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语文课怎么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讨论:语文课怎么上【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05:57大家看看干国祥老师的这个导入:【活跃】花huangjinhua21@sina.com10:05:59【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06:02定音锤——课前故事上课尚未开始,我们就得祭起一种特殊武器:课前故事。然而大多数使用者并未得此招的精髓。其实课前故事若选择精当,处理巧妙,它能够成为课文学习的有效的“前奏”,而不仅仅只是课堂的点缀与修饰。上《斑羚飞渡》,我用的是这个:“假日到了,有个男人带着一家人——他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去划船游玩。不料船翻了,全家落入水中。这家人中只有这个男人会游泳,而他的能力只能救一个人。请问:他该救谁?为什么?”——就这样,一锤定音,众说纷纭的“斑羚飞渡”以一个“该先救谁”二难故事定格为一个“人类面临灾难时的选择”的人类寓言,使得整个课堂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到探寻作者与读者背后的“集体无意识”的高度。一般说来,课前的“同结构小故事”可以达到以下功能:1.激发兴趣,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上;2.促使反思,引发我们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与物进行深度思考;3.使学生亲身介入到故事——问题场景中;4.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为教学的展开及控制下一问题或程序的难度提供依据;5.最重要的,一锤敲定“基本主题”的方向,帮助参与学习者确定他的“原始立场”。【传说】粵英胡春艳(33014161)10:06:41好【传说】广东胡雪燕(359214770)10:15:37觉得这个没有宏哥的课前导入好。【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16:16刚才把群名单看了一遍,熟人不少啊,潜水偷师学艺者众【传说】广东胡雪燕(359214770)10:16:21用宏哥的三个维度分析一下这干老师这个导入,如何?【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17:35第一个,瞄准了核心。课堂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到探寻作者与读者背后的“集体无意识”的高度【传说】广东胡雪燕(359214770)10:18:09“分享即学习”,暑期去上海前,大象说这是学习者理念之一。希望大家不要只是潜水,要多多上来分享。【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19:00第二个,带入感。学生有话说,可以纷纷发言,争论【传说】广东胡雪燕(359214770)10:19:46学习者“学-教”研究活动第二期——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体验到了什么=MzA5MjcxNzcxNg==&mid=203396832&idx=3&sn=fff8c4f107ebea7234d6510ddd4374ea&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预备会员群关于教学导入的讨论。【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19:49只是不知道他是如何桥接的。【传说】豫数体字科志军(850448013)10:20:3615【传说】粵英胡春艳(33014161)10:20:396【传说】豫数体字科志军(850448013)10:21:0012【传说】广东胡雪燕(359214770)10:21:08这是一则语文课,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传说】豫数体字科志军(850448013)10:21:166【活跃】皖心理燕子(71197571)10:21:229?【传说】广东胡雪燕(359214770)10:21:43我们是不是要移步“预备会员群”继续讨论了。【传说】粵英胡春艳(33014161)10:21:42我说6啊什么思维啊【话唠】鲁+鹅卵石(1469837312)10:21:51是6【传说】粵英胡春艳(33014161)10:21:59预备会员群已经成立?【活跃】皖心理燕子(71197571)10:22:28晕,是6【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22:29有了一间房子,还未洒扫。【活跃】皖心理燕子(71197571)10:22:35思维定势了【传说】粵英胡春艳(33014161)10:22:41大家继续讨论教学导入吧。聚焦一个问题比较好。【潜水】珊瑚(714566399)10:23:05甲、乙、丙、丁四人跑步比赛,甲比乙快,乙比丙快,丙比丁快,丁比甲快,问谁最快,谁最慢?爸爸,妈妈们帮忙想想这个题目?【话唠】鲁+鹅卵石(1469837312)10:23:32投票结果如下:算出“9”的是逻辑型,算出“6”的事直觉型的人。那么。。。。得“0”的该干嘛...【传说】王宏(451459853)10:24:37第一个:这节课如果干老师真正确定的核心是“集体无意识”,那么这个素材似乎没让我感受到,如果干老师的核心是:“两难选择”之后的选择和表达,我觉得可以,只是不知道干老师这篇文章的教学究竟是在哪个核心点,按照大象的框架,语文教学真正的核心是在语言形式本身,那么这个导入会引到什么具体的语言形式,需要更多的信息【冒泡】与你同行(735404087)10:24:45搞懵了【话唠】鲁+鹅卵石(1469837312)10:24:49珊瑚,你拿四个东西代表四个人,叫孩子看一看【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24:59所以,这个群没办法集中讨论。【潜水】珊瑚(714566399)10:25:12我自己试了下【话唠】武汉方四海(365011257)10:25:21引入故事的目的,主要应该是为了帮助理解。如果学生直接能理解文章意图,引入故事就没有必要;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而引入的故事,不能起到用已有生活体验作桥梁,以理解所学文章内容的作用,则故事也是没有意义的。上面的故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选妈妈,还可以再生孩子;另一种选孩子,缘于情感或直觉反应。所以对于理解后一则故事,没有唯一性桥梁作用。这个故事情景和文章情景不够贴近。【潜水】珊瑚(714566399)10:25:27搞蒙了【传说】粵英胡春艳(33014161)10:25:46大家继续讨论方庆老师刚刚提到的教学导入吧。【话唠】武汉方四海(365011257)10:27:22所以,故事的选择不好【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27:36干国祥《斑羚飞渡》教学实录【传说】粵英胡春艳(33014161)10:27:50其实,斑羚飞渡是什么故事?