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U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姓名:许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信息决策与企业信息化管理指导教师:何丽红20090401MU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作者:许宏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相似文献(4条)1.学位论文王春义阳光乳业公司质量管理改进研究2007本文基于我国中小型私有企业处于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国内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及我国中小型私有企业质量管理十分落后的背景,选取它们的典型代表——阳光乳业公司进行研究,目的是改善该公司质量管理的落后面貌,并给我国众多的中小型私有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和参考。文章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阳光乳业公司质量管理十分落后,存在质量意识淡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基础薄弱、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文章指出问题的原因为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者观念落后、组织结构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滞后四个方面所造成。其根本原因是管理者特别是公司所有者的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本文提出了阳光乳业公司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案及实施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从公司的所有者入手,转变观念、改善治理结构、调整组织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阐述了阳光乳业公司推行ISO9000标准,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意义和详细的推进步骤。为了使质量管理更上一个台阶,阳光乳业公司应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公司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实行质量成本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倡导优秀的质量文化,实施质量经营战略,走卓越质量经营的道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型私有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框架模式;提出观念的更新,树立“质量第一”、客户导向的思想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学位论文刘福广新产品导入的项目质量管理改进研究2007新产品导入(NewProductIntroduction简称NPI)过程是EMS(ElectronicsManufacturingService)企业将客户研究开发成功的实验室新产品转入批量生产制造的关键过渡过程,如果NPI阶段存在问题,则产品不能顺利进入批产阶段,将会直接影响与客户合作的业务进程,并可能由于耽误了客户产品上市而造成双方极大经济损失,因此非常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NPI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为NPI过程提供良好的品质保障。目前关于制造业质量管理方面的文献和资料较多,但关于EMS新产品导入方面的文献和资料较少,特别是关于NPI项目质量管理方面的文献和资料更是凤毛麟角,因此研究NPI项目质量管理就非常有意义。本文通过广泛阅读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及EMS行业工艺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在吸取专家学者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及EMS行业工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NPI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模型,该体系包括NPI项目质量管理职责、NPI项目质量管理策划、NPI项目质量控制、NPI项目质量保证等四大要素,四大要素需要遵循质量管理原理中的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模式,根据该体系对Worldfair公司M产品导入的项目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归纳、诊断剖析,结合现有项目的SPC统计数据和公司发展的要求,提出改进方案包括“PFEMA运用”、“AOI运用”、“Valor软件追溯系统运用”等方案并予以实施,将M产品改进后的实施结果与改进前实施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认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了完善该公司NPI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确保该公司在今后的项目导入过程中能够保质、保量和保证导入进度,为顺利过渡到量产阶段提供保证,从而达到提升Worldfair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成功开拓新业务铺平道路的目的。同时也相信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EMS同行业其它厂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本文根据改进后的NPI项目质量管理系统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持续改进的策略,为进一步提升Worldfalir公司的NPI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3.学位论文王欢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探析2008银行业是一个高负债高风险的行业。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随着我国银行业在2006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商业银行所面对的经济金融环境日益复杂,竞争也愈加激烈。如果不及时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不消除商业银行中存在的巨大风险隐患,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一般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与评价五个要素。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是确保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主要内因。因此,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巴林银行倒闭后,各国开始重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在借鉴国际有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规范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我国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规范逐渐完善,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内部控制构成的五个要素方面都有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主要存在单一产权制度下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权力界限划分不清、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制度存在缺陷、缺乏责任追究文化理念等问题;风险识别与评估方面,主要在风险识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风险体系组织等方面存在问题;控制活动方面,主要在内部管理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信息交流与反馈方面,主要存在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信息分散、交流不充分等问题;监督评价与纠正方面,在自我评价、审计部门的监督评价和外部监督评价三个层次都存在一定缺陷。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忽略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造成的。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比较深入,在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与这些国家科学的授权授信管理模式、严密的组织结构、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法的创新以及高效的员工管理是分不开的。这也为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针对我国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建立现代法人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大力培育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第二,应当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评估体系,采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第三,推行IS09000国际标准,实行商业银行质量管理体系;第四,尽快采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并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第五,在商业银行内部大力推广自我评估法的应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评价作用,进一步完善外部监督评价的职能,保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4.学位论文陆远商业银行票据专营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2008随着中国票据市场的持续发展壮大,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日益成为市场参与者与监管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票据业务作为联系实体经济与货币市场的融资业务,具有时空跨度大、资金额度大、交易环节多等特点,加之现阶段我国票据业务的经营模式相对落后,缺乏全国统一、完善的票据市场,票据的真实性查询困难,因此相对而言票据业务风险更多地表现为操作风险。对于票据市场的新兴参与者——票据专营机构而言,其集中化的票据业务运作模式、大规模的票据交易、大容量的票据库存,决定了操作风险是其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正确看待操作风险在票据专营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对票据专营机构进行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从1998年开始关注对银行业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研究,2004年6月通过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综合起来考虑,并首次明确了对操作风险的资本配置要求。从2005年3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到2007年5月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国内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不仅是票据专营机构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满足外部监管的需要。本文立足于票据专营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在对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票据专营机构特有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对票据专营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认为票据专营机构需要全面规划操作风险管理,把操作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包括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目标和政策、管理流程在内的完整的框架体系,以推动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鉴于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往往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不适当的管理或运作习惯,文中进一步分析了构建“流程银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完整的操作风险框架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要达到操作风险管理的目标,还必须建立起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自发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文中进而对经济资本管理在票据专营机构操作风险管理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量和预测,直接反映票据专营机构的操作风险状况,并可根据管理需要灵活地分解、合并,为增进股东价值而不断实施风险调整和资本调整,体现“资本约束下的资产组合管理”的经营管理理念。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将促使票据专营机构积极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主动开展操作风险管理,努力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提高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按照度量模型繁简程度、度量精度、对数据的要求精度,巴塞尔委员会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提出了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三种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方法。从提高票据专营机构的操作风险敏感度、降低经济资本占用的角度出发,票据专营机构要逐渐采用高级计量法计量操作风险。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以某一特定的票据专营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作为实证分析对象,运用高级计量法中的损失分布法,利用计分卡数据,分别对损失事件发生频率及损失金额的概率分布进行估计,得出给定置信水平之下票据专营机构操作风险损失的分位数,对票据专营机构应用先进的数量方法度量和管理操作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受制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票据专营机构推行高级计量法尚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和障碍,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票据专营机构加快量化模型的开发和运用、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具体发展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票据专业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作为研究的焦点,从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入手,对票据专营机构的主要操作风险事件进行了定义清楚、标准统一的分类,为票据专营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了基本前提。第二,根据票据专营机构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操作特点,从管理和实践的角度,积极探索票据专营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良好做法,加强操作风险自我评估、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本分配研究,为票据专营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第三,尝试运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供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和方法,对票据专营机构的操作风险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票据专营机构现阶段开发和运用操作风险计量模型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障碍,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建议。总体而言,本文是一篇关于国内票据专营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性研究,重点对票据专营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应用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分析。由于中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模型建设和量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使得本文的实证部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受制于数据的不完备、模型和系统的不完善,实证研究的技术手段尚不成熟,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