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类型一、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它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分工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萌芽阶段:15世纪至16世纪。国际分工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和发展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国际分工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基础,以国际的工业与农业分工为主要特征。新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部门间和部门内的分工成为战后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重商主义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式,一国握有货币的多寡代表着该国的富裕程度对外贸易是获取额外贵金属或货币的主要源泉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多卖少买乃至不买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5世纪到16世纪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早期重商主义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的是,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不过他们要求,在对外贸易中谨守的原则是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总额,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因此,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超于输入,以持出超。在他们看来,国家的货物财富虽然随着出超而减少,但货币的数量则增加了。绝对利益论(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亚当·斯密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1776年斯密在其划时代的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并阐述了这一新的贸易理论。绝对利益论的核心思想是:国际贸易并非零和博弈,而是正的非零和博弈,即是说贸易是互利的,并非损人利已的;互利贸易的基础是国与国之间生产特定商品的绝对成本差异绝对利益实际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如果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那彼此都可以获得绝对利益好处分工前X产品Y产品劳动天数产量劳动天数产量A国B国12112111世界3232分工后X产品Y产品劳动天数产量劳动天数产量A国B国30300303世界3333绝对利益论隐含有这样的假设:互利贸易仅仅适用于两个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经济体之间,而不能解释两个技术发展水平或生产条件差异较大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古典经济学主要继承者大卫·李嘉图注意到斯密推断的这一个漏洞,1817年他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探讨上上述情况下互利贸易发生的可能性,由此提出自己的贸易理论比较利益论比较利益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一国即使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进行生产分工的可能,并从分工中获得利益。需遵循一个原则:两利相权取其生,两弊相衡取其轻分工前X产品Y产品劳动天数产量劳动天数产量A国B国16112311世界7252分工后X产品Y产品劳动天数产量劳动天数产量A国B国30300903世界3393四项假定条件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与一种要素的生产与交换模式(2+2+1)生产要素在国内充分流动,但在国际间是不流动的生产成本不变,因而技术水平处于凝固状态物物交换与零运输成本虽然比较利益论在更大程度上解释了国际分工的互利性,在揭示国际分工的产生原因方面具有一定说服力,但未能理深入地解释国际分工的根本原因,其理论探讨还只局限于交换领域。后人以机会成本概念代替了劳动成本使分析形式有所变化,但是劳动成本的差别或机会成本的差异的产生原因,李嘉图并未给出明确的解答。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H-O模型第一次引入资源禀赋这一概念,从生产要素供给角度对国际分工的原因作了更深入的研究。该理论将国际分工理论已经从交换领域带入生产领域,被认为是现代国际分工理论的开端。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要素丰裕(factorabundance)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应量较大的情形要素稀缺(factorscarce)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应量较小的情形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根据生产某种产品所要求的不同要素间的比例,可以把产品分为不同各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将特定产品生产中耗费最多的要素称做该要素密集型产品H-O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在各个国家、区域内部,生产诸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域际间或各国间,不能自由流动货物流通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只有两个区域或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只有资本劳动两种两素(2+2+2)两个国家、区域的技术水平是一样的。两个国家或区域中,一个资本较丰富,另一个劳动力较丰富生产要素是完全可分割的,单位生产成本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效益H-O模型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彼此是不能完全代替的,所以生产不同的商品对各种要素在量上有不同的要求,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即: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应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逻辑推论可以简单的归纳为:要素禀赋不同要素供给量不同要素价格差异商品生产成本不同商品价格差异产生国际贸易H-O模型是建立在几个严格的假设条件基础之上的,这就影响了其理论的适用性,而且该理论忽视了科技进步这一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要素。在H-O模型的现实应用与验证过程中,出现很多悖逆的情况里昂惕夫反论(LeontiefParadox)H-O模型认为,一个国家将生产并出口用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用自己相对稀缺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一般认为美国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稀缺,因而工资较高。所以,美国应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利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针对美国实际情况,进行H-O模型实证,结果正好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反论百万美元出口与进口替代产品对国内资本与劳动的需求1947年1951年出口进口替代出口进口替代资本(美元)劳动(人/年)人均年资本量(美元)2550780183.313139913091339170.004181852256800173.91129772303400167.8113726对里昂惕夫反论的几种解释里昂惕夫自己给出的解释:因为美国的劳动力比别国劳动力的熟练程度要高,美国工人的生产率高出3倍,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来源于良好的管理制度、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这里,里昂惕夫提出了一个劳动非同质观点,即熟练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H-O模型的理论缺陷,动摇了这一理论的权威性。