【传说】王宏(451459853)10:27:55带入感:把“他”变成“你”会更直接,事件取自常见小事的对比和冲突,在学生那里的感受会更直接,这样一个故事,反倒是学生只会讲道理,那个两难体会不够深刻,学生没有感受真正的难【传说】粵英胡春艳(33014161)10:27:56【传说】深圳方庆(611248008)10:27:50[教材分析]《斑羚飞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它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被误读着。作为一篇人类寓言的动物小说,我们或是把它上成了真实的散文,引导学生学习并不存在于现实的老年斑羚的牺牲精神,更有甚者,引导学生“狠斗‘私’字一闪念”,通过与斑羚对比,进而批判人类面临灾难时的胆怯与保存自己的私念。或是把课堂的精力放在对文本不真实的批评,最后得出此文虚假的结论——就像看了一台戏后恍然大悟地评论:这戏是假的!所以我在教学中绕开了这两个死结,一开始就说明作者是动物小说作家,且不准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现课文种种“虚构”的地方,而旨在还原它的寓意:面临灾难时人类作何种选择?以及提升此文未能很好把握的一个要点: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能够较流利地复述课文),即学生已经独力地完成了个性化解读(在他的心中已经拥有他自己的尚未斥诸文字的读后感受),所以课堂可以直接进入到“文本解读”的对话层面,——这个对话将是在多个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历史之间多个维度展开的。因为我力主进行一种生成性的,通过对话展开教学,形成对主题的“临时性共识”,所以上此课前没有进行过试教,课堂的对话带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教学目标]1.感受“敬畏生命”的这一人类学主题所带来的震撼与魅力。2.尝试解读寓言(故事)背后的人类的意图。【这是我在内容与形式这两个维度上预设的教学方向。在实际实践上这二者是一物两面,即只有一个实践,从教学内容上看,我们是在感受“敬畏生命”的这一人类学主题所带来的震撼与魅力,从教学的语言形式上看,我们是在尝试解读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至于达到何种高度与深度,则取决于现场的种种变量,不准备作预设。】[课堂实录]一、由两难的伦理故事引入。师:上课之前先讲个故事。假日到了,有个男人带着一家人――他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去划船游玩。不料船翻了,全家落入水中。这家人中只有这个男人会游泳,而他的能力只能救一个人。请问:他该救谁?为什么?生:我认为应该先救儿子,因为儿子是未来,是希望。生:我认为应该先救母亲,因为母亲养育了他。生:我也认为应该先救母亲。因为妻子没有了可以再娶,儿子没有了可以再生,但是母亲没有了就再也不会有了……师:呵呵,女同学注意听,以后要小心这个人了。生:先救儿子。因为儿子小,容易救。然后再来救另外的人。师:怎么没有人想到救妻子的呢?(笑)(学生在下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上课铃响。)二、从紧贴文本的地面起飞。师:其实这个我们当作笑语来听的故事,里面还真包容了一个人类的难题呢。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也许我们学了课文《斑羚飞渡》,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想要的答案。(出示幻灯片一)《斑羚飞渡》:作者沈石溪,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原籍浙江慈溪,动物小说作家。师:前些天老师要我到这里来上一堂课,我说到慈溪来,就上一篇慈溪人写的文章吧。相信我们上这篇课文,也会格外地亲切一些。听你们江老师说,大家已经作了充分的预习。大家读了几遍?(大多数学生说读了5遍)能够讲这个故事吗?(学生说能)好,这样,也就是说我不用再为熟悉课文而费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到对课文的深入的探究中去了。不过我还是得检验一下。现在,我们来一个故事接力,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这我们讲一讲这个精彩的故事。讲故事的同学不能看课本,按幻灯上的提纲讲故事,一人讲一部分;其余的同学可以再对照课文看一看。(出示幻灯片二)五个学生举手进行讲故事接力。对其中斑羚如何跳过悬崖的细节教师点拔学生进行了补充复述。课文故事提纲:◇身陷绝境--◇准备飞渡--◇试跳成功--◇成功飞渡--◇走向彩虹--师:五位同学顺利地完成了高难度的“空中接力”,很精彩。现在请大家来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随便说,说真话。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师:为什么说它是个悲惨的故事?生:因为斑羚们被逼到悬崖上,老斑羚不得不牺牲自己去救小斑羚。生:我的感觉是“悲壮”,因为老斑羚的牺牲很感人,很壮烈。师:好啊。刚才一个同学用了“悲惨”已经很不错了,这个同学改一个字“悲壮”,更贴切了。语文就是咬文嚼字,不错。生: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斑羚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师:他们为什么自我牺牲?生:为了斑羚集体的生存。师:对。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从课文走向互文,由文本滋生话题。生:我的感觉是这群斑羚很有智慧,你看他们至少能够懂得奇数与偶数,而且飞渡的时候也组织得井井有条。师:你估计一下,这群斑羚数学能够考几分?(众笑)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感觉?生:我觉得这个故事不真实。这些动物的智慧也太厉害了,我觉得虚假。生:我觉得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有一些想象与夸张,这是艺术加工。主要不在于它的真实性,而是在于给人的启示,给人以震撼。(听众掌声)师:哦。是虚构的,这是一篇动物小说,故事是虚构的。我这里给“艺术上的合理虚构”作作一个描述吧:这就是它是一个本应该发生也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但是“斑羚飞渡”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可能发生吗?生:不可能。师:对啊。斑羚本身并没有牺牲老斑羚拯救小斑羚的生活习性,它也不可能具备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空中接力的本事。那么,既然故事中的斑羚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斑羚,文章讲的又是谁的故事呢?生:斑羚的故事。生:镰刀头羊的故事。生:通过斑羚来写人,是人的故事。(随上述问题点击幻灯片三)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