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课题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武进区南塘桥小学执笔:陆静一、研究背景1、现实背景。(1)国际社会的信息化背景使学校教学背景产生了质的变化。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高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样也正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观念和行为。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以加快推进本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理查德·赖利在1996年发表了题为《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能力的挑战》的第一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展示了一个通过在中小学教学中有效利用技术,帮助下一代学校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做好更好的准备,以适应新的美国经济的新要求。1999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进行了修改,提出了5个新的目标: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要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将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所有的学生都要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与评估,促进下一代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化的内容和网络的应用改革教与学。我国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2001年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改变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通知》中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焦点之一。全国各地教研部门和学校都在研究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摘自《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给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给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使语文课堂具有了2鲜明的时代特征,语文课堂信息含量增多,学生学习内容日趋丰富,学生亲自体验、亲手操作的实践机会大大增加,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的语文教学搭上了时代的快车。(3)我校语文课堂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我校原来一直是村小,自05年,学校原地重建添置了多媒体教室和电脑房之后,近几年来,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局限,学校在信息化技术的硬件配备方面的缺乏制约了新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学校除教材外,可视化资源匮乏,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呈现,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受教师设计能力的限制,互动停留于表面,深层次互动不够。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并没有因此发生重大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大多数教师以PPT呈现方式的应用,只起到了终端显示功能,它更象是录像,只能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东西,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作为信息源的功能,其“双向交互性”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认可度、参与度不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等方面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并没有形成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其中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校把《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旨在解决信息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课堂效率。2、国内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综述。为了了解本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加以整理与思考如下: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信息技术(计算机)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率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l),不断研制计算机软件并应用到教学中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从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培训、信息技术硬件、软件及评价五方面提出进一步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建议。并在现有课程标准和教材情况下,制定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和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引入信息技术的有关课程目标,以及开发新的学科教材,教学内容引入信息技术的要求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盲目应用信息技术的现象,尤其是随着电子白板等新技术的出现,教学中,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白板而白板,教师对新技术的应用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先进技术的优势未能很好地凸显,巨大的功能和作用远还未被开发,过度和滥用、拒绝和被动的应用都不利于现代教学和时代的要求。同时,将教育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多媒体的运用,而是要开拓更广的教学平台,扩大语文的课堂范围。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储存的大量信息,做到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语文教学,改变现有语文教学理念3落后,教学方式陈旧的局面。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向以学生学为主,从线性的记忆性学习转到非线性的发现、探索和构建性学习,从通用的标准化“生产”转换为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学,从教师单向灌输转换为交互性、协作性学习,从学生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学习。将真正有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这些,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二、理论思考1、概念界定教育信息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语文教学:即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活动。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和与之相关的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一切实践活动。有效应用:本课题研究的应用,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范围。是指结合学校现有软硬件条件和师资水平,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原理,运用最佳教学策略(包括媒体技术的选择),借鉴有价值的教育软件(课件、光盘、网络资料等),辅助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应用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其主体是语文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应以追求有效为目标,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2、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并非因为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4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然而也必须承认一种现状,由于制作出发点及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局限,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课件在内容上还受教材的限制,不能将知识面拓展开来,甚至存在“为用而用”,盲目“拿来”,“以辅代主,忽视文本”等弊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面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海量的知识资源,无从着手,在学习中也存在着交互性不强等倾向,因此,要高扬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努力克服信息技术的弊端保证教学效果。三、研究目标1、通过计算机教师和语文教师的携手,探索出教师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有效存储和应用的方式。2、通过研究,寻找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最佳结合点与有效点,探索总结出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有效应用的策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的能力,进一步改变教师的语文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从而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4、通过课题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对语文信息进行处理与应用的能力,使语文实践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四、研究内容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有效途径等进行研究,以求更加科学地认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象、总结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分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特点、探索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资源库建设的研究。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通过前拓后展和适度补充,形成厚重的教师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语文教学资源库,达到资源共享。2、研究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从而抽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策略。如:了解技术应用的必要性,选择合适的技术;研究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时间应用长短、应用时机,以选择最佳应用点;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内容的研究;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环节的研究。3、教师的教学方式的研究。5(1)主要研究新技术、新媒体的功能。如:应用电子白板改变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利用课件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资源;利用视频资源提供可视化材料的支撑;利用互动练习提高语文学习活动的交互性。(2)信息技术有效应用教学设计的研究。4、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1)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进行项目化学习方式的研究。(2)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进行探索性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索性学习方式,即教师先设计一些语文的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先做猜测或假设,学生借助计算机引导自己去发现、验证、总结出规律。(3)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进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4)网络环境下的学生阅读与习作的研究。五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