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前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所势。可以说,未来社会,信息化将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水利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总的来说,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水利信息化建设要在国家信息化建设入针指导下进行,要适应水利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新形势,以提高水利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推进水利行政管理和服务电子化、开发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为核心内容,立足应用,着眼发展,务实创新,服务社会,保障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接下来的内容,将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提高水利有关部门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程度。2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2.1由水引发的问题第一,洪涝灾害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虽然国内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防洪工程,但是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害仍然甚为严重。据悉,每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达数千人。比如在2012年,国内虽然没有大面积的洪涝灾害,但是全国仍然有接近1.5亿人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900亿元。虽然低于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但是其绝对值依然很大。从目前国内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建设情况来看,防洪体系尚待完善,控制性工程严重不足,在建工程难以发挥其应用的效能。中小河流防洪体系标准较低,病险堤防、涵闸和水库的数量较大,防洪工程抵御洪水的能力有限。第二,水土流失严重就目前国内实际情况而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日趋降低,洪涝灾害加剧明显,沙尘暴频发,江湖库淤积严重,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活等等都造成甚为严重的危害。第三,水污染加剧我国平均每天要发生近5起水污染事件,全年共计1700起以上。2012年,62个国控重点湖泊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比例分别为61.3%、27.4%和11.3%。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除密云水库和班公错外,其他60个湖泊(水库)开展了营养状态监测。其中,4个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占6.7%;11个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占18.3%;37个为中营养状态,占61.7%;8个为贫营养状态,占13.3%。同时,每年大约有80%污染水源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江河湖库,大大超过了自然水体的净化能力,致使国内水污染面积大面积扩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不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的环境破坏也是难以恢复的。此外,非工程措施建设严重滞后,信息不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的防汛指挥部门没有配备传真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必要的设备。甚至有的基层防汛指挥部门工作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不会使用防汛相关软件,存在信息采集与报送不及时、重点不突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整体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2.2水利信息化是治水观念的创新面对着如此严峻的水问题,水利管理必须要全面提升效率和能力,做到水利管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带动水利建设现代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是新时期治水理念的关键因素在“十二五”计划的相关建议中,党中央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到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社会各基层必须要下足气力解决好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水污染问题。根据新时期发展要求,水利部在总结历史治水经验、分析水利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建设应该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转变,最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下足气力,加大科研,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是提升防汛决策指挥水平的需要水情和工情信息化是防汛方案编制的依据和相关决策制定的基础,借助先进的水利信息化技术手段,可有效提高水情、雨情、灾情等信息传输和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预测和预报的速度和精度,有效降低灾害发生频率。第二,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是提升水利管理水平科技含量的需要水利作为传统的行业之一,技术与管理创新的任务是日趋繁重。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将逐步改善水资源的监测、评价、管理等,提升管理效率,增加科技含量,促进技术和管理创新。第三,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满足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水利系统信息化专网的建成,将使着水利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变为现实。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语音、数据、视频的网上传输;非机密文件、资料的网上交换等等方式,可大大提升日常办公效率。同时,通过水利互联网的建立,日常政务将得到公开,政府办公透明化将得以实现,更加有利于政府和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和联系。此外,借助专网的建成,通过招标公告、政策公布、水利知识普及等等,也能确保社会各阶层更好地监督水利工作,将更加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2.3水利建设信息化带来的效益水利建设信息化的实现,将有效整合政府内外资源,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对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水利建设信息化还能够把一定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水利行政机关有效联系起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信息、知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等各个方面的共享,提升了包括信息资源在内的所用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此外,水利信息化对于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也是大有裨益,电子网络时代的来临,行政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使着原本传统作业模式下完成的工作将在一种全新的网络环境得到实现,无形中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成本。参考文献:[1]宋文平.浅谈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3)[2]岳华军,阎宝宏.浅议水利现代化的基础——信息化[J].中国科技财富.2009(02)[3]孟祥军,王广会,魏文志.关于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05)[4]寇继虹.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1)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