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设备、人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及工程总体安排1.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1.2.1确保实现招标文件中所要求的安全、质量目标1.2.2确保实现招标文件中所规定的工期目标1.2.3坚持文明施工的原则1.2.4合理进行施工安排1.3工程概况1.4设计概述1.5工程主要特点、重点、难点分析1.5.1工程特点1.5.2工程重点1.5.3工程难点1.6工程总体部署1.6.1指导思想1.6.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配备1.6.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6.4工程目标1.6.5工期目标和阶段性工期安排1.6.6资源配置1.6.7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2.1施工前的准备2.1.1技术交底和图纸复核2.1.2施工测量放样2.1.3标准试验及原材料检验2.1.4开工报告2.1.5临时设施2.1.6驻地建设2.2测量放样方案2.3路基施工2.3.1清理场地2.3.2质量检测2.3.3施工方案2.3.5石方爆破方案:2.3.6构造物处的回填施工2.3.7机械化施工2.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2.4.1工艺流程2.4.2材料的基本要求2.4.3准备下承层2.4.4施工放样2.4.5拌和2.4.6混合料的运输2.4.7摊铺混合料2.4.8碾压2.4.9养生2.5乳化沥青透层2.6沥青混凝面层施工2.6.1沥青砼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6.2确定料源及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2.6.3施工机械检查2.6.4铺筑试验路段2.6.5沥青砼面层的施工工艺2.7交通工程施工2.7.1交通标志2.7.2路面标线2.8圆管涵施工2.9盖板涵施工2.9.1施工工序2.9.2施工工艺、方案2.10浆砌片石施工方案2.10.1施工工艺2.10.2施工准备2.10.3沟槽开挖施工2.10.4砌筑施工2.10.5沉降缝的砌法2.10.6施工要求2.10.7质量标准及规范要求:2.11硬路肩施工方案2.11.1施工准备2.11.2施工方法作2.11.3模板安装2.11.4混凝土浇筑2.11.5接缝2.11.6养生2.12单面波形梁钢护栏2.12.1立柱放样:2.12.2立柱安装2.12.4波形梁安装2.12.5端头安装2.12.6注意事项:第三章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3.1道路工程施工顺序3.2管涵工程施工顺序3.3交通划线施工顺序第四章质量保证体系和确保工期的措施4.1工程质量措施4.1.1质量目标4.1.2质量保证措施4.1.3组织保证措施4.1.4.人员保证措施4.1.5技术保证措施4.1.6.施工过程保证措施4.1.7重要质量控制点4.1.8质量保证体系4.1.9质量保证体系框图4.2工期保证措施4.2.1组织保证4.2.2劳动力保证4.2.3材料保证4.2.4机械保证4.2.5技术保证4.2.6质量保证第五章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5.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质量控制措施5.2提高路面平整度和压实度的措施5.2.1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措施5.2.2提高路面压实度的措施5.3标志标线施工控制措施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6.1安全保证体系6.1.1安全生产目标6.1.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6.1.3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6.1.4安全保证体系6.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6.2.1安全技术措施6.2.2临时用电措施6.2.3机械安全措施6.2.4消防保卫措施6.2.5现场管理第七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7.1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减少扰民的措施7.2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第八章交通导改措施8.1交通导改方案8.2交通导改措施第九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9.1冬季施工安排9.1.1冬期砼施工9.1.2冬季路基施工9.2雨季施工措施9.2.1雨季砼施工9.2.2雨季路基施工9.2.3雨季施工机具、设备等防护措施9.2.4雨季施工其它注意事项:9.3汛期施工第十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10.1应急事故及疫情防范措施10.1.1成立疫情工地管理机构9.1.2对一旦发生疫情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10.1.3工地内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10.1.4做好隔离区内疫情防治工作10.1.5做好后勤保障工作10.1.6加强疫情工地的治安管理10.2社会协调保证措施及机构10.2.1社会协调保证机构10.2.3社会协调措施10.4工资支付保障措施10.5应急事件处理措施10.5.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专项措施10.5.2火灾事故应急抢救专项措施10.6治安突发事件应急专项措施10.6.1突发事件预防措施10.6.2突发事件应急响应10.7卫生防疫突发事件应急救护专项措施10.7.1应急响应程序10.7.2应急处理措施程序10.8自然灾害应急处理专项措施10.8.1受自然灾害影响时应急响应工作程序10.8.2应急处理支持与反馈10.9工程计量支付管理10.9.1计量支付体系的构成10.9.2计量支付管理措施10.10廉正建设10.11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10.12材料节约措施10.13降低成本措施附图表第一章设备、人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及工程总体安排1.1编制依据1.1.1《重庆市亚行贷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奉节县青龙镇公路工程子项目招标文件》1.1.2本项目设计文件1.1.3本项目技术规范、清单。1.1.4有关国产、进口设备的性能及台班定额;公路工程施工定额。