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共物品的供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公共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对于增进社会福利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基础。第一节公共产品概述一、公共产品的涵义1.公共产品的定义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产品,而且是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即供给某一公共物品的成本和享用它的成果不随使用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2.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提供的,具有联合消费和共同受益的特点;其效用为社会成员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属不同的个人或群体。非竞争性:在该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减少)其他任何人的消费机会和消费数量。非排他性:即共同消费性。公共产品不能阻止未付费者使用,因而生产者往往不能完全补偿提供成本。2.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理解公共产品定义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公共产品按受益空间可以进一步分类: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国际性公共产品。一种产品的非排他性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个人和群体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并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2.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公共产品提供上的特征:生产具有不可分性;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特别大,随后所需要的经营成本却很小;生产经营往往具有自然垄断性;对消费者收费成本高;具有社会文化价值3.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私人产品:可以分割并可分别提供给不同的人,也不给他人带来外部收益和成本的产品。可以用模型表达为:公共产品的模型表达为:niXj=∑xi=1jiX=Xn+jn+j二、公共产品的分类•纯粹的公共物品•准公共产品:也称作混合产品;是指不完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三个特征的产品。分为以下几类:•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完全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充分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纯粹公共物品的范围比较狭小,准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宽。二、公共产品的分类•俱乐部产品: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等。严格地讲,俱乐部产品属于私人产品的一种类型,但是从共同消费,共同受益这一点又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共同资源:是具有非竞争性和可以比较容易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如公路、桥梁等。二、公共产品的分类混合产品和公共中间产品•混合产品是具有较大范围正外部效应的私人产品,如教育、卫生、科技等等;公共中间产品是指被告之用作投入,进入生产过程的公共产品。判断公共物品的步骤第二节公共产品的供求分析一、鲍温模型及其公共产品的供求原则1.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与公共产品市场需求的差异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求量水平相加,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求量垂直相加,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纯粹公共物品与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分析纯粹的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垂直相加S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鲍温模型2.鲍温的纯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满足条件∑个人价格=边际成本∑边际替代率=边际成本∑边际评价=边际成本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分析1.公共产品的一般均衡分析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这样一个点--此点上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际技术转换率(MRT)恰好等于对此两类产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MRS),即消费上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生产上的边际转换率。这就是公共产品提供的萨缪尔森条件。符合这一条件将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分析2.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理论的基本假设: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公共产品G和私人产品Y;经济社会可用资源为既定,据此可以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只有两个社会成员,A和B;他们同时消费两种产品,但收入不同,偏好不同,据此可以找到各自的无差异曲线。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分析此外,还规定:任何情况下社会公共产品的需求总量总是等于两个社会成员各自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任何情况下社会私人产品的需求总量总是等于两个社会成员各自消费的私人产品数量之和;以经济社会为生产一单位公共(私人)产品必须放弃若干单位的私人(公共)产品,作为边际成本,二者的边际转换率为:YGMCMCMRTGY/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分析由于社会成员在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之时,未必支付同样的价格,即未必承担相同的政府税收,这点体现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消费特点。根据上述假设和规定,可能得出以下结论,只有当经济社会处于以下状态时: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消费才实现一般均衡。MRSMRSMRTBGYAGYGY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公共产品提供的萨缪尔森条件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同样适用,但是也有区别,它是: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MRTMCPPMRSMRSGYGBGAGBGYAGY)(GYiGYBAiMRTMRS.也可以写为:三、庇古模型假设:每个人都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受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支付的成本为税收;纳税会给纳税人即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带来负效用。这种负效用是放弃私人产品消费的机会成本。