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与写作主要介绍以下4个方面内容:一、公文处理方法二、公文格式三、行文规则四、常用公文写作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办理:发文办理、收文办理。收文办理: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发文办理: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登记、缮印、用印、分发等。一、关于公文处理的方法收文办理1.签收签收手续必须完备,不能有丝毫马虎。2.审核审核的对象:需要本机关办理的公文,主要是下级来文。审核的重点: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其他部门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公文格式是否规范。对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可以退回呈报单位。3.登记登记要素应齐全。4.拟办对经审核符合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报领导批办或交有关部门、有关处室承办;需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明确主办部门;应规定适当的办理时限。5.批办6.承办承办单位应按照时限要求及时办理公文;确有困难的,应当予以说明。对不属于本单位承办的,应及时退回交办部门并说明理由。7.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紧急公文跟踪催办。发文办理1.草拟: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忠实于领导意图;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字词规范;注重时效(效率和篇幅);文种适当;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结构层次规范。2.审核审核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明确要求。《办法》第27条规定: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加强审核是提高公文质量的有效途径。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审核只是文秘部门的事;二是认为审核只是改改文字和格式。把好5个关:行文关、政策关、内容关、格式关、文字关。3.签发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下行文、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重要的也应由主要负责人签发。4.复核复核的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一规范。5.登记6.缮印7.用印8.分发二、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行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应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公文用纸:A4纸:210mm×297mm版芯:156mm×225mm每页:22行×28字=616字字号、字体:标题:2号小标宋体字正文:3号仿宋体字小标题: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格式要素:一篇公文最多有16个格式要素:份数序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日期三、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公文往来时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和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6个方面:1.按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隶属关系包括:行政隶属、业务隶属。一般不得越级行文。按职责范围行文。即:行文的内容应是本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务。2.授权行文(1)政府办公厅(室)经政府同意向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行文;(2)政府部门经政府同意向下一级人民政府的行文。3.联合行文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等,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4.一般不越权行文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政府机关不得向党的组织行文;各级政府的行文不应对党委部门提要求、下指示。部门之间对有关部门意见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5.上行文报送规则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报告和意见。6.精简效能行文应确有必要。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向主管部门行文。四、常用公文写作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种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有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规定、办法、方案、条例、汇报、申请等不是行政机关公文文种。1.命令(令)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命令(令)一般分为发布令、行政命令、嘉奖令等。2.决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政策性、约束性。只有事关大局、政策性强的重要事项才适宜使用。决定一般分为执行类、奖惩类、撤销类等。决定的写作要点1.执行类决定应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根据需要可采取条款式写法。重大决定大都经过会议讨论通过,因此对有关问题的意义、原则、方法、措施等要写得详略得当、中心突出。2.表彰类决定主要用来表彰先进,介绍单位或个人成功的经验、做法,以学习先进,推动工作。表彰类决定的正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概述表彰的背景或依据;二是先进集体或个人的主要事迹,简要分析原因,并做出表彰、奖励的决定;三是对受表彰对象提出希望,对其他发文对象发出学习的号召等。表彰类决定的事迹部分要简明扼要。3.撤销类决定主要用于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一般开门见山、一气呵成。3.公告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4.通告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与公告的区别:从内容看,通告用于公布一般性事项,有别于公告公布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从对象看,通告只在本行政区域(本系统、本单位)内公布,有别于公告向国内外公布;从发布机关看,通告可以由具有一定权限、一定管理职能的各级行政机关发布,有别于公告只能由地位较高机关发布。