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际交往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常的人际交往是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必备条件。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其克服的方法,诣在使大学生克服其心理障碍,达到自我完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键词:人际交往大学生策略引言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进入大学,他们远离了父母,告别了昔日的同窗、老师,在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中,既怀念自己的亲朋旧友,又渴望与人交往,建立新的友谊。这种特殊的环境,增强了他们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学习,全面发展、就业及事业发展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奋发向上,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矛盾,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就容易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压力,内心的矛盾也难以化解,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则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如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能指导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2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认知偏差引发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我”字当先,往往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过分注意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身边人的感受,总是想到自己,恨不得让自求都围绕他的意愿转动,服从于他。稍不如心意便大发脾气,情绪波动较大;还有的交往模式尚未成熟,至于自己喜欢、合得来的人交往并要求对方顺应自己的标准。尤其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家人的宠爱,要什么给什么,没有受过打击和挫折,因而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自我中心的人,常常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生活中,不能站在朋友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长此以往,同学只会避而远之,这样的就会到处感到孤独无助。2.2交往心理的偏差引发的问题自卑心理: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况。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心理承受能力弱、行为退缩、做事情犹豫不决,而且比较敏感,害怕失败。由于大学生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成绩优秀程度以及个人能力等各种原因,有些大学生很容易在心理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自己哪方面都不如别人。尤其是那些来自小城镇或者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感觉自己在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有些同学自己的学习成绩差,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有些大学生还会因为自身的外貌或身高而深感自卑。日积月累,这种自卑的感觉压抑在心里得不到正确的发泄,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做什么都是一个人,很难融入到大集体当中。羞怯心理:羞怯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较常见的现象。有调查显示,近半数(49.7%)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因为害羞而不敢与人交往”。这类学生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腼腆,不好意思,脸色绯红,紧张不自然。羞怯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很大的约束了自己的言行,难以清楚的、充分的变大自己见解和情感,因此人际滚系的范围很小,进而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妒忌心理:妒忌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通过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嫉贤妒能,对别人的长处或成绩心怀不满,讽刺、挖苦、中伤、诋毁甚至攻击、破坏,所以嫉妒容易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3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应对策略3.1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实践体系当前,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首先,明确课程地位。要科学制订人际交往能力规划,明确教育内容,在设计内容中,要体现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交往的内容,人际交往的技巧等,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第二,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平台。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既要有完善的、科学的教育理论,还要构建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的实践平台,只有加强理论教育,让学生知晓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系列理论问题,才能使学生有的放矢施展交往技巧。而交往技巧的运用,必须依赖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积极创设仿真环境,利用实践课堂创设环境,要注意主题鲜明,教育目的明确,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真学、真用,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2在交往实践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交往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既是近现代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交往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及发展的现实土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在交往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和掌握相应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寻找共同话题,主动交往。不少人怕交往是因为怕与人谈话,觉得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其实,在社交场合可以使用的话题有很多。当时轰动性的社会新闻、重大的体育赛事、畅销书等公众热门话题,大家了解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容易接上话,以避免冷场。从中还能观察和了解对方的兴趣所在、知识结构乃至个性特征,并可能碰撞出其他新的话题。选择能让对方成为“专家”的话题,既可避免冷场,又能增进知识,还让对方十分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会积极倾听。倾听本身就等于告诉对方,他是一个值得你倾听讲话的人,倾听所表现出的是对对方的尊重和欣赏,无形之中就会增强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善用赞美与感谢。应该真诚地认为对方值得赞美,并注意发现对方身上值得赞美的地方,将它表达出来。赞美别人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能太夸张而言过其实。过于夸张的赞美会被视为并非出自真心,甚至别有用心。结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但是,由于现在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要求在校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要有意识地从品格、性格、能力、学识、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锻炼自己,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的生活。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的探讨,使大学生们对人际交往有所认识与理解,学到一些人际交往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顺利开展人际交往,圆满度过大学美好的校园时光,为今后生活与工作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唐守冬.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河学刊,2008(134).[2]李学斌.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8(3).[3]秦崇兰,牟艳娟.大学生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应对策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3).[4]魏俊桃,陈谊.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