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深圳市教育局2015年3月—2—目录一、编制背景.........................................3二、编制目的.........................................4三、适用范围.........................................4四、指标体系.........................................4(一)指标构成及权重..................................4(二)指标分解描述....................................71、基础支撑环境(37分)...........................72、数字教育资源(20分)..........................133、应用能力水平(80分)..........................164、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22五、说明............................................23—3—一、编制背景2012年,我市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同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任务是开展“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探索”。我市要有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要助力智慧深圳建设,要创建深圳教育云,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都必须要有抓手。为此,我市在2013年初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深教〔2013〕128号),决定组织开展首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2014年,“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和近三年我市承接国家部委和省改革任务。同年6月,我市下发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深教〔2014〕252号),决定在全市122所学校开展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为推进我市“智慧校园”试点工作,促进并引领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根据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等文件,结合我市实—4—际,特制定《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二、编制目的(一)为我市中小学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指引;(二)为3年打造100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提供评估依据;(三)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未来学校新形态。三、适用范围本标准指引的适用范围是我市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中小学校。四、指标体系(一)指标构成及权重本标准指引根据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原则,兼顾可操作性和突出应用的特点,分为基础支撑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力水平、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总分值150分(详见表1)。表1指标构成及权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分值(分)基础支撑环基础设施校园网1—5—境(37分)(12分)教室与师生装备配置1特色环境建设6校园智能广播系统与校园电视台1校园安保系统2绿色能源(1分)1网络空间(5分)学生空间1教师空间1管理者空间1家长空间1班级等机构空间1信息化应用系统(20分)基础支撑系统3教学服务系统6管理服务系统7研训服务系统2社会服务系统2数字教育资源(20分)基础性资源(4分)国家、地方课程配套教材资源1数字图书1素材资源1安全教育资源1个性化资源名师课堂资源1—6—(8分)教师专业发展资源1教学专题资源1试题资源1教学案例1虚拟实验室资源1教学课例1学习软件1校本资源(8分)校本课程资源2微课资源2公开(示范)课资源1主题学习资源1自命题试题资源1学生作品1应用能力水平(80分)学生应用(14分)基本技能4学习方式7自我管理3教师应用(24分)教学应用15教研应用4管理应用1家校服务2社会责任2—7—学校应用(12分)教务应用3研训应用4校务应用3社会服务2应用效果(30分)应用程度6示范活动5应用成果14特色应用5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13分)组织机构2发展规划2信息化领导力3制度保障2资金投入2机制创新2总分150(二)指标分解描述1.基础支撑环境(37分)基础支撑环境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基础和外显形式,包括基础设施、网络空间、信息化应用系统等,为师生开展教学—8—活动提供信息化环境支撑。表2基础支撑环境指标分解描述类别指标内容指标描述基础设施(12分)校园网(1分)校园网能满足“智慧校园”管理与教学需求,有光纤接入市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有独立或共享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网络服务覆盖校园公共场所,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校园网安全系统,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一级或以上要求,应具备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上网行为审计等功能,网络安全畅通。教室与师生装备配置(1分)为所有教室和教学功能室提供1000Mbps以上网络接口或无线网络覆盖,配置交互式多媒体电教平台。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不小于5:1,拥有支撑移动学习和交流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特色环境建设(6分)配有与课程内容配套的特色功能实验室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特色环境(如探究实验、智能机器人、视听体验、动感操控、动漫创作、网络化学习生活、3D打印、自动录播教室、创客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9—校园智能广播系统与校园电视台(1分)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支持自动播放、循环播放、临时广播、支持任意分区控制和点对点播放。高清数字校园电视台,配置演播室、导播间、灯光系统,可与录播教室混用。配备数字化摄录、采集、编辑、播出系统,实现校内直播功能。