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湖图(一塌糊涂)北大红楼①北大历史•1898年成立,原名“京师大学堂”,“改革维新,兴学图强”的产物,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海战失败,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的产物);•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7年,学者、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任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网罗大批人才,活跃了学术氛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先后执教,毛泽东也在图书馆任职,这一时期是北大历史上非常活跃的时期,也成为了民主运动、革命运动的中心;•北大是“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策源地,也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小平,你好”口号的提出者,表现了对改革开放的支持。2.北大人物•李大钊、冰心、毛泽东、陈独秀、周作人、马寅初、冯友兰、梁实秋、季羡林、谢冕,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3.北大建筑•燕园、校门、红楼•一塔湖图(戏称“一塌糊涂”)现实中的北大暴露出的阴暗面:•a.网上有人称“北大,你已经无耻到了极点”•b.自诩为北大才子写的书名:《狗日的北大》•c.微分拓扑学教授张筑生之死•d.北大教授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e.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报道理性思考•说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已经变得沉重,兴冲冲的脚步或许已不大迈得开了。我们分明感到:北大虽然脱俗,但也难于免俗,甚至还有丑陋的地方。但“永远的校园”,这又是一个多么具有诱惑力的题目呀!让我们一起走进校门,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审视北大吧!请大家速读《永远的校园》一文,把你对北大的理解告诉我,把“永远”的原因告诉我。谢冕,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诗人。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汉族。l945—1949年在福州三一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及《新诗评论》主编。从2005年起担任北京大学诗歌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著有《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l0余种。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词语积累sùyānchōngjǐngfēncūo•夙缘燕园憧憬氛围切磋•Pángnànbáqiánjǐhuī•彷徨蒙难跋涉虔诚给予诙谐•lǚyǎntiàopū•步履繁衍眺望前仆后继•èguīqìjùnhèsù•阻扼皈依契机严峻负荷肃杀迅速浏览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1-5)校园生活的永久记忆。(6-15)北大精神代代相传。(16)结尾照应开篇,不朽的北大精神至中国魂绵延不绝。3/15/2020“蒲公英种子”有什么象征意味?我一生没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我最大的成功就是选择了北大。我因为这种选择,也获得了最长久的幸福。北大给了我知识,北大给了我精神——理想、信念、抱负、胸怀。我在北大也经历过一些不大不小的风雨。但是,我始终热爱北大。我对我当初的选择,至今不悔。——谢冕讨论:燕园为什么从蒲公英写起?•内容上借小女孩吹落蒲公英种子,不知不觉中生根成长来喻写自己就像这个种子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与燕园结下了不解之缘,结构上引出下文3/15/2020永远的校园空间物质层面的北大校园“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的抽象的校园(重点)燕园记忆师长各具风采治学严谨同学存在差异友谊真醇氛围切磋知识进军科学北大的精神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勇敢抗争富有历史预见和进取思想复合丰富的精神气质敏感锐气眼前的柔美与历史的雄健合成朝朝夕夕的弦诵之声与岁岁年年的奋斗呐喊合成勤奋的充实自身与热情的参与意识合成洒脱充满活力科学民主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勇锐的抗争精神核心北大的灵魂社会精英意识被选择的庄严感献身精神和使命感中国魂校园为什么是永远的?校园生活的永久记忆北大精神的代代传承中国魂的绵延不绝“这里是我的永远的校园”“燕园──这座熔历史意象和时代气息于一炉的人文景观,积淀着北大难以言喻的神奇魅力──精神的魅力、信仰的魅力、学术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北大’这个品牌式的校名是一种永恒的精神、永久的信仰和永存的人格力量的隐喻……北大始终是中国学界猎猎飘扬的一面旗帜,北大永远与祖国血脉相连。‘敢为天下先’是北大代代传承且生生不息的精神,是北大人共有的精神基因。”小结蓝调,摇滚,RAP兼收并蓄;崇拜韩寒,崇拜郭敬明,崇拜扑朔迷离的文字;追求凡高的精神,追求纷乱即兴的街角涂鸦;业余爱好不是登山,不是涉水,而是睡觉;对认识的人一堆废话,对不喜欢的人一言不发;穿得松松垮垮,背包肩头斜搭。在街上碰见一群唧唧喳喳的人高谈阔论,内心鄙夷、不屑。即使灯火阑珊,也改变不了我们脸上的冷漠。我们是帮人不需要感谢,揍人不需要道歉的“90后”。喜欢戴着耳机,徜徉于音乐的世界,不去理会世人的嘈杂。听的绝不是旋律,而是嘈杂的乐器;听的绝不是平静的女声,而是分辨不出男女、扑朔迷离的和弦。喜欢的明星要穿黑风衣、白衬衫;喜欢的歌曲混乱新奇;喜欢的戏剧或许就是《等待戈多》。我们高呼“或许颓废也是另一种美”。我们就是一群精神的拾荒者,我们就是任凭你有再大本事也理解不透的“90后”。(节选自网络热文《精神的拾荒者——90后》)结合课文,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精神追求?一、课文运用排比、比喻、象征,句式整齐,语言优美,摘抄出你喜欢的句子。二、练笔:在青春岁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