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28,2006OHSAS18001:1999條文理解(GB/T28001:2001)內部培訓教材編制/主講﹕石遷朗OHSAS各要素間的聯系持續改進4.2職業健康安全方針4.3.1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价和控制策划4.3.2法規和其他要求4.3.3目標4.3.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4.1結构和職責4.4.4文件4.4.2培訓﹑能力意識4.4.3協商和溝通4.4.6運行控制4.4.7應急准備和響應4.3.5文件和資料控制4.5.1績效測量和監視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4.5.3記錄和記錄管理4.5.4審核4.6管理評審4.1總要求組織應建立保持職業健康管理体系(以下稱OHSMS)。第4章講述了對OHSMS的要求。OHSMS模式如下圖所示。方針策划實施﹑運行檢查﹑糾正措施管理評審持續改進4.2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組織應有一個經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該方針應該清楚闡明職業健康安全總目標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承諾。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應﹕a)适合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的性質和規模﹔b)包括持續改進的承諾﹔c)包括組織至少遵守現行職業健康安全法規和組織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諾﹔d)形成文件﹐實施并保持﹔e)傳達到全体員工﹐使其認識各自的職業健安全義務﹔f)可為相關方獲得﹔g)定期評審﹐以确保其与組織保持相關的适宜。審核管理評審方針績效沒量的反饋OHS方針4.3策划策划圖﹕策划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審核績效測量的反饋實施和運行4.3.1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价和風險控制的策划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續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价和實施必要的控制措施。這些程序應包含﹕-常規格和非常規活動﹔-所有進行工作場所的人員(包括合同方人員和訪問者)的活動﹔-工作場所的設施(無論由本組織或是由外界提供)﹔組織應确保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時﹐考慮這些風險評价的結果和控制的效果﹐將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時更新。組織的危險辨識和見險評价方法應﹕-根据見險的范圍﹑性質和時限性進行确認﹐以确保方法是主動性的而不是被動性的﹔-規定風險級別﹐識別可通過4.3.3和4.3.4中所規定的措施來消除或控制風險﹔4.3.1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价和風險控制的策划-与運行經驗和所采取的風險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應﹔-為确定設施要求﹐識別培訓需求和(或)開搌運行控制提供輸入信息﹔-規定對所要求的活動進行監視﹐以确保其及進有效的實施。策划的三個過程1危險辨識1.1組織內存在危險源的地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組織的常規活動﹐如﹕正常的生產活動﹔-組織非正常的活動﹐如﹕臨時搶修﹔-所有進入工作場所人員的活動﹐包括合同方人員和訪問者的活動﹔-工作場所內本組織的內部設施﹐如﹕生產設備﹑物質等﹔-工作場所內由外部提供的設施﹐如﹕租賃的厂房﹑設備等﹔1.2職業健康安全法規和其他要求加以規定和限制的物質﹑設備﹑活動等﹐可能是危險源和職業健康安全風險。1.3确定危險源特性﹐即确定其屬哪類危險源﹐有何特性﹐有何風險等。4.3.1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价和風險控制的策划1.4組織應設計一种對風險辨識﹑風險評价和風險控制的策划的格式﹐一般內容如下﹕1.5危險源辨識的方法﹐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詢問﹑交談﹔-現場觀察﹔-查閱有關記錄﹐如﹕事故﹑職業病記錄﹔-獲取外部信息﹐如﹕專家咨詢﹑類似組織﹔-安全檢查表(SCL)﹔-危險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樹(ETA)﹔-故障樹(FTA);工作活動危險源現行控制措施暴露于風險中的人員傷害的可能性傷害的嚴重程度風險水平采取的行動評价人﹑日期4.3.1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价和風險控制的策划2風險評价根据危源辨識的結果﹐采用科學的分析方法﹐評价危源給組織帶來的風險大小﹐确定是否可容許的過程。