5.通知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知是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行政机关公文之一,其内容庞杂,形式繁多。根据作用不同,我们将通知划分为四类:印发、批转、转发类通知,指示类通知,知照事务类通知,任免通知。印发、批转、转发类通知此类通知,主要用于印发本机关,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写作要点:1.印发类通知的印发对象主要有:不能单独行文生效的工作要点、实施方案、规划、办法、纲要、宣传提纲、领导讲话、谈话要点等。印发类通知的内容应非常简洁。2.批转类通知通常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请示、意见等以上级机关名义予以批转。批转后下级机关的意见即具有上级机关发布的效力。下级机关要求上级机关批转的对象,其内容一般应是超出本机关职能范围、以本机关名义下发无法实施的事项。3.转发类通知包括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公文两类。转发上级机关公文,一般应提出贯彻意见,因此,此类通知一般篇幅较长。指示类通知指示类通知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某项工作作出指示和安排。具体又可分为部署工作性、贯彻指示性、管理措施性、制定政策性等。知照事务类通知知照事务类通知适用于告知各有关方面周知或应遵守的具体的、事务性的事项等。这类通知发送对象广泛。此类通知主要用于机构、区划调整,成立议事协调机构,启用印章,通知会议,节假日安排,作息时间变更等,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体式多样。此类通知一般篇幅较短,关键是要考虑周全,交待清楚事项,避免差三漏四。任免通知任免通知适用于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任免通知首要的是明确干部管理权限,明确任免程序,不符合程序越权下发任免通知即属行文事故。任免通知职务必须使用单位规范称谓全称,晋升职务的,前任职务自然免除,平级调整的一般在公布新职务的同时,免除原职务。行政职务职级不明确的,应在行文中注明职级。同一单位数名同一职务的任命,应根据研究顺序排列。任免通知是要求最严格的公文之一,一般使用固定格式。行文力求严肃庄重、无赘语,应杜绝漏别误字。6.通报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通报一般分为三种:表彰类通报、批评类通报、情况类通报。表彰类通报此类通报的写法类似于表彰类决定。令、决定、通报用于表彰的区别以命令的形式进行表彰,规格高,仅见中央首脑机关,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较少使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性表彰奖励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1996〕49号)明确规定“不再使用令的形式进行表彰”。决定一般用于本行政区域或本系统内最高规格的表彰,如省劳模、市劳模,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等。通报使用频率较高,一般性表彰、表扬均可使用。批评类通报此类通报,用来批评后进,纠正错误,指出有关单位或个人存在的错误事实,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批评类通报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一是错误事实。此部分内容应准确、简要、重点突出,要言不繁。二是对错误事实的评议。指出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使被批评者口服心服。三是处理决定。四是警戒要求。情况类通报此类通报用于传达上级重要精神,沟通信息,互通情况,以推动本单位或全局工作。情况类通报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通报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二是提出要求。7.议案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8.报告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中不能提出意见和建议。报告一般可分为四类:汇报工作类、反映情况类、答复询问类、报送材料类。汇报工作类报告此类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综合性工作、阶段性工作或专题性工作的开展情况,以使上级机关及时了解工作中的成绩、经验和问题,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和指导。工作汇报类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正文开头部分。应简要说明工作的时间、依据、内容、成绩等,起到开宗明义的作用,然后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等惯用语引起下文。工作情况和成绩。主要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工作的意见和打算。反映情况类报告此类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反映本单位的重要情况,以使上级机关及时了解情况,作出决策。此类报告的正文一般应有以下几个部分内容:汇报发生的情况并作客观的分析。报告处理结果或处理打算。答复询问类报告此类报告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以使上级机关了解有关情况。此类报告是根据上级机关要求作出的。此类报告的正文开始应引述上级机关来文标题、文号、要求等。如果答复的内容较简单,可以用一段文字一气呵成;如果答复的内容较多,也可以分条开列,逐条叙述。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作结。报送材料类报告此类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材料等。此类报告的引语一般很简短,只用一二句话说明报送文件或材料的缘由及其名称即可。报送的内容应视为正文,不能视为附件。《关于报送省政府组成人员情况的报告》9.请示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属上行文。请示产生于事前,不可“先斩后奏”。写作要点:1.请示的语气必须谦恭,不能以决定的口吻说话。在写请示事项时,只能写“拟”怎么办,不能写“决定”怎么办。2.关于请示的标题和结语。10.批复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写作要点:1.批复要紧扣请示事项作答,不可答非所问,复非所求。2.批复的受文单位一般应是上报请示的下一级机关。不越级行文。3.批复要求文字精炼,言简意赅。同意性批复一般不复述同意的理由;不同意的批复,应阐述原由,但也要简明扼要。11.意见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作为上行文,上级机关应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应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作为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作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