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考试总结 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管理学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一节管理和管理学一、管理的概念、任务与目标(一)管理的定义和内涵1.定义: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重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2.内涵:主体:实施活动出发者,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由担任主管工作的人或小组来完成。对象:一切可调用的资源(人力、资本···)。目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根本任务是有效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本质: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职能: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二、管理者:角色和素质要求(一)各式各样的管理者(管理者的类型)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二)管理者做什么?(三个方面十个角色)三个方面十种角色描述人际关系代表人象征性首脑,履行例行的社会法律义务领导者指导并激励人们努力达到共同目标联络者建立维护外部关系网络信息传递监督者寻找、获得、筛选内外信息传播者传递、共享内外信息发言人向内外发部组织信息决策制定企业家寻求问题和机会,发起变革和方案策划混乱驾驭者处理重大意外动乱,排除和化解矛盾资源分配者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谈判者企业内、外部重要谈判中的代表(三)管理者的技能和素质(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思想技能和设计技能)需要职业化管理素质,五项重要习惯:知道时间花在什么地方,重视对外贡献,善于用人所长,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善于做有效决策。三、管理的科学与艺术之争现实中的管理是一体两面,既不是纯科学,也不是纯艺术。作为科学:管理者如果不掌握科学知识,进行管理必然要靠运气、经验办事,有了系统化管理知识,管理者就有可能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找到可行的正确的解决方法。管理是社会科学,尽管与自然科学间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不精确性,但由于有实用而且可以信赖的管理学只是客观的存在的,管理学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不科学、不统一,管理学唯一缺少的是将不同学派管理知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门更规范的科学。2作为艺术:管理是一门艺术正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机制宜、创造性的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它具有很强的记忆和技巧性。管理永远是具体的,管理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富有成效的管理既离不开扎实的理论管理知识,又离不开管理者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管理理论的深刻理解是学好管理学的前提和基础,高超的管理艺术是最终实现管理目标的有力保障。啊在不同层次管理工作中,科学与艺术的成分各有侧重。基层管理工作科学性成分多一些,高层管理工作艺术性多一些;创业期艺术性成分多一些,成长期科学性的东西多一些。四、管理学及其学习方法(一)管理学的基本内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广义上,是人类所有集体化社会化行为中积累起来的一般人文学科,狭义上是指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主要通过自然科学分析方法调查、实验、研究、提炼、归纳形成的理论和知识体系。管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于19C末20C初,代表作是美国泰罗的著作《车间管理》等。管理学以组织中的管理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管理活动的研究以探讨内在的规律性,然后上升为理论形成理论体系。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反应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性的概念原理、原则、制度、程序、方法等所组成的。而今管理学科已经成为一门高度发展、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在管理学科体系内,又包括企业战略、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国际管理等分支专业。第二节组织管理系统、管理职能及运作过程一、组织管理系统(一)作为开放式系统的组织(理解图1-5,图在P11)组织本质上是一个由两人以上构成的协作系统。一个组织从环境中获取输入(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输出,这种输出被分配到环境中。组织对环境是“开放”的,并且与环境发生着持续的作用。正式组织包含三个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联系。经理人员主要职能:①规定组织目标;②促成个人付出必要的努力;③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二)组织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一般环境:一般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组织都会发生影响、都会起作用,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有环境,也被称为社会大环境或宏观环境。一般环境包括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大环境,具体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背景、技术条件等。任务环境:是对某一具体组织来说,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和经常性的亦即特殊影响的特定环境,也成为具体环境或微观环境。组织及其管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领域内进行。不同的组织既依存于共有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具体环境的特殊影响。各个组织的任务环境差异甚大。二、管理职能(二)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四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六项职能: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沟通、控制。计划:计划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工作过程。包括组织目标的选择和确立,3三、管理运作过程(二)PDCA循环P: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立以及活动计划的指定D: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A: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特点:1大环带小环2阶梯型上升第三节管理思想发展史一、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二)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个阶段)1.管理理论萌芽阶段:亚当斯密。2.形成与发展:①古典管理理论19C末20C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②近代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C20末30初。早期有梅奥、罗特里斯伯格,后期有马斯洛,赫茨伯格,麦格雷戈,利克特等。