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湖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近几年来,全市上下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深化科技合作交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浙委〔2008〕88号)、省政府《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浙政发〔2008〕46号)和嘉兴市委、市政府《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嘉兴)建设行动纲领》(嘉委办〔2009〕41号)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落实《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嘉兴)建设行动纲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抓手,把提升科技强市与建设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有机结合起来,健全以—2—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推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总体目标经过三年努力,至2011年实现“三个改变”、“四个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稳中有升,科技进步位次不断前移,把平湖建设成科技接轨上海的新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三个改变”:就是要改变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局面。“四个提升”:就是要提升科技接轨上海的力度和层次、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的规模和水平、提升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功能和效应、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的总量和档次。具体工作指标是:──全社会科技投入由2008年度的9.0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亿元以上。──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8年的2.03%上升到2.2%以上。──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2008年的4.85%上升到5.0%以上。──科技活动人员由2008年的6522人增加到10000人以上。从事R&D人员由2008年的3495人增加到5000人以上。—3—──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由2008年的65件和7件增加到120件和13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08年的153.37亿元增加到2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08年的145.33亿元上升到200亿元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从2008年的39.91亿元上升到6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21.42%增加到25%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008年的9家上升至20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由2008年的24家上升到35家以上。二、重点工作任务(一)大幅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光机电、临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壮大发展特种纺织、汽摩配等新兴产业。以国家火炬计划平湖光机电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抓住平湖光机电产业被列入全省21个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点的契机,加快光机电产业新建项目、增资项目的引进和发展,加速形成以新型电子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领域为代表、产业链比较完整的光机电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打造平湖光机电品牌。充分利用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型装备制造—4—业,高水平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同时,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开发环保设备、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领域,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年累计完成光机电、临港型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生产性投入超100亿元。到2011年,全市光机电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临港型先进制造业超过2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接近50亿元。(经贸局牵头,外经贸局、发改局、科技局等参与)2.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和百亿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鼓励企业加大以科技进步和内涵发展为主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建设和省、市级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强化传统产业的电子商务建设,建立企业、行业网站,改变中小企业传统的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的运作形态,缩短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距离,明显提高服装、箱包、造纸等传统产业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到2011年,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左右。(经贸局牵头,发改局、科技局等参与)3.不断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规上企业产学研结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企业创新主体的创建,三年内基本实现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和专利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尤其是推—5—进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要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引导,动员和组织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增加研发投入,引进科技人才,建设研发机构,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要注重对外资企业的宣传引导,鼓励外资企业增加研发设备和项目投入,逐步改变研发在外的状况。通过努力,争取在外资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有新的突破。到2011年,全市高水平的企业研发中心达到80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35家以上。创建省级创新型企业和专利示范企业共计10家以上,全市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0家以上。(科技局牵头,发改局、经贸局等参与)(二)大幅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1.加快培育农业创新主体,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现有省、市两级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培育更多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一步加强与省农科院、长三角涉农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农业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主体。巩固和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产品信息服务系统。到2011年,省级农业科技企业总数由2008年的6家增至8家,省级农业研发中心由2008年的4家增至5家。(农经局牵头,科技局等参与)2.加快实施农业科技重大专项,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围—6—绕农业生物技术、农作物品种选育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和保鲜技术、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畜牧水产养殖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每年选择、申报和立项一批重大和重要项目。三年内列入省级及以上农业科技项目不少于8项,本市用于资助农业科技项目的经费每年有所增长。(科技局牵头,农经局、科协等参与)3.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开发和推广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适用技术,拓展农业旅游和文化功能。开发和推广农村垃圾、废水、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河道清淤技术与绿化建设新技术,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提升科技兴农的水平。(农经局牵头,科技局、环保局等参与)(三)大幅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1.加速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组织实施服务业创新工程和若干重大科技专项,积极提升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培育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加强独山港物流园区、九龙山旅游度假区、新华北路市场专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服务业发展局牵头,科技局、发改局、经贸局等参与)2.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继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组织实施服务业信息化重大科技专项,推广—7—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商贸、运输、教育、卫生、房地产、城市管理、旅游等领域服务产业的信息化。积极探索二、三产业分离的规律和多种实现形式,大力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到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1%以上。(服务业发展局牵头,发改局、科技局等参与)3.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服务。继续办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平湖分市场与科技信箱,推进市场运作,强化增值服务。大力发展和规范科技信息、科技评估、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利代理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类科技会展,创造条件承办和举办科技洽谈会,促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在本市的加速转化。(科技局牵头,工商局、民政局、科协等参与)(四)大幅提升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和健康安全领域的创新能力1.推进节能降耗。树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组织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项目,抓好一批节能技术示范工程。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健全法规,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宣传,加强管理,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能的机制,—8—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贸局牵头,发改局、环保局、科技局、规划建设局、水利局、农经局等参与)2.提升污染减排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污染减排领域的创新能力,重点提升水污染行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节水、中水回用技术,燃煤锅炉治理及节煤、烟气脱硫技术,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重点污染源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污泥减量化及无害化处理技术,危险废物及特征性固废(如服装、洁具边角料)集中处理监管能力等。(环保局牵头,科技局、规划建设局、水利局、农经局等参与)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生态市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将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运用到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实施一批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备选项目、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和嘉兴市循环经济“1588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工程,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发改局牵头,环保局、经贸局、科技局、规划建设局、水利局、农经局、国土资源局等参与)4.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围绕平安平湖建设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加快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进步。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医疗技术和保健技术,引进和推广先进的重大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技术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9—术,开发、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食品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技术、火灾与爆炸预防及应急求助技术、气象灾害和地质地震灾害防御及减灾技术、重大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技术、公共安全应急处理技术,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卫生局牵头,科技局、质监局、公安局、气象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土资源局、消防大队等参与)(五)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创造能力1.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实施好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市)建设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市)工程为目标,围绕临港工业、光机电产业、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激励专利创造,推进自主创新”专利专项活动,鼓励企业、各类科研机构开发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加大财政对专利专项资金投入以及各类取得的知识产权的补助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建设,发挥专利信息对企业技术开发的指导和借鉴作用,鼓励企业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商标、版权和专有技术。进一步加强专利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到2011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20件和13件,创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市)。(科技局牵头,经贸局、工商局等参与)2.有效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立优势产业技术标准体系。—10—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