不管用什么評价方法﹐需确保評价結果符合組織實際情況﹐對風險分級﹐确定可容許風險和不可容許風險﹐并識別出可通過目標和管理方案來消除或控制的風險。風險評价表(簡單方法)后果可能性輕微傷害傷害嚴重傷害极不可能可忽略風險可容許風險中度風險不可能可容許風險中度風險重大風險可能中度風險重大風險不可容許風險4.3.1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价和風險控制的策划3風險控制風險等級措施可忽略風險不需采取措施﹐亦不必保留文件記錄。可容許風險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應考慮投資效果更佳的解決方案或不額外增加成本的改進措施﹐需要監視來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維持。中度風險應努力在規定時間內降低風險﹐在中度風險与嚴重傷害后果相關場合﹐應進一步評价﹐以進一步确定傷害可能性和改進措施。重大風險直至風險降低后方可開始工作﹔當風險涉及正在進行中的工作時﹐應采取應急措施。不可容許風險只有當風險降低時﹐才能開始繼續工作。如果無限資源投入都不能降低風險﹐就必須禁止工作。4.3.2法規和其他要求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識別和獲得适用法規和其他職業健康安全要求。組織應及時更新有關法規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將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員工和其他有關的相關方。1組織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識別﹕-需要遵守哪些法規和其他要求﹔-在何處采用這些法規和其他要求﹔-組織內部誰需要獲取哪些法規和其他要求﹔-如何适宜的獲取所需要的法規和其他要求信息﹐包括此類信息的媒介。2組織應密切關注法規的變更﹐以确保滿足最新法規要求。3組織應建立識別和獲取法規和其他要求信息的程序﹐以及隨著新法規頒布而采取的控制措施的監視程序。4對适用法規進行登錄﹐其格式大致如下﹕法規名稱實施日期适用條款條文內容4.3.3目標組織應針對其內部各有關職能層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職業健康全目標。如可行宜予以量化。組織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時﹐應考慮﹕-法規和其他要求﹔-職業健康安全危險和風險﹔-可選擇的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相關方的意見。目標應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1針對与職業健康安全有關職能層次建立目標﹐應考慮以下兩方面﹕-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包括持續改進承諾)內容涉及的職能和層次﹔-通建立目標消除或控制的見險﹐其涉及到的職能和層次。2目標應形成成文件-為确保目標有效并得到全体員工的理解﹐應將所建立的目標形成文件。3目標的可測量性為确保評价和監視目標的實施情況﹐有關各項目標的指標必需是可以測量的。如﹕-消除或降低意外事件的頻次﹔-噪聲降低多少分貝﹔-粉塵濃度降低多少等。4目標的合理性-要針對組織內廣泛共同職業健康安全問題﹐又要針對個別職能層次特定的職業健康安全問題。5對于不可接受見險﹐特別是違反職業健康安全法規的﹐制定目標來管理。其包括的內容通常如下(由主責部門制定)﹕4.3.3目標序號OHS風險OHS目標分目標主要措施主責部門相關部門負責人經費預算完成期限4.3.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組織應制定并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實現其目標。方案應包含形成文件的﹕a)為實現目標所賦予組織有關職能和層次的職責和權限﹔b)實現目標的方法和時間表。應定期并且在計划的時間間隔內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評審﹐必要時應針對組織的活動﹑產品﹑服務或運行條件的變化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修訂。職業健康安全方案是實現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實施方案﹐它通過立項來策划消除或降低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具有具体和可操作性﹐包括如下內容﹕-目實施計划書﹕它包括﹕技術方案﹑技術要求﹑檢測方法﹑驗收標准及運行要求等﹔-目標實施計划所需的財力資源預算表﹐責任(部門)人及時間進度計划﹔-目標實施計划的監督机制和管理制度。4.實施和運行實施運行圖實施和運行策划績效測量的反饋檢查和糾正措施審核4.4.1結构和職責對組織的活動﹑設施和過程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有影響的從事管理﹑執行和驗証工作的人員﹐應明确其作用﹑職責和權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溝通﹐以便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的最高責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擔。