校园安保系统(2分)提供对校园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并对安全隐患发现、检查、处理全过程跟踪,并支持与统一认证系统进行集成。提供对学校场所全方位、立体化管理和监控的功能。具有校车安全管理、消防报警、紧急广播与疏散、视频监控、食品安全跟踪等子系统。绿色能源(1分)使用太阳能装置、POE供电等绿色环保设备;建有能效监控系统,对设备进行能效监控和管理。网络空间(5分)学生空间(1分)为每位学生建立实名制网络空间,提供课程资源、作业、小组学习、成绩查询、测评、问题求助、互动交流、作品展示等功能。教师空间(1分)建立实名制教师与教研员网络教学空间,提供备课、布置作业、答疑、成绩管理与分析、教研活动、培训学习、教学规划、教学评价、相互交流等功能。管理者空建立实名制管理者网络空间,提供教育运行状态监—10—间(1分)控、工作任务审批、通知与信息发布接收、互动交流、成果展示、个人收藏等功能。家长空间(1分)建立实名制家长空间,提供学生平安信息、学业表现、考试成绩、出勤情况、生活情况、健康报告、教育咨询等功能。班级等机构空间(1分)建立班级等机构空间,提供公告、课表、活动组织与管理、论坛、作品展示、师生沟通交流、学生管理等功能。信息化应用系统(20分)基础支撑系统(3分)统一门户和认证系统(2分)学校门户网站内容丰富,板块设置合理,信息发布更新及时。支持校园信息系统的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提供单点登录服务;能将各种应用系统进行无缝集成。数据交换与共享(1分)校内各网络空间、各应用系统要实现互联互通,并与市区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及服务互联互通。教学服务系统(6分)备课及管理(2分)为教师提供专题性素材、知识点学习(探究)工具、学科编辑工具等多种形式的备课支撑环境,能将资源库、题库有机集成,支持与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融合。具有备课结果的上传、浏览、查看、下载、统计、评价等功能,且能有机集成到教师网络空间中。—11—互动教学环境(2分)提供师生开展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等多种教学互动活动的支撑环境。资源管理与共享系统(1分)提供资源分类与编目、上传与下载、检索与浏览、审核、共享、评价、统计与分析等功能,实现学校资源互通且与市、区资源平台相接。网络考试与学习评价(1分)提供采编组卷、考试编排、网络考试阅卷、成绩分析评价等功能。管理服务系统(7分)学校基础信息管理(1分)提供对学校、学部(小学部、初中部等)、部门(行政、教学、后勤)、年级、班级等组织机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提供学生学籍和教职工人事档案等的常规管理功能。教务管理(1分)提供课程安排、学生选课、日常审批、教学功能室管理、社团管理、绩效管理、教师和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等功能。校务管理(1分)提供通知、公告、请假、转学等校内日常事务的在线申请、审批、发布等功能。后勤管理(1分)提供校产、场地、材料等信息的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功能,支持门禁、水电等的智能控制。—12—学生综合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2分)提供学生综合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板和体系的定制、个性化编辑与管理功能,支持布置评价任务、任务进展情况的跟踪与监控、汇总计算评价结果等功能;提供评价任务表、评价进度表,以及个人、班级、年级评价结果等各类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学生智能管理系统(1分)提供基于物联网的学生智能管理系统,支持学生考勤、消费支付、图书借阅、机房上机等应用。研训服务系统(2分)互动教研(1分)提供教研活动的计划、组织与审批、过程管理、动态查询、成果管理与共享等全过程管理功能及信息化教研工具。教师培训(1分)提供在线校本培训功能。社会服务系统(2分)家校互通服务(1分)提供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和沟通的功能。文化建设与课外活动服务(1提供校内外文化、艺术、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的信息发布功能。—13—分)2.数字教育资源(20分)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优质资源的教学应用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根据国家《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技[2014]6号)文件的精神,数字教育资源分为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三大类。在本标准指引中,基础性资源是指与国家、地方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个性化资源是指学校根据办学需要选择性购买的个性化教与学资源;校本资源是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专业人士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生成的资源。表3数字教育资源指标分解描述类别指标内容指标描述基础性资源(4分)国家、地方课程配套教材资(1分)包括与国家、地方课程配套的电子版教材、教材配套课件、光盘等资源。数字图书(1分)藏书结构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知识内容全面;有与学校培养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核心资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书刊。配齐各学科必备工具书、教学参考书,能满足教学需要,方便学生在各种终端上使—14—用。素材资源(1分)能满足本校教师制作自己个性化课件的需求,包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安全教育资源(1分)数字安全教育视频、安全科普读物等安全教育资源。个性化资源(8分)名师课堂资源(1分)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名优教师课堂实录为主,内容包括课堂实录和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教师专业发展资源(1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相关的系列化培训数字资源。教学专题资源(1分)以专题形式集成在一起的各种相关教学资源。试题资源(1分)通过购买获得的试题资源,包含试题内容、解析、参考答案等,题型多样,有梯度。教学案例(1分)对教学过程中真实情境进行描述、总结、反思等的案例资源。虚拟实验室资源(1分)针对学科教学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及我市现行教材的虚拟实验资源。教学课例(1分)提供支撑完整课时教学,与教学设计方案相配套的课例资源,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以及教—15—学过程等内容。学习软件(1分)用于相关教学的学习类软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