喜欢玩游戏,喜欢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于是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教学效率特别低。许多学生学习一学期后,似乎什么都会,又似乎什么都不会。分析问题,归结原因是多方面的:1.现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不仅信息技术学科,其他学科也有这种情况;2.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学生能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多了,对信息技术不再有神秘感,教师若还是按讲、练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不感兴趣;3.信息技术教师有的是理工科出生,对教育学心理学钻研不够。不了解学生年龄特征,在课堂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无法采取合适的方式掌控课堂,也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针对问题现象与分析,我们查询了网络上的相关课题。了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已有教师在研究。从目前课题成果看,大部分是对理论的阐述,提出的改进途径,缺乏具体实例指导,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也决定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探索”的课题研究,希望能够在前人已有的成果上有所突破。二、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将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有效方式,为学生创-3-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探索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评价方式、参考标准,同时也能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三、研究目标、内容、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研究目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结构、课型、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基本环节,改革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行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研究目标如下:(1)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构,探索适合新一轮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2)提高研究者的教育科研水平及适应课程改革的能力。(3)研究学生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主要内容: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根据实践过程中的可行性、选择性、多样性、灵活性、交互性、系统性的原则,以及研究者的专长,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1.小学信息技术备课有效性的研究;2.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构及教学常规的研究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4.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研究。-4-主要观点1.有效性课堂应该是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个时段都有事做,或动脑,或动手,或交流,或协作。2.有效性课堂应该是能让学生心情愉悦,具备良好心理学习环境。3.有效性课堂还应该是学生能运用积累的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创新之处1.可操作性方面通过研究,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理论课、操作课、综合创作课三种课型的具体教学模式和课堂管理策略,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让教师师能够快速把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向,在运用模式过程中根据自己教学风格进行调整,快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可应用性方面通过实践,探索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学等资料,共同探讨并实施具体课例,积累有效学习案例,形成一系列可应用的学习资源。四、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和实践步骤研究思路:首先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弊端提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影响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整理近年我区小学信息技术研讨课课例,分析教学方法、评价模式,改进后再次实践于课堂。其次,课题组成员分年级、分课型进行轮流开课研讨,采用实地听课,运-5-用我们专业水平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备果、交流的形式进行研讨,解决校际间集中困难的矛盾。通过课例的实践,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水平,形成信息技术课堂独有的教学模式。积累课例,理论升华,探索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研究方法:调查法(了解目前我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现状)问题法(发现课堂教学问题,尝试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解决问题)行动研究法(校内日常课堂、校与校间交流研讨课堂等实践活动)观察法(观察不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实践过程中课堂状况的改变)经验总结法(各类指导活动的讲座、总结、研究报告)技术路线理论研究(阅读、讨论)——现状调查(教与学)——对策寻求——教学改进——案例积累——理论提升。实践步骤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4年10月)1.确立课题,做好开题的准备工作,进行开题论证,确定课题组人员,明确分工,撰写课题方案,申请立项。2.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4月)1.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实施实验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反思,努力实现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行的转变,形成新的经验、规-6-范。2.做好实验中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反馈信息、制定对策,形成并完善实验理论和目标。3.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找出问题多在,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结论。-7-二、研究计划研究计划(1)教改实验的实施范围及布点,或调查研究范围全校三、四、五年级学生。科目:信息。研究计划(2)主要研究阶段及拟解决的问题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4年10月)1.确立课题,做好开题的准备工作,进行开题论证,确定课题组人员,明确分工,撰写课题方案,申请立项。2.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4月)1.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实施实验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反思,努力实现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行的转变,形成新的经验、规范。2.做好实验中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反馈信息、制定对策,形成并完善实验理论和目标。3.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找出问题多在,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结论。总结阶段(2017年5月—6月)1.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8-2.根据实施情况,全面评价课题研究的成果3.总结成败得失,上升为经验理论,撰写成研究报告4.撰写结题报告,准备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研究计划(3)调研、测查项目、学术会议规模及时间调研对象:全校三、四、五年级学生。会议时间:每次40分钟的交流沟通预期成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结题报告,《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资料汇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影像资料。预期效果1、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得以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2、探索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评价方式、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