③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C50后“管理丛林”,以巴纳德为主的社会系统学派,以西门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理论学派,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二、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制的出现标志着‘科学管理’的诞生。1.科学管理理论三个基本出发点: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③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实行重要的精神变革——心理革命。2.泰罗提出六项科学管理原则:①科学作业原理(作业标准化,准确精密)②计件付酬原理③计划与作业分离原理:将企业中的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设专门计划部门和计划人员,工人只从事具体作业。④职能组织原理:将整个管理工作细分,分成许多范围较小的各种具体职能,每个管理者只承担某一两个职能。⑤例外管理原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只保留对例外事项或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而将那些经常出现、重复出现的理性问题的解决办法标准化、制度化,将一般日常行政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⑥人事管理原则: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挑选一流的佛那个人,选拔和培养一流工人是管理部门的职责。(二)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十四条管理原则具体内容不要求)1.六种经营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2.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三)马克斯·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三种权力的类型)传统权力形式:以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和按照传统行使权力者地位的合法4性为依据。超凡的权力形式:以对某人所特有的非凡的神圣性、英雄事迹、超凡魅力、模范品质的忠诚与热爱为依据。法理型的权利形式:建立在对于正式制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力的合法性上。三、近代管理理论(一)梅奥——人际关系学说霍桑试验。1.工人是社会人。工厂工人不仅是追求金钱和物质收入的经济人,还有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感情需要,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要调动员工积极性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在于通过提高工人满足度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率。(二)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四个方面)①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马斯洛、赫茨伯格、奥尔德弗、麦克利兰)②企业中的人性问题(麦格雷戈、阿吉里斯)③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卢因、布雷德福)④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费德勒、利克特)第四节管理新发展一、管理丛林(一)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20C30巴纳德。20C60西蒙。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对管理决策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并有独到的研究,主要贡献有以下三方面:1.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2.提出许多决策原理或主张(决策满意原则、有限理性等)3.促进人们对决策上的双因素的综合重视。(二)管理过程学派(主要观点)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开山鼻祖法约尔,20C70-80代表人物孔茨,当代以罗宾斯为代表。当代管理过程流派对管理职能的概括是:计划、组织、领导(含激励)、控制。(三)权变管理学派(主要观点)又称情境管理学派,是在20C60末70初形成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三点:1.组织及其工作都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系统。要以系统的观点为依据。2.否认存在着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这是权变派最重要的思想,要求管理方法随着组织内外环境而改变。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诸职能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也要持有权变的观点。(七)经验管理学派(主要观点)研究他人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失当的管理行为,管理者就能通过比较,加以借鉴、批判,取人之优,弃人之差,做成自己的管理之事。该学派这样的主张内在的决定了要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管理。(八)数量管理学派(主要观点)数量管理学派关注对数学、统计学和信息手段的运用,以作为制定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益的支持。包括管理科学、运营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三个分支。二、管理新思潮5(一)业务流程再造(基本概念)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二)学习型组织(基本概念及五项要素)面临剧烈变化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五项要素: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三)知识管理(基本概念)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6第二章计划第一节计划概述一、计划的概念(一)计划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定义:计划是一个企业为谋求未来一个时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从事的包括设定发展目标、划分发展阶段和制定发展战略等活动的行为过程。2.内涵:本质上讲,计划十一中实现行动。由四个关键要素构成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策略)、实施阶段、目标的控制手段(如财务规划)等。3.外延:计划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与外部环境变化之间寻求结合点的活动,是优化配置企业各类资源,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活动。三、计划的类型(基本概念)(一)功能分类1.战略计划:战略计划重点放在企业长久发展目标上,提出并解决重大问题,对企业其他计划产生决定性影响。2.商业计划:商业计划以企业主营业务为对象,从设定目标、资金筹措、组织建设、规划市场、开展营销,到经营结果的综合测评,覆盖主营业务全程。3.职能计划:职能计划的前提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健全并开始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一句企业战略计划以及商业计划,从本部门情况出发,细分战略计划与商业计划所设定的目标,对本部门资源的配置、策略的选择、实施步骤及效果检测考评等重要事项做出规划。4.作业计划:作业计划属于企业业务实施过程中最继承的工作计划,是一种工作现场的计划,涉及许多十分具体的生产经营环节与要素。5.项目计划:项目一般是指某项具有临时特征的业务。项目计划是针对这些临时性业务而制定的专门计划,其计划执行期一般不长,同一项目的重复率也不高。项目计划及可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