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代码76984809-41项目编号HB2011342河北省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申请批复)所属省份河北省(省级教育部门盖章)主管部门磁县教育局(盖章)编制人员苗文玉编制日期2011年12月5日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310-2398186手机号码15030055888电子邮箱cxsunxiaozhang@126.com河北省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盖章)1“机构代码”是指按照(教发函[2010]117号)文件要求编订的教育统计学校(机构)代码。2“项目编号”的前2-3位字母为本省市简称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例如,北京“BJ”、内蒙古(NMG);最后两位编号由各省市按照项目学校在本省市的排序统筹填写。内容目录序言....................................................1一、建设背景与基础......................................2(一)建设背景........................................2(二)建设基础........................................3二、建设思路与目标......................................5(一)主要问题:......................................5(二)指导思想........................................5(三)基本思路........................................6(四)建设目标........................................7三、重点建设内容.......................................12(A)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12专业一、焊接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12专业二、现代农艺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29专业三、酒店服务与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44专业四、煤炭综合利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61专业五、机械制造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78(B)其他特色项目建设计划............................97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计划...........................97四、主要保障措施.......................................106五、经费预算...........................................109六、实施步骤...........................................109附件1:...............................................112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112附件2:...............................................120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1201序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要求,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1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河北省、邯郸市和磁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经过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的多次调研、深入探讨、反复论证、修订,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分为序言、建设背景与基础、建设思路与目标、重点建设内容、主要保障措施、经费预算、实施步骤、附件八大部分。我校就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的经费总预算为15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000万元。重点建设焊接技术应用、现代农艺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煤炭综合利用、机械制造技术技术五个专业,资金主要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地方财政421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00万元,其他投入67万元。按照方案的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分项目分年度确定项目的经费安排、建设进度,并从机构设立、保障机制、过程控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通过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磁县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河北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具有一定影响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磁县地处河北省最南端,隶属河北省邯郸市,总面积1035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390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磁县古称磁州,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是著名的中国磁州窑文化的发祥地,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县,中国童装加工名城。磁县地势从东到西呈平原、丘陵、山区三分天下,这里矿产资源丰厚,县域内有申家庄煤矿、观台六合煤矿;水力资源丰富,漳河、滏阳河两条河流上有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交通十分便利,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广高铁纵贯南北。这里气候适宜,农业经济基础丰厚,工业发展形势良好,产业优势明显。在人才需求方面,我校发展具有两大优势:一是201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五大园区,即:煤化工产业园区、林坦装备工业园区、磁州商贸城、溢泉湖休闲度假区、漳河生态科技园区。预计五大园区每年需要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约2000多人。二是河北省将冀南新区作为省级第三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为主要产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预计每年需要焊接和机械制造有关人才1000多人。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产业化项目列入了县2011年十大发展项目之一,主要领导还多次到学校参观视察,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向职业教育倾斜,大力支持学校的示范校专业建设工作。目前,制约磁县经济发展的瓶颈有以下三点:一是有的企业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二是生产规模偏小、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下;三是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管理。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职工素质低下。随着磁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制造加工新技术、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和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据有关部门统计,磁县每年需要新增技术工人、企业管理人才3000多人,同时需要对3000多名在职职工和管理人员、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做为磁县职业教育的排头兵,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强大的市场需求,为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要继续向更高层面发展,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通过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使全校教职工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同时,培育办学特色;通过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3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条件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更好地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二)建设基础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95年,学校占地124.6亩,总建筑面积达到86536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培训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餐厅、标准化的运动场。学历教育在校生年均5900余人,非学历教育每年培训企业员工及农民工6000人次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以上,双证书取得率达到95%以上。2008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发展,学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和认可度逐年提高。学校先后获得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中小企业人才培训示范机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邯郸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学校先后被中国焊接协会吸收为会员单位,省焊接学会吸收为理事单位。曾成功举办了河北省第四届焊接专业学术年会,参与组建了邯郸市焊接学会。被冀南装备新区、邯郸纵横钢厂、天津电建、江苏永钢集团等多家企业定为“优秀技工培养基地”。2、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初具规模。学校先后与3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力争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密切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推动校外顶岗实习。坚持科技兴校、品牌强校、以德立校、文化塑校和开放活校,全方位提升学校品牌和实力,巩固原有相对规模优势、增强竞争力,广泛吸纳校内外发展资源,共同形成求学深造和就业创业的强大合力。3、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我校在考察了山东、江苏、北京、邯郸等地的基础上,依据沿海发达钢构、船厂、电建和我县周边市县对电焊用工的需求,与省焊接学会联合组建了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成为我县乃至邯郸市最大的焊接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针对磁县工业园区和周边市县机械制造技术用工量的增大,开设了车工、钳工等专业;随着机械加工技术行业对精密件加工精确度的提升,在2006年增设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满足市场用工需求,扩大了学生就业的广度和深度。在我校共开设的14个全日制专业中,焊接技术应用、酒店服务与管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煤炭综合利用、机械制造技术技术这几个4品牌专业招生培养人数占到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其他专业。4、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学校现有教职工328人(专职教师272人,兼职教师42人,教辅人员14人),其中有双师型教师120人。本科以上学历25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占94.4%;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1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学校聘任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9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占30.89%。在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的教师有120名,占专任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53%。企业兼职教师42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37%。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外出培训或到企业实践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水平,同时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到校兼职,充实我校的专业教师队伍。5、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我校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所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自2004年以来,学校累计共投资2580万元,进行实训设备的购置与更新。学校共建有14个校内实训基地,56个标准的实训室。可以满足机械制造技术、数控、财会、计算机应用、农林、餐旅、服装、焊接、建筑、煤化工、电子电工、畜牧类等1800名学生同时实训实习。所有设备除满足学校各专业的实训教学、技能练习和技能鉴定工作外,还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培训任务和对外加工任务。6、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初见成效。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我校针对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改变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增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主导的内容,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职业就业能力教育,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