1.1.5国家、交通部、重庆市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1)、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8)、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8)(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1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1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1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1.6国家及重庆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1.1.7国家及重庆市有关安全施工的法律、法规及规范1.1.8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1.1.9对招标项目的实地踏勘1.2编制原则1.2.1确保实现招标文件中所要求的安全、质量目标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合格。采用先进工艺设备,调集精锐技术力量,并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的,安全生产实现安全零事故的突破。1.2.2确保实现招标文件中所规定的工期目标依据我单位现有技术水平、施工管理经验和设备配套能力,施工进度安排合理、高效。1.2.3坚持文明施工的原则确保工程施工全过程对周边环境破坏最小、临时占用场地最小,尽可能降低施工给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带来的干扰。1.2.4合理进行施工安排充分考虑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工程特点。全面分析各种不利于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并留有余地。1.3工程概况1.3.1总体概况《亚行贷款重庆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奉节县公路子项青龙镇大兴路合同段》是利用亚州开发银行贷款资助的重庆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的组成部分。亚行贷款重庆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奉节县公路子项青龙镇大兴路建设规模及设计标准为:农村公路双车道,全线按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路基宽6.5m,总长30.127km。路线主要控制点为:庙湾村、大窝村、苟家村、大木村。路线起于奉节县兴隆镇庙湾村,过新屋里、下黑湾,翻陈家垭口、上核桃树、铁匠坪、过九道班,经青柿坪、大灰石厂湾、过庙梁子,下大沟湾,罗家坪最终到达设计终点大木坝。1.3.2地形地貌本段公路位于奉节县南部,地形地貌属于中高山、高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剥蚀侵蚀陡坡地貌、构造侵蚀河漫滩地貌等。(1)构造剥蚀侵蚀陡坡地貌分布于路线起点至杨家湾至终点一带(拟建道路K1+100~K13+600段),岩性以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质灰岩夹页岩及粉砂岩,大部分地区基岩出露,零星覆盖粉土及砂土。沟谷下切的强度较弱,地势稍缓,一般高差小于500m,拟建道路两侧多为陡坡,坡角20~50°。(2)构造剥蚀缓坡地貌分布于陈家垭口至白鸽村一带(拟建道路K2+800~K13+100段),岩性以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为主,基岩出露,岩溶较发育,地形陡峻,相对高差较大。拟建道路两侧多为悬崖峭壁,坡角55~90。1.3.3区域地质构造路线所处区域属川东褶带的一部分,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升降运动,构造形式以褶皱变形为主。构造线以北东向自然弯折为近东西向,成为突向北西的弧形构造带。线路区通过庙湾背斜,庙湾背斜偏为近东西向,轴部方向由N45°E渐变为N60°E,出露地层为灰岩。本项目线路无大的断层经过,区内新构造运动不强烈。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划分,本项目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1.3.4气象勘察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境内山高谷深,海拔高度变化很大,受地形地貌影响,垂直变化较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海拔低于600米的地区为16.4℃,600-1000米的地区为16.4℃-13.7℃,1000-1400米的地区为13.7℃-10.8℃,高于1400米的地区,低于10.8℃。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9.2℃。无霜期年均287天,年平均降水量113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为1639小时。1.4设计概述1.4.1道路工程设计(1)、公路等级:农村公路双车道;(2)、设计行车速度:15km/h;(3)、路面设计宽:6.5m,行车道宽度6m,硬路肩宽度:2×0.25=0.5米;(4)、路面结构设计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下面层透层透层22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总厚度28.0cm。1.4.2交通工程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沿线设置标志、护栏等安全设施。(1)护栏:本路段采用波形护栏,护栏基础采用打入式基础,在填土高度不大的路段护栏立柱间距为4m,在路基填土高度大于6m及危险路段,路侧护栏采用立柱间距为2m的S级加强型处理。波形梁,立柱,防阻块,端头梁及连接螺栓所用钢材为普通碳素结构钢,拼接波形梁的螺栓应采用高强度螺栓。施工前各种材料均应作防锈处理。(2)标志、标线:交通标志一般按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执行,力求做到各类标志齐全、功能完整。通过对司乘人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将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标志的版面应能使驾驶人员在运行车速下行驶时能及时辩认标志信息为基本原则,同时力求使版面美观、醒目。公路标线有路面中心线、车道边缘线、突起路标等。设计均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JD80-2006执行。车道边缘线、路面中心线线宽为150mm,路面中心线为“4m/6m”间隔的虚线,突起路标按15m间隔设置,安装在车道边缘线外侧,其边缘线与标线外侧重合且不覆盖标线即可。(3)管理设施:百米桩、里程碑、公路界桩均为钢筋砼结构,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