三、庇古模型庇古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应该持续提供到最后一元钱所得到的正边际社会效用等于为提供最后一元公共产品而纳税的负边际效用。数理证明也可以得到:公共产品提供的有效条件是:个人对公共产品消费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的边际负效用。林达尔均衡是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Lindahl)提出的。林达尔均衡是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林达尔均衡模型实际上是在维克塞尔工作基础上建立的,所以称之为维克塞尔-林达模型。他们建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可概述为: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四、公共产品供应的W-L(维克塞尔-林达)模型四、公共产品供应的W-L(维克塞尔-林达)模型林达尔认为公共产品的价格并非取决于某些政治选择机制和强制性税收,恰恰相反,每个人都面临着根据自己意愿确定的价格,并均可按照这种价格购买公共产品总量。在处于均衡状态时,这些价格使每个人需要的公共产品量相同,并与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量保持一致。因为每个人购买并消费了公共产品的总产量,按照这些价格的供给恰好就是各个个人支付价格的总和。四、公共产品供应的W-L(维克塞尔-林达)模型威克塞尔-林达尔均衡的构思是,如果个体为政府供给的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税价和这些个体对它们的评价相关联,进而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评价进行讨价还价,那就比较有意思了——从直接讨价还价过程中产生的“税价”并且共享资源供给就是“内在发生”的演化均衡状态了。林达尔均衡模型-基本假定该模型有三个基本假定:一是社区有两个当事人A和B,分别代表各自相同收入和偏好的两组选民;二是为防止决策的先后次序所带来的投机行为,假定公共物品的产出水平与其负担份额作为一个备选方案同时决定;三是每个人都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偏好。林达尔均衡模型-核心①确定投入产出量的原则——个体对共享资源要支付(以税收形式,作为公共物品生产的投入)多少、公共物品产出来给大家享用多少,如果以市场交易为参照原则,那么就能达到市场交易的“效率”状态——即体现的效率符合帕累托效率条件。这是一个确定公共产品产出的“合理水平”和与此相应的人们之间税负“合理分布”匹配的原则。该数量状态(公共投入和公共产出量)被人们称为威克塞尔-林达尔均衡;这个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均衡条件判据也称作“威克塞尔效率”。②建议实现威克塞尔效率的程序——让个体直接参与讨价还价,作为公共决策程序和组织设计的原则。静态表达的林达尔均衡状态指的是:在该状态下的每个人共同面对的公共物品产出量和每个人付出的税额满足这样一些条件,此时每一个体消费公共物品获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他对这一增量单位公共物品所花的金额——纳税额的边际评价(个体这时从增加一个单位公共物品消费获得的效用恰好等于对相应货币支付额的效用评价,这一单位公共物品的出资额称之为边际税率);每个人的出资额总和必须等于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或者说,集团内每名成员为单位公共物品增量自愿出的钱数之和恰好等于这一单位公共物品增量所需要的投入成本。这时单位公共物品的均衡出资额就称为“林达尔价格”。林达尔模型强调的关键在于:为增量单位公共物品纳的税是“自愿交换”的——单位公共物品和纳的税这两者的边际效用一样。实际上这是延续了“利益赋税学说”的“等价交换”思想,包含了“每个个体都接受”的假设(或者说规范性的建议)。既然是自愿交换,那么这个公共物品均衡量同私人物品在市场中达到的均衡就一样了,完全竞争市场如果能够达到帕累托效率条件的话,这个符合社会成员“自愿”的“林达尔价格”及相应物品量也就符合帕累托效率条件了。因此也称作“威克塞尔效率”。四、公共产品供应的W-L(维克塞尔-林达)模型林达尔均衡使人们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问题取得了一致,即分摊的成本与边际收益成比例。总之,林达尔均衡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还价,并实现讨价还价的均衡。林达尔认为公共产品的供应是由社会中的个人经过讨价还价和磋商进行的;最佳条件是每个人所愿意承担的成本份额之和等于1。续上W-L模型试图找出民主社会中公共产品产出的合理水平,以及在不同的人之间如何分摊公共产品的成本即税收负担问题。林达尔均衡条件:MRSAgx=MRSBgx=1W-L模型的评价林达尔均衡模型-理论意义林达尔均衡模型尽管没能给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优条件(萨缪尔森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给出证明,即∑MRSgx=MRTgx),但其通过局部均衡分析将公共物品供给的政治决策过程与公共物品成本的负担份额巧妙地结合起来,在个人偏好既定的情况下,通过对备选方案的“投票”,确定出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以及个人对公共物品成本的分摊份额。W-L模型的评价林达尔均衡解决了一套公平的税收价格与公共产品水平等资源配置问题,但对也有不少质疑。1969年,萨缪尔森对林达尔均衡理论提出了批评,指出:因为每个人都有将其真正边际支付愿望予以支付的共同契机,所以林达尔均衡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均衡水平将会远低于最优水平。由于林达尔均衡是依据消费者个人对公共物品或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信息商品进行评判而定价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有的消费者少付费,甚至不付费的情况(免费乘车者),这也说明信息商品不能采取普通商品的成本和效用定价方式。公共财政--免费搭车者问题的解决私人提供免费乘车者的出现第三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一、准公共产品概述准公共产品的含义•准公共产品也称作混合产品;是指不完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三个特征的产品。第三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分为以下几类:•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完全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充分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纯粹公共物品的范围比较狭小,准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宽。第三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非竞争性;◆可以有效做到排他;俱乐部产品的存在为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提供了可能。二、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拥挤性公共产品的含义:拥挤性公共产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减少每个消费者从中获得的利益的公共产品。即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达到拥挤点后,其边际成本不再为零的产品。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二、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拥挤性产品的最优使用规模拥挤性产品存在最佳使用规模:人均净利益将在给定数量的公共产品减去每个消费者承担的成本TB-C/N达到最大时或者当MB=MC时,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当增加最后一个消费者时的人均分摊成本,即每个消费者的纳税额等于边际拥挤成本时,可能获得最佳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其价格即消费者需交纳的税负为增加最后一个消费者所产生的边际拥挤成本。拥挤性公共产品例证二、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还可以通过收费的形式来提供准公共产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