美国的需求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逆转美国的进出口限制自然资源的稀缺二、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新要素学说•人力资本说•研究与开发说产品生产周期理论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等,可以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获得提高,从而对于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人力资本说引进了一种新的要素,即在劳动力身上的资本投资,并从这点出发否定了过去理论中劳动力有同质性的假设研究与开发说研究与开发说核心思想是: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对于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多少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对于研究与开发型产业的形成,有三个先决条件:丰富的资金、较丰富的自然资源、高质量的劳动力。有了这三个条件,再以国内对新产品的旺盛需求为基础,研究与开发要素就会使一国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研究与开发要素是通过在研究与开发方面多投资而形成的。哈罗德的特殊要素有四个:•自然环境的差异•工人人数相对多寡的程度•劳动者质量的差异•从过去继承而来的物质资本、特殊知识、习惯和其他这类遗产间的差异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新的要素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技术、工艺、创意及商情信息,这些无形要素正变得日益重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侧重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在技术差距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而形成的。作为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动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论解释了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以及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也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就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不断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产品生命周期说明的是产品与生物一样具有诞生、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企业行为、生产、出口有着不同的特征。美国学者Vermon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模型。第一阶段是创新阶段,新产品在美国产生,美国完全处于垄断地位;第二阶段成长阶段,其他国家开始仿制该种新产品,其他国家劳动成本的优势使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第三阶段成熟阶段,仿制国产品因价廉而大规模挤占国际市场,美国出口大幅度下降第四阶段衰退阶段,美国已经不具有任何优势,不仅丧失了海外市场,而且大量进口该产品,国内生产趋于停止。三、国际相互依赖理论IMF《金融发展》编辑部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定义为:一个国家经济情况将因其他国家发生的事件而受到影响一个国家要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国家的行动和政策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意味着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别国的行动和政策的影响理查德·库珀《相互依赖的经济》集中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理论研究成果相互依赖是存在是二战后国际经济的突出变化,它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的特征,它直接意味着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中存在着一种敏感的反应关系对于战后国际社会中相互依赖关系产生的原因有: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内政外交的重点发生变化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的出现对现实主义理论的补充与修正复合相互依赖论的三大特征:多渠道的社会联系多种多样的问题被提到国家间关系的议事日程在存在的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地区内,政府之间在解决多种问题时,一般不再以使用武力作为主要手段相应的政策主张:国际关系中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经济问题必须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应当放弃你存我亡,我存你亡的传统法则要把不同国家结合在“相互依赖网”中,特别是使国家之间在经济命运上相互依赖,以达到减少冲突、维护安全的目的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社会中,必须考虑多种问题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要从全球角度去解决问题,共同制定对所有国家都有利的办法勃兰特委员会的观点: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性问题,如能源危机、控制军备、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就要求各国人民之间,各国家之间实现谅解,承担义务和相互支援,共同寻找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新方法强调南北双方的相互依赖关系,强调应该协调这种关系,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产生合理的解决共同问题的办法“中心-外围”理论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处于“中心”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处于“外围”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中心”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居于优势地位,因此,两者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平等关系,前者越富,后者越来越穷。“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处于依附“中心”的不利地位,社会生活条件日趋恶化“外围”国家只有从世界经济体系中脱离出来,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只有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改革国内经济制度,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进口替代策略,打破旧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格局,才有可能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中心-外围”理论首次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关系,揭露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没有看到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