組織應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員作為管理者代表承擔特定職責﹐以确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确實施﹐并在組織內所有崗位和運行范圍執行各項要求。管理者就為實施﹑控制和改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体体系提供必要的資源。注﹕資源包人力﹑專項技能﹑技術和財力資源。組織的管理者代表應有明确的作用﹐職責和權限﹐以便﹕a)确保按本標准要求﹐建立﹑實施和保持OHSMS要求﹔b)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OHSMS績效﹐以供評審﹐并為改進OHSMS提供依据。所有承擔管理職責的人員﹐都應表明其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持續改進的承諾。4.4.1結构和職責對于執行職業健康安全各部份職責的人員﹐組織需明确确定其職責和權限﹐包括明确規定處理不同職能接口人員的職責。這些人員包括﹕-最高管理者﹔-組織各層管理者﹔-過程運行人員和一股人員﹔-對合同方的職業健康進行管理的人員﹔-負責職業健康安全培訓的人員﹔-職業健康安全關鍵設備的控制人員﹔-組織內具有職業健康安全資格的員工或其他職業健康安全專家﹔-參加討論會的員工職業健康安全代表。1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的職責﹔2管理者職責﹕參与檢查﹑事故調查﹑就糾正措施提供資源等。3員工的職責﹕組織在确定員工職業健康安全職責和權限時﹐需以适宜的形式形成文件﹐并与員工進行溝通﹐文件的形式不定。4組織應提供充的資源給各層次管理者和員工。4.4.2培訓﹑意識和能力對于其工作可能影響工作場所內職業健康安全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訓和(或)經歷方面﹐組織應對其能力作出适當的規定。組織應建立和保持程序﹐确保處于各有關職能和層次的員工都意識到﹕-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程序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在工作活動中實際的或潛在的職業健康安全后果﹐以及個人努力帶來的職業健康安全效益﹔-在執行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程序﹐實現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應急准備和響應要求(見4.4.7)方面的作用和職責。-偏离規定的運行程序的潛在后果。培訓程序應考慮不同層次的﹕-職責﹑能力及文件程度﹔-風險。4.4.2培訓﹑意識和能力1識別培訓要求-評价員工個人職業健康安全意識和能力与已系統識別所需要的職業健康安全意識和能力﹐根据兩者之間的差距确定培訓需求﹔-根据職業健康安全其他要素所識別出來的培訓需求﹐如﹕a.制定方針﹑目標﹑管理方案時所所識別的培訓要求﹔b.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价和控制的策划所識別的培訓需求﹔c.根据法規和其他要求所識別的培訓需求﹔d.根据運行控制﹑應急准備和響應等要素識別的培訓需求﹔2制定培訓方案-就組織職業健康安排和員工特定的作用和職責對員工進行培訓﹔-對轉崗﹑換崗的人員進行培訓﹔-在工作開始前就局部的職業健康安排﹑危險源﹑風險﹐所采取的預防措施和應遵守的程序進行培訓﹔-執行風險源辨識﹑評价﹑控制的培訓﹔4.4.2培訓﹑意識和能力-特殊作用員工(包括員工職業健康安全代表)所需的特定的內部或外部培訓。3建立培訓程序-組織在識別培訓需求和實施實培訓方案時﹐需按程序進行。在建立培訓程序時﹐需根据組織內不同層次的職責﹑能力以及所面臨的風險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予以考慮﹐以使程序更有效。4評价培訓效果-將評价作為培訓訓練的一部分﹔-通過适當的現場檢查确定是否已獲得所需的能力﹔-監視培訓產生的長期效果。5記錄-組織保存個人的培訓和能力的合适記錄﹐包括﹕教育﹑培訓﹑經歷﹑技能等記錄。4.4.3協商和溝通組織應具有程序确保員工和其他相關方就相關職業健康安全信息進行溝通。組織應將員工參与和協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報相關方。員工應﹕-參与風險管理方針和程序的制定和評審﹔-參与商討影響工作場所職業健康安全的任何變化﹔-參与職業健康安全事務﹔-了解誰是職業健康安全的員工代表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見4.4.1)。1協商溝通的方式-組織需建立形成文件的有關協商和溝通的程序﹐并按程序与員工和其他相關方進行協商和溝通﹔-組織需建立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代表与管理者代表之間的協商和溝通的有效机制﹐如﹕參与事故和事件調查及現場職業健康安全檢查等﹔-管理者通過某种机构(如﹕工會或職健安管理委員會)正式協商﹔4.4.3協商和溝通-其他溝通方式﹕a員工与其他相關